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蜀之路

青铜,是人类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之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在商周时期达到鼎盛。这一时期,青铜器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分隔而成的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孕育出独特的青铜文明,它们随着早期“蜀道”的开发而交流互往、吸收、融合,共同谱写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华章。

秦蜀之路

商周时期秦岭南北青铜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撰文/郝晓晓    支持/成都博物

褒斜栈道(今景)。

云横秦岭

秦岭,先秦时称“南山”或“终南山”,《诗经·国风》、《山海经·西山经》等文献中已有对秦岭的描述。汉代文献中始有“秦岭”之名,东汉班固在他的《西都赋》中第一次将这一大山系称为“秦岭”。秦汉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定都关中,秦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彰显。当时所谓“秦岭”,指今陕西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可能历史上曾为秦国之地,故称秦山或秦岭。而现代地理上所说的“秦岭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全长约1600多公里。秦岭作为一条东西走向的褶皱山脉,既是自然地理上的“中国岭”,也是中华文明的地理坐标。

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脉,也是中国西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山脉,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大巴山屏隔川、陕两省,控扼汉水和长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蜀道线路图 (根据刘庆柱、王子今主编《中国蜀道·第三卷·人文地理》绘制)。

秦岭和大巴山将秦岭南北分隔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秦岭以北为关中平原,南侧与大巴山合围成汉中平原,大巴山以南为成都平原。关中平原为渭河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农业发达,战国时即享有“天府”的美誉。成都平原是岷、沱二江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平原内河网密集、土地肥沃。李冰修都江堰后,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诸葛亮的《隆中对》最早称成都平原为“天府之国”。而位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的汉中平原,既是连接两个“天府”的重要区域,也是联系中国西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原地区的重要纽带。

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造就了秦岭南北三地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而嘉陵江、汉水等大江大河则成为早期文明沟通南北、联系东西的重要孔道。正是秦岭南北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复杂多样的人类早期文明。

何尊   西周

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塬出土,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礼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蜀与中原

商代,中原王朝以今豫北之地为核心区域建立了统治。此时,偏居西南的古蜀国已与中原地区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殷周甲骨卜辞中发现大量譬如“蜀其受年”“征蜀”“于蜀”“至蜀”“至蜀有事”等与蜀有关的记载。商代前期,随着商王朝的对外扩张,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的青铜文明也蒙上了强烈的商文化色彩。考古发现表明,当时从关中平原南下,越秦岭经城固、汉中到成都平原,已是沟通蜀地与中原地区的一条重要路线。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或许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已被先民们用脚掌踩开。

铜人面形面具   商代

1977年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宝山镇苏村小冢出土,洋县文物博物馆藏。

百花齐放
商代,中原地区和秦岭南北三地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青铜文明。中原地区形成了以容器为核心、重酒器的礼制传统。成都平原出现了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明,形成了以人像、神树、祭坛等各类青铜器、玉器、金器等非容器类祭祀用器为基本器物组合的礼制传统,显示出鲜明的神权政治特征。汉中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至2004年,共发现19个地点计33批青铜器,因在城固和洋县境内分布最为集中,故称之为“城洋铜器群”。该铜器群的器物组合复杂而多样,以三角援戈、有胡戈、銎口钺、人面形或兽面形面具、弯形器、璋形器等器物为特色。关中平原发现有商文化、先周文化等文化因素,平原东部的老牛坡墓地和西部的岐山贺家村一号墓,既随葬有商式容礼器,又随葬有人面形或兽面形饰等具有特色的青铜器。这些不同特征青铜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共同构成了商代晚期中国青铜文明发展的基本格局。

亚伐方罍及其铭文拓片   商代

1976年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宝山镇苏村小冢出土,洋县文物博物馆藏。该铜罍左耳所对器壁上铸铭文“亚伐”二字,“亚伐”为族氏名,河北省灵寿县出土有同铭铜卣。

殷礼东来
商代前期,中原商文化呈现出向四面强势扩张的发展态势,向西和向南是其中的两个偏重点,秦岭南北地区在这一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商文化的影响,城洋铜器群中发现少量带有早中商风格的锥状足鼎、弦纹鬲等铜礼器。

