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资本市场机遇与风险展望

作者:张可兴 

来源:雪球路演

雪球的朋友大家晚上好,又一次跟雪球的朋友做交流,实际上最近我和雪球的朋友做过不下五六场,甚至还有两位基金经理也做过至少5-10场左右。但实际上整体观点我们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所以今天我就想这么聊,我用20分钟左右跟大家简单说一下最近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比如市场的看法,未来的投资方向,有没有风格切换,包括我们简单的投资思路和策略,因为有一些新的朋友。

剩下的时间相对长一点,我希望大家多提一些问题,跟大家做一些互动。   

首先表明一个很大的态度,先说现在长期怎么看这个市场。

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朋友都了解,过去15年绝大部分持有房产的朋友可能财富量级上可以增加1到2个0,靠的是房地产,住宅投资。我们的看法是未来最好的投资方向是权益市场,相当于一线城市15年以前的房地产市场,在未来的权益市场里,我们可以把它做一个形象比喻,它是一趟高速列车,我们不能轻易下车,也就是说下车之后你会发现车马上就开走了,你很难再上车。

你想想为什么过去10年、15年以前很多朋友持有房产获得了非常非常大的财富增长,靠的是什么?持有。买入不错的房子,一直拿5年、10年甚至15年,你的家庭资产就翻了10倍甚至20倍,所以我的观点可以用这个做一个比喻,未来个人或家庭想要在财富增加一个0或两个0,还是主要靠权益市场,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个看法,未来权益市场的策略也是买入最好的、最卓越的企业,然后持有、持有,还是持有,不要轻易下车。

很多人觉得买错了怎么办?比如买到乐视或一些退市股票不就惨了吗?没错,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未来市场可能更像2016年以来到现在这四年多的市场变化,我们会发现这个市场是非常分化的,也就是说很多股票涨了5倍、10倍甚至20倍,还有一些股票跌了30%、50%甚至退市了,这种分化在投资者落地选股时难度越来越大了,也就是说你很难选对未来有持续高速增长的企业,很难选未来5倍、10倍甚至20倍的股票。

回头看每个人都是股神,知道买什么,但从现在的时点来看应该买什么样的行业、什么股票呢?难度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一些主要领域,比如消费科技,包括医药股,在股市很便宜的时候,投资更是难上加难。

大家都明白一个数据,股票市场里有85%的人不赚钱,只有15%的人不亏甚至盈利,实际上也就是说,我们不投资股票你已经跑赢了85%的人,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数据,所以我就说未来的选股特别难,包括现在也很难这不是简单的买一个股票,因为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每个朋友可能都持有过一些特别好的牛股,5倍、10倍的股票,但很多人就是赚了20%、30%就跑了,或者亏了20%、30%止损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长期获得非常高的收益,像房产这样10倍、20倍的收益,需要两点,首先要有专业的投资能力,不是我们随随便便看新闻,比如最近很多人关心中纪委对高端白酒的新闻,是不是大家开始卖了呢?或者腾讯微信在美国被禁用,最近在反复,这样的公司是不是不能投了?这样的决策天天都会诱惑你,所以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投企业长期赚钱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本质就是我一直跟大家分享的,其实长期持有股票能够赚5倍、10倍甚至100倍的一定是赚企业业绩成长的钱,因为估值的提升是短期的,即使我们的龙头股票酱油提升到100倍了,大家觉得提升到200倍嘛,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处在非常高的估值下其实已经差不多了,所以未来我们还是得靠赚业绩成长的钱,每年涨20-30%,如果能找到这样业绩增速的公司,那你长期的复利至少是20-30%左右,所以要明确一点,我们究竟是赚的什么钱。

在这个分化的市场下选股难度加大,需要专业性,需要你摒弃很多负面的甚至是杂乱无章的信息的干扰,选股投研的方向究竟在哪里,所有都是为业绩,像我们公司自己也是,比如我们说商业模式、护城河、成长空间、财务稳健和管理层,这五个要素最终落脚点就是我们怎么能预判一个企业未来的增长,增长速度是20、30还是5个点、10个点,或者30-50,其实我们所有做的投研落脚点都在这一点上,这是投资的核心,如果大体能预测到一个股票能持续五年、十年利润成长10倍甚至20倍,股价表现其实跟大体上收入增长类似,非常一致。最终落脚点是这样的。

