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髓稀释标本,一个隐藏的“小偷”

我是一名基层医院的检验师,骨髓细胞形态识别对于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神秘。工作后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在科室领导的支持下,我带着对骨髓细胞形态的好奇和敬畏,来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血液病组骨髓室进修学习。

在骨髓室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在骨髓细胞形态识别上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刚开始接触骨髓分片时,我们都带着一丝抗拒,因此看见只用分类100个或50个有核细胞(正常分类200个有核细胞)的骨髓稀释标本都是无比热爱。

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才发现骨髓稀释标本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虽然看似平淡无奇,其中却是风起云涌。我亲切的称呼它为“小偷”,它将“偷窃”的细胞进行隐藏,然后装作人畜无害的样子欺骗我们,让我们放松警惕,尤其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更加地容易被它欺骗,造成漏捡。

红细胞“小偷”
P
ART.01

患者,女,44岁,临床症状贫血。血常规结果 WBC:4.69×109/L,RBC:4.06×1012/L↓,HGB:88g/L↓,MCV:72.1fl↓,MCH:21.8pg↓,MCHC:302g/L↓,RDW-CV:43.2%↑,PLT:390×109/L↑,外周血象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低倍镜判断标本取材发现,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尾部无骨髓小粒,全片无巨核细胞,此时心中大喜,就是一个稀释骨髓标本。初步分类结果显示中晚幼红比例增高,当时并没有注意,认为是符合稀释骨髓象。

第二天骨髓室老师阅片,该稀释骨髓片成熟红细胞形态异常,大小不均,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查见碎片、靶形红细胞、豪焦小体,并且骨髓象存在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外周血细胞结果提示该患者存在贫血,建议做网织红细胞、coombs、血红蛋白电泳。

后续查看病历和其他检验检查结果,网织红细胞:6.54%↑,coombs试验阴性,红细胞CD55百分比0.26、红细胞CD59百分比0.50,G6PD:64536U/L↑,血红蛋白电泳:HBA:95.9%↓、HbF:1.1%、HbA2:2.4%,患者未做进一步基因检查,临床考虑地中海贫血?(图A-C)

A 低倍镜

B 油镜

C 油镜

【领悟】

骨髓稀释标本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要改变错误观念,明白骨髓稀释标本不代表没有问题,其中还隐藏着许多细节。

在观察骨髓稀释标本时,我们可能更加注意有核细胞的形态,往往忽略了我们最熟悉的成熟红细胞,然而它们也能给我们提供更多重要提示,因此我们不要被骨髓稀释标本的外表所欺骗。

原始细胞“小偷”
P
ART.02

患者,男,81岁,急性髓系白血病经阿扎胞苷+bcl-2抑制剂第三次化疗后,复查血常规结果WBC:0.99×109/L↓,RBC:2.15×1012/L↓,HGB:62g/L↓,MCV:86.5fl,MCH:28.8pg,MCHC:333g/L,RDW-CV:16.7%↑,PLT:44×109/L↓,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处于抑制状态。

低倍镜下观察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尾部无骨髓小粒,全片观察无巨核细胞,判断为骨髓稀释标本,初步分类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第二天骨髓室老师再次分类发现,虽然有核细胞增生减低,但是原始粒细胞仍占4%ANC,建议做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

后续查看流式MRD可见7.3%异常免疫表型髓系原始幼稚细胞,表达CD34、CD17、HLA-DR、CD33、CD7,部分表达CD13,不表达CD19、CD56,证实该患者存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图D-F)

D 低倍镜

E 高倍镜

F 油镜

【领悟】

骨髓稀释标本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稀释标本,哪怕只有一个原始细胞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后,其原始细胞核染色质有变粗糙的现象[1]

浆细胞“小偷”
P
ART.03

患者,男,48岁,主诉为左侧肋骨疼痛半月。外周血常规WBC:5.04×109/L,RBC:4.02×1012/L↓,HGB:134g/L,MCV:97.6fl,MCH;33.3pg,MCHC:341g/L,RDW-CV:12.5%,PLT:238×109/L,外周血象大致正常。