商代晚期,商文化的势力在西面和南面大为收缩,秦岭南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青铜文化。同时,这些曾经作为商文化滞留地的地区,仍不同程度地吸收和继承了中原商文化以容礼器为核心的用器传统,在各自的器物组合中保留了一些容礼器。由于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距离远近、与商文化的亲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区域性青铜文化中包含的容礼器的器类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关中、汉中地区发现的容礼器器类丰富且更具商式风格,尤其是其器类中见有觚、爵、斝等酒器和鼎、鬲、簋等食器。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中的容礼器仅有尊、罍、瓿、盘、器盖等几类,以尊和罍为主,它们虽为中原商文化的器类,但加以改造后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类器物。其中,尊和罍的肩部有凸弦纹、扁身立鸟装饰,腹部饰有横贯口兽面纹,圈足很高,与之类似的尊和罍在两湖和三峡地区也有发现,三星堆与这些地区已然形成了具有南方风格的容礼器。城洋铜器群中也发现有与三星堆类似的高圈足尊,但制作粗糙,反映出长江中上游文化对汉中盆地的北向影响。

秦岭南北地区发现的青铜容礼器,基本为中原商文化的器类,但又不同程度地具有自身的特点,反映出这些地区对商文化的吸收与改造。

兽面纹铜觥   商代晚期

1981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小江乡张村出土,洋县文物博物馆藏。整体作圆雕的偶蹄类动物形象。器身前流后尾,饰以云纹为地的变形鸟纹,尾部饰卷体夔纹。器盖上铸有小兽和夔。

以器事神
祭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祭祀活动为内容、以各类祭器为器物组合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主要特点之一。商代,中原地区和秦岭南北地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祭祀模式。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各种器皿相互组合而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祭祀或随葬模式。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两个祭祀坑内则出土大量的青铜人像、神树、祭坛和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它们构成了古蜀王国大型祭祀活动的主要器物组合,显示出浓重的神权政治色彩,反映出与中原商王朝宗庙礼仪制度绝然不同的文化特征。与三星堆相似,汉中城洋地区也发现数量较多的人面形或兽面形面具,其在造型上与三星堆的存在一定差别,关中东部西安老牛坡墓地出土的人面形饰和兽面形饰则与城洋地区的几近相同。青铜面饰在秦岭南北地区的普遍出现与相似性的存在,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西部地区青铜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它们在功能上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别,三星堆、金沙出土面具(饰)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而汉中城洋、关中老牛坡等地出土面具(饰),或用于礼仪祭祀活动,或认为是盾饰、车马饰等饰件。

此外,成都平原与汉中平原还发现有相似的装饰主题或器物造型,如三星堆、金沙出土的铜眼睛形器与汉中洋县出土的铜兽目,又如广汉三星堆与城固宝山两个遗址出土陶器上的目纹,再如三星堆、金沙与汉中出土的铜质或玉质的璋形器、铜鸟等。这些内容反映出两地古代人群在精神信仰方面或有相通之处。

铜兽面   商代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造型简化,无耳,大眼,阔口。

兵锋灿然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与祭祀活动同样重要的一件大事,考古出土的大量兵器即是这一史实的重要印证。

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的商周遗存中发现数量较多的戈、柳叶形剑、钺、矛等铜兵器,多为短兵近战所用。其中,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内部无穿的长援直内戈与郑州商城出土的铜戈几乎一样,汉中城固、西安老牛坡出土的长援直内戈与河南安阳出土的铜戈也较为相近,秦岭南北地区这类铜戈的出现可能受到了中原商文化的影响。同时,中原和秦岭南北地区在商周时期还普通使用一种三角援铜戈,这类铜戈在商代晚期流行于中原、关中和汉中地区,西周早中期主要见于关中地区,西周中期以后集中分布于成都平原并成为巴蜀式兵器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铜簋   商代

2006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红卫村出土,扶风县博物馆藏。

大量出土的兵器是城洋铜器群的特点之一,兵器造型独特,长胡戈、弧刃銎口钺等在其他地区少见。此外,兵器上的装饰也颇具风格,纹饰主要见于戈和钺两类兵器上,洋县范坝出土偏刃铜钺上饰有变形兽面纹,城固出土弧刃銎口钺上饰有简化蝉纹,与金沙遗址出土的简化蝉纹形铜牌饰极为相似,反映出这一时期两地的文化交流是丰富而多样的。

铜人头像   商代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该人像平顶中空,脑后辫发,宽眉、大眼、阔口,大耳、耳垂有孔,长颈,神情威严。