说到选股的专业性之外,这里还有一个对我们的考验,我们现在上市企业注册制越来越多了,退市一样会越来越多,大家可以找一个数据,美股纳斯达克一共有几十年了,它上市的企业累计18000家左右,但退了15000家,也就剩3000家,所以选错概率很高,80%都选错了,只有选对20%才能不退市。

印度也是这样,也是注册制市场,难度也是很高的。所以注册制将来没有涨跌停限制,一定会向国际接轨,退市越来越多,上市的难度越来越低,未来上市的企业可能会越来越参差不齐,所以我觉得选股难度加大了,需要专业性,没有那么简单。

第二点,我觉得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心理和自律素质,如果没有这种,比如跌了一点可能你拿不住,涨了一点你也无法评估企业价值,你也会卖掉,所以要有很强大的心理素质,这个心理素质可能表现在要理性、要利率,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这是很重要的,我想说第二个问题,未来是分化的。

可能还有很多朋友觉得短期怎么看,我刚才说了长期,长期一定非常好,短期怎么看呢?短期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看法,我们整个周期股一直处在盘整甚至下跌的过程当中(最近一年),实际上上涨比较大的就是消费、科技、医药,它们对指数的贡献比较小,所以即使中美之间的国际形势不稳定,再加上国内货币的影响,所有预期都加进去,我觉得下跌空间也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港股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时点,港股今年从恒生指数来看,已经下跌15%左右,实际上只是个股的分化行情,我觉得港股和A股下跌空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没有必要特别大的担心。

但说到这一点其实也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为什么呢?因为即使我说对了,可能你持有的那个个股下跌幅度反而比较大,这是说不准的,因为我刚才说了,未来的市场跟美国、香港股市表现非常像,分化非常厉害,即使是牛市里很牛的市场,每年涨30-50%的市场,可能很多股票也处在下跌中,跌30%、50%甚至更多。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市场里大家不要太关心指数会怎么样,其实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你看我们从2016年以来,两千六七百点,到现在涨到3300点不到,涨了也就是600点,连20%都不到,但我们会发现很多优秀企业的涨幅已经不下5倍、10倍甚至更多了,所以你关心那个指数有没有用呢?未来我们一定要摒弃一种想法,还是靠猜测市场的涨跌而赚钱,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不用太关心市场究竟是涨还是跌,但我们要关心一个长期的大趋势,长期这个市场别说3000点,未来可能达到5000点甚至上万点都没有问题,理由我不展开讲了,一展开话就太多了,大家可以关注我的观点,我们公司的微信公众号,长期指数肯定是持续向上的,但我们不能依赖于指数做投资,因为你选的这个股票,除非你买指数基金,但指数基金也有一个问题,很多行业,甚至很多优秀的企业没有进来,你无法分享它的成长(红利),跟美国的指数基金还是有差异,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指数好与不好,跟我们没有关系,所以我有时候说一个观点,即使牛市来了,你要选错了,没有选到最好的企业,这个牛市也跟你没关系,所以我们觉得未来一定是持续性振荡向上的牛市格局,而且是分化的牛市,我们认为大概率不会是同涨同跌,像2014、2015年那种牛市,很难。这个我也不展开说,为什么这样,大家可以去看我的报道和观点。

因为今天是公开交流,个股无法明确给大家建议和观点,我们可以说一些行业,包括我们看好的细分领域,可能这是没有问题的,个股需要大家自己判断,这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未来是分化的市场,短期下跌空间有限。

第三聊聊风格切换。大家可能还关心看消费、医药现在涨了这么多,其实它们最近也出现了(回调),从7月份以来,到9月份,一直有两个多月的调整,消费、医药、科技有些股票调整的幅度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其实也不小了。大家可能会关心是不是会有一些风格切换,因为还有很多朋友手里会持有一些周期股,金融地产,雪球的朋友都了解我的看法,我们是从2013年,2014年初就彻底把银行股和地产全部换成了白酒,有些朋友会知道,而且从2014年初到现在一直持有白酒,中间会有个别产品有系统性风险,也做了减仓,但剩下的都是一直持有,我们研究金融、保险、地产十几年,为什么现在我们都没有对地产、银行这么乐观呢?大家可以翻阅一下我过去写的文章。