低倍镜下观察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尾部无骨髓小粒,全片无巨核细胞。初步判断为骨髓稀释标本,分类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第二天老师重新分类,浆细胞比例增高占13%ANC,其中幼稚浆细胞占4.5%ANC,查见双核浆细胞和核畸形浆细胞,提示可能是异常浆细胞,考虑是一个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待排。

后续查看病历和检验检查结果,骨ECT结果显示左第二肋和右第八肋轻骨连接处放性浓聚灶。

免疫固定电泳:轻链k型M蛋白阳性(+),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k型5100mg/L↑,尿免疫球蛋白k链236mg/L↑,24h尿蛋白定量6.82g/h↑,

流式结果:存在7.02%的异常免疫表型浆细胞,表达CD38、CD13,少部分表达CD56,不表达CD20、CD19,限制性表达cKappa,临床诊断为轻链k型,DSⅢ期,ISSⅠ期MM。(图G-I)

G 低倍镜

H 此高倍镜下无浆细胞

I 此高倍镜下浆细胞较多

J 油镜下异常浆细胞

【领悟】

对于骨痛标本应观察尾部有无成团肿瘤细胞,有无异常浆细胞。稀释标本不同视野可能存在浆细胞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多视野下进行分类综合评价。

初学者的我们在观察骨髓标本时,应注意临床相关症状,明确思考和观察方向。并且稀释标本可能存在视野差异,很容易导致我们漏检,因此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应该在低或高倍镜下全片扫描,油镜验证,有异常细胞增多时,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分片,达到一个综合评价的目的。

肿瘤细胞“小偷”
P
ART.04

患者,男,68岁,主诉腰疼1周。外周血常规WBC:7.44×109/L,RBC:2.7×1012/L↓,HGB:80g/L↓,MCV:91.5fl,MCH:29.6pg,MCHC:324g/L,RDW-CV:15.0%↑,PLT:239×109/L,外周血象提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低倍镜下观察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全片无巨核细胞,尾部无骨髓小粒,有疑似“凝块”物质,妥妥的骨髓稀释标本。

转为油镜观察发现这个“凝块”不简单,原来是一个细胞团,该类细胞大小不均,中等大小,核染色质细致,核成类圆形或成不规则,核仁隐浮,胞浆较少或中等,呈深蓝或灰蓝,可见空泡。

果断请教老师,才知道这一团分类不明的细胞可能是肿瘤细胞,它们成团存在,融合生长,考虑骨转移?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肿瘤细胞具有“三大三深”特点,“三大”指胞体大、胞核大、核仁大;“三深”指胞质深、胞核深、核仁深[2]

对照本例细胞,符合“三大三深”特点。后续查看相关实验室检查,SF:1392.02 ng/mL↑,PSA:343.14 ng/mL↑,考虑是一个前列腺癌?骨转移?(图K-M)

K 低倍镜

L 疑似“凝块”的肿瘤细胞

M 油镜下的肿瘤细胞

【领悟】

骨髓稀释标本我们应该重视海岸线上有无可疑细胞、肿瘤细胞和凝块,初期在识别不明的情况下更应该进行低倍镜和油镜相互切换印证,不要和凝块和肿瘤细胞等混淆。

总  结

骨髓稀释标本作为一个伪装的“小偷”,更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目光来抓捕,熟练的掌握骨髓基础细胞形态,同时不要忽略患者的相关诊断和检验检查结果。实际分片过程中,不止我所提到的情况,还有更多隐藏的细节等我们发现,所谓事无巨细,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是我们每一个检验人应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张素宁,赵秀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细胞形态的改变[J].黑龙江医学,1999,(9):22.

[2]陈朴,王蓓丽,郭玮,等.106例骨髓转移癌临床及细胞形态学特点分析[J].检验医学,2013,28(7):595-598.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修细胞形态(1)
骨髓涂片细胞极少,印片检出转移癌细胞一例
EUS-FNA细胞学评估:内镜医师实践经验
大鼠、小鼠骨髓细胞检查方法
浆细胞系
浆细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