凤鸟齐鸣

凤鸣岐山,周人兴起,早期中央王朝的中心从河洛地区转移到关中地区。周王朝建立后,通过分封制和严密的礼乐制度巩固了国家统治,也使西周青铜文明走向鼎盛。与此同时,蜀文化的中心由三星堆转移到金沙,迎来了古蜀文明的第二次发展高峰。秦岭南北两地青铜文明各具特色,在文化交流与互鉴中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华章。而穿越秦巴山脉的原始谷道在沟通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过程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男相铜人   西周

1974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国墓地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武王伐纣与邦国之交
商末,武王率领联军发动牧野之战,终灭商建周,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利簋的铭文中记述了这一事件。根据《尚书·牧誓》的记载,蜀作为“西土八国”之一,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役。四川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的覃父癸觯、牧正父己觯等铜器在器形、铭文内容与风格等方面与周文化中心区十分相近,这反映出商末周初蜀与周王朝确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周王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封诸侯,建藩卫”。《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一人”。1974年至1981年,陕西宝鸡国墓地的发掘,出土多件“”铭铜器,向世人揭示了一个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小方国的文化面貌。国墓地出土多件带有其他族氏名称的铜器,反映出西周方国之间的频繁往来。

以宝鸡国墓地为代表的西周方国青铜文化与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代表了西周时期中国西部地区区域性青铜文明发展的辉煌成就。国墓地出土的尖底器、铜人像、冥器戈、鱼形饰、牛首形饰等器物与早期蜀文化尤其是十二桥文化关系密切,反映出这一时期国与古蜀国密切的文化联系。

伯各卣   西周

1980年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国墓地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通体有四条锯齿状扉棱。提梁两端为卷角羊首,上部转弯处饰牛首。盖面和器腹饰卷角翘出的兽面纹,盖缘和器颈饰夔龙纹。

周礼昭昭
西周时期,周人在继承商代礼制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建立了严密的礼乐制度。考古出土的西周青铜礼器反映出西周礼制的发展和成熟:酒器的减少、炊食器和水器的增加、列器的出现、鼎簋制度对器物数量的限制、礼乐器的搭配等构成了周人礼乐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西周的祭祀、丧葬、征伐、宴享等礼仪活动中,器物在数量、种类和组合上的差异成为区别身份贵贱、等级高低的主要标志。

女相铜人  西周

1974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国墓地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铜人身着对襟袍服,宽袖窄口,双手似有所握;中空,背部有钉孔;下身有椭圆形銎口,应插立于木座上。

西周重食轻酒。食器中的鼎和簋是西周社会礼器组合的核心,是“明尊卑、别上下”的标志物。西周实行列鼎列簋制度,鼎和簋在使用时有严格规定,以奇偶数相配,按大小依次排列,代表主人身份和等级。周初还实行禁酒政策,周公曾发布禁酒令——《酒诰》,此文中有“无彝酒”“饮惟祀”之语,意思是不要经常饮酒,只有祭祀时才可以饮酒,西周铜禁的出现可能就与周人禁酒有关。

西周各种礼仪活动中常有配乐,不同身份等级、不同场合、不同时节的用乐制度也有严格规定。西周设专门职官分掌乐事。

西周社会以一种完善的礼乐制度规范着人们的生活,贵族们真正成了“钟鸣鼎食”场面上的主人。

覃父癸爵   西周

1980年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国墓地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该铜爵鋬所对的器壁上铸铭文“覃父癸”三字,铭文风格、内容与四川省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覃父癸觯一致。

吉金铸史
西周是金文发展的鼎盛时期,有铭铜器数量众多。铭文多为铸铭,以长篇铭文居多,内容包罗万象,大到分封、迁都、战争,小到祭祀、交易、婚丧嫁娶。

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的何尊,内底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遗训,营建东都成周,并提及文王受天命、武王克商等事,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文献相印证。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中国”一词。

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和2003年陕西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的青铜器,为西周贵族的青铜礼器,铜器铭文分别记述了微氏和单氏两个家族的历史。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墙盘,铭文中追颂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功绩,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相吻合。杨家村窖藏出土逨盘,铭文记录了几乎完整的一部西周断代史,第一次实证了《史记》所载的西周诸王世系。