短期风格切换有没有可能?是有的,6、7月份我们可以看统计数据,金融股、地产和一些周期涨幅是有5-10%的增长,同期医药、科技都有5-10%的下滑,正好是反向的,但这涉及到我们投资选股的思路,想赚什么钱,我觉得短期切换肯定会有,会不会有大行情呢?我们觉得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周期股行情还是阶段性的,不具有持续性,同理,即使周期股上涨,如果你持有非常优秀的消费科技医药股它们也会涨,只不过看谁涨得多少而已,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我们对整个周期,包括银行地产并没有那么确定,这是我们不投的核心原因。因为投资是投未来,当时很多人说银行股5倍市盈率,地产股8倍市盈率,是便宜,但那是历史,它算的是最近四个季度的利润率,但你投的是未来,现在买进去之后,未来半年一年它的利润会怎么样,这是股价表现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觉得看历史的投资其实不叫投资。

还有的朋友惯性认为,你看最近公司三年都是10个点的增长,今年我预测也是10个点、8个点,这不叫投资专业分析,完全是拍脑袋瞎想,如果投资一个企业这么容易的话,所有惯性定律都是存在的,其实我觉得在投资里物理学的惯性定律根本不成立,你看一个企业未来成长,怎么不可能下滑呢?也有可能,过去下滑的企业也有可能增长,所以通过过去判断未来其实是刻舟求剑,算是你不懂企业。

什么叫预判这个企业的未来,我刚才说了,银行股和地产你要是看懂了也可以投,比如银行,你判断出某一个银行未来有两倍的利润增长空间,现在只有3倍的市盈率,未来你就可能赚到钱,市盈率还可能增长,但究竟利润是怎么估算的,这个很难,怎么算出来这个利润能实现一两倍的增长,不能拍脑袋按过去惯性思考,包括地产,周期股就是有这个问题。

我自己研究周期股这么长时间,我觉得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周期股有个问题是你研究对了、预判对了业绩,但你可能判断不了估值。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看2008年,我们也投银行股,银行股是从七八十倍、一百倍的市盈率跌下来,我们在15倍市盈率开始买银行,跌了百分之七八十了,觉得已经非常非常便宜了,结果现在银行多少倍?5倍,港股呢?三五倍,你能看到这个估值吗?所以即使你判断对了业绩,但可能判断不了估值,而估值取决于这个市场别人的看法,这个你无法判断。

所以周期股的难度在于,如果对估值把握不好,同样是5倍市盈率,跌20%也到4倍了,10倍的地产股跌30%,7倍,一样赚钱。即使靠业绩增长,可能持有一两年都不赚钱,这就是它的难度所在,这是我们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预测难度很高,我们不建议大家从消费股做切换,觉得这个行业现在很便宜,我们从来不觉得它便宜,因为便不便宜取决于你对它未来利润的判断,如果你根本就没有对未来的利润有判断,便宜和贵怎么说呢?我刚才说了,所有的市盈率指标其实都是历史数据,投资投的是未来,你不能拿历史数据看未来,这就叫刻舟求剑。

当然这个进化很难,很多人看市盈率可以预判一个企业的未来,这个难度是很高的,很难做出这样的进化。大多数人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最后白白浪费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这个代价是巨大的,所以对于估值切换我并不看好,可能会有,但长期来看呢?你投资只是投半年一年吗?

周期股的切换取决于你究竟投多少年,要是你想投三五年,其实对于周期股的很多股票你是很难把握的,这样的企业你不要投,如果只投半年一年那就跟赌博一样,没有任何确定性,半年三个月谁能涨我也判断不了,这是我想说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我们的思路是长期从股权投资的视角做企业分析、做研究,所以可能我们更在意去选择最好商业模式的企业,有最强大护城河的企业,这两点保证了你是躺赢。躺赢就是企业利润肯定不会下滑,只是有估值波动,如果你找到的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那么你是必赚的。为什么我做这样的事情呢?而且市场上有这样的企业,所以我说公司选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模式、护城河,这两点是决定性的,也就是我们基本上很难有选错股票的时候,因为我们挑股票是非常苛刻的,可以说是千里挑一挑二,非常不容易。


张可兴:格雷资产总经理,公司创始人,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17年投资经验,金牛奖五年期私募投资经理,2002年从事实业及股权投资领域,先后投资教育、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大消费和互联网领域资深研究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市场细节的把握
彼得林奇说: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股票定价合理,那么该公司市盈率将等于该公司的增长率,为什么?
大类机会投资接力
中金:去年四季度基金满仓踏空 被逼“高仓建”
乌尔垦
牛回头?牛转熊?基金公司这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