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土识小|瑞兔呈祥
userphoto

2023.01.20 上海

关注

青玉嵌宝石卧兔 故宫博物院藏  

  这次,受上海档案馆编研部门的约请,在虎年与兔年交集之际,做一组“兔年说兔话年俗”的帖子,我没有想到档案馆编研部新媒体一群生气勃勃的年轻人,他们确有一股“动若脱兔”的活力,专业且敬业,常常熬到半夜,把兔文化的史料梳理得那么细致而有条理。这种精神首先值得我这个老人学习。

  中国人十二生肖,也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兔子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几千年前就深度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被艺术化地表现出来。步入兔年,小民百姓总祈求“瑞兔呈祥”,祈求瑞兔对人间好一点,让普罗大众的生计能够无灾无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翻开廿四史,从古至今,兔子被认为是一种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的瑞兽。在历代的“祥瑞志”中,兔子都被列为重要的祥瑞之物。《瑞应图》称“赤兔上瑞,白兔中瑞”,又称“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在宋代,帝王常以白兔来嘉奖有功的老年人,也有祝其健康长寿之意,这是被记载在《宋史·符瑞志》上的,事实上,一部《古今图书集成》以白兔为祥瑞和以献白兔为贵的记载,史不绝书。

  晋张华《博物志》记载道:“兔望月而孕,自吐其子”“兔子吐子”的记载可以上溯到东汉王充《论衡》“兔舐雄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中出。”雌兔子舔雄兔子的毛就会怀孕;而从口中产出幼仔,是不是真的这样,未曾见识,兔子繁殖力惊人也是事实,也隐喻着父母对孩子生命的孕育,满怀着深情。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起,就和“兔”有了关连。不但是卯年出生的孩子属兔,即使不肖兔的孩子,也往往要戴兔帽、穿兔儿鞋,元宵节,抑或中秋节,家长牵着孩子的小手,孩子稚嫩的小手牵着“兔子灯”游走大街小巷的情形,也很感动人。儿时所听各种民间故事,长辈对孩子的爱怜,常常会小兔子的形象缝制在孩童的衣服上,各地的兔儿帽、兔儿鞋、兔儿枕,不胜枚举,都是驱邪辟恶的表现

  兔子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关联极为密切,文学和绘画作品中,历代大师笔下的兔形象,可谓汗牛充栋,兔毛可以制作兔毫笔,以帮助人们的汉字书写,实际功用很强,我在此就不赘言了。

1915年民国邮局发行的兔年明信片

  今天是上海人说的小年夜,辞旧迎新之际,我想表达的还是对瑞兔呈祥的畅想与展望。如今网络上充斥着癸卯年为黑兔年的说法,并且联系了闰年闰月的情况,说这一年会如何如何,说法有点恐怖,味道有点散发着陈腐气,很是蛊惑人心。对此怎么看呢?

  还是先说一个甲子前的癸卯年——1963年,也是所谓“黑兔年”,那年我是亲历的,依稀记得那一年逐渐走出1960-1962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国际环境,除了中苏两党论战,也未见什么灾异发生,比之此前的三年灾害,人民的生活在好转,国民经济也是一直在恢复,“黑兔年”倒也未见有什么“黑天鹅事件”发生。

  尽管当今有什么“未来学”“预测学”,实际上我们无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要讲不确定性,每个年份都是存在的。2023年是癸卯年,又闰二月,本身是历法排序所致,犯不着拿那些阴阳五行来说事。拜托,千万别信算命先生和街头预言家的瞎叨叨,他们话语的背后都有他们的利益算计。

  就说这个癸卯年“双春闰二月”的现象,全年共有384天,这是从天干地支与二十四节气同步而产生的时序现象。你说“双春闰二月”不好,但也有一句老话说,“一年两个春,黄土变成金。”说什么“黑兔年”不吉,说什么“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但老话也有一句,癸卯年“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你说该信谁?!

  当然,要说不确定性,无论哪一年,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扛过了大疫三年的艰辛,面对明天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要有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日子还得一天一天过,一岁一枯荣,在时间洪流、公共意向和运动人群的裹挟中,还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为好,无论坎坷来自何方,都需要“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胆魄和力量。

  在喜庆的红灯笼下,在一片吉祥的氛围中,再有两天,我们就将告别令人难忘的虎年,步入生机勃勃的兔年,喜迎瑞兔呈祥,愿吉祥如意的瑞兔守护千家万户,玉兔呈祥,前“兔”似锦,大展宏“兔”!

  2023120日于沪上“凝风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兔年说兔话年俗:大年初三,兜兜逛逛城隍庙
兔年说兔
【琢玉】静如处子,动若脱兔——玉雕·兔
【转载】卯岁逢春,玉兔呈祥!
【线上春晚】 百兔呈祥
春秋论画 |遇兔呈祥,兔年话画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