朕匜   西周

1975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窖藏出土,岐山县博物馆藏。“亻朕”是一位奴隶主的名字。该器铭文记述了牧牛状告上级“亻朕”及判刑结果,铭文中涉及鞭刑、墨刑等刑罚。这篇铭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篇法律判决书。

2006年陕西扶风五郡村窖藏出土一对五年琱生尊,其铭文内容与传世的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相关,三器共同记述了召氏家族关系和土地分配等内容,是研究西周晚期宗法制及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1975年陕西岐山董家村窖藏出土的匜铭文真实记录了一桩西周下级状告上级的民事诉讼案件,堪称我国第一部“青铜法典”。

这些铭文是研究西周时期社会制度、贵族政治、封建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十三年逨鼎(丙) 西周

2003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逨鼎铭文记述逨因治理林泽有功,被周宣王任命为监察官,并在任前进行训示,告诫他要依法行政、廉洁自律。

秦入西蜀

春秋后期,秦人崛起,自陇西东进占据关中,成一方诸侯,而此时蜀地为开明王朝所统治。这一时期,秦与蜀保持着相对平等的关系,一霸西戎,一长西南夷。

战国初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迅速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日趋强大的秦国开始将蜀地视为东进扩张的战略要地,吞并巴蜀之心愈烈。自战国中期开始,秦蜀围绕南郑展开了长期争夺。南郑位于汉中平原西南部,其地既可北进中原,又可南下入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期的秦蜀南郑之争表明,在两国的交战背景下,秦岭、巴山之间的主要通道已经贯通,为后来金牛道的开通创造了条件。秦惠王时,欲发兵攻蜀,又因蜀道艰险难行有所犹豫。文献记载,秦王“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王以为金,便令五丁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这就是金牛道的开通,为秦灭蜀提供了有利条件。

铜矛 战国、铜矛 战国、虎纹铜戈 战国、三角援铜戈 战国

(从左往右)

1991年四川省彭州市战国窑藏出土的铜矛、虎纹铜戈和三角援铜戈,彭州市博物馆藏。

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蜀地纳入秦国的统治之下。秦并巴蜀之后,在蜀地实行了修筑城池、移民、治理农业、建设道路等措施。秦国向蜀地大量移民,四川盆地北缘青川郝家坪、盆地西南缘荥经曾家沟、古城坪和盆地腹心的成都龙泉驿都发现有战国时期的移民墓。秦国的移民政策,巩固了秦国对蜀地的统治,同时也为秦开发西南地区起到了重要作用。秦国还制定了针对巴蜀地区稻作农业特点的“为田律”。道路建设则是秦人治理巴蜀、统一六国的重要条件,文献记载,秦昭王时,范睢曾组织修建蜀道,使“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据分析,文献记载当时大规模修筑的栈道很可能是在商周时就已通行的褒斜道。在秦蜀争战和秦并巴蜀的过程中,秦人也吸收了蜀人使用釜、鍪等生活用器的文化传统,加以改造而成为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秦的统一战争向各地扩散。

2000年发现的成都商业街船棺葬。

蜀道新生

蜀道,作为关中南下、翻越秦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的古道,其早期开发更多的是对天然谷道的利用。蜀道真正作为国家官道是在战国时期金牛道开通之时,之后经历了秦汉至唐代交通路线的增设、道路桥梁的建设和邮驿系统的完善,宋代至民国路桥设施的强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连接关中与四川盆地的宝成铁路的开通,续写了秦蜀两地交流互往的新篇章。时至今日,西成高铁建成通车,进一步拉近了秦蜀两地的距离,开启了秦蜀两地及沿线地区更深、更广的交流与合作。

一条千年蜀道,联通起一条“秦蜀之路”。这条道路一直是联结关中、汉中、巴蜀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秦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西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今新时代下,关中、汉中和成都平原必将加强交流互鉴、谋求合作共赢,使这条千年蜀道继续繁荣发展下去。

秦公一号大墓全景
1976年发现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供图/成都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汉中市博物馆、洋县文物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

>>> End <<<

  精彩版式呈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都记忆】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阐释中国来源
宝鸡和彭州,有一道3000多年前的谜题
从饕餮纹到礼乐制度,其实青铜器应该叫金铜器
你不可不知的蜀道:一条路,读懂半部中国史
汉中和关中隔着秦岭,为何不划给四川?
南征or东进?从秦国崛起的战略分歧看关中、汉中、蜀中的地缘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