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土识小|寻常滋味
userphoto

2023.04.12 上海

关注

1940年代上海一户平民家庭吃饭情景。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摄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疫情好几年,封控什么的,一切尽在不言中。今年放开了,咱也随个缘,出趟远门去扬州,感受一下扬州的春光。阔别扬州好多年了,可真的到了扬州,头天晚上就到古运河边上的千年古街——东关街,那个感觉就是古街被“文创”得厉害,已经失却了1990年代我看到的古朴味,铺子林立,夜间灯光闪烁,热闹是很热闹,好像与一般的江南古镇的主街道,也无甚差别。也不能怪扬州人,现在各地都在拼经济,使出招数,吸引游人,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逛得饥肠辘辘,那就找一家馆子,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吧。到了紧挨着东关街的彩衣街上的一家饭店,门口有人在拉客,看看饭店外貌品香还不错,刚找了位子坐下,边上一队游客为一条鱼,正在与饭店老板发生争执。老板显然不是扬州本地人,说的是闽南官话。啥也不说了,来扬州就点本地特色菜:煮干丝、狮子头、炒饭,再加一碗汤,品尝下来完全不是那个味,呵呵,有时候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于是扒拉几口饭,赶紧埋单走人。

  淮扬菜作为较早的江南菜系,余脉流风,影响深远。煮干丝、狮子头、扬州炒饭,都是扬州最普通的菜肴,现在老扬州的味道后继无人,许多是外省人经营,尽管菜名还是那个菜名,但滋味已经不是那个滋味了。

  要我说,对于扬州的印象,我更喜欢广陵路、国庆路那些老街,朴朴实实,方便民众生活,那条皮市路如今也被打扮得很花哨了,静悄悄的,烟火气全无。我不反对“文创”,但要做就要深入调研,将一条街弄得民众很舒服,不能为了一点政绩或是蛊惑人心的宣传口号,而将街市做得很表面,离民众的生活反而更远了。

  就如同我们去饭馆吃饭,别看那些打出各种花里胡哨的菜名了,饥肠辘辘之时,炒个青菜萝卜,滋味也更为绵长。是的,我们寻常人家一年到头,也不求什么奇珍异味,“今朝吃点啥?”求个寻常滋味,青菜萝卜可矣。江南有句民谚:“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青菜萝卜,普通人家里的这一青一白,也能将世俗的日子点染得芬芳淡雅、清清白白,厨艺高明的江南村妇,可以将青菜萝卜做成肉末花菜、炒青菜、萝卜排骨汤,简单是简单一点,但胃口大开吃得舒服;一棵白菜能烹成出烂糊白菜、白菜粉丝肉末煲、全家福等多道让人吃了还想吃的美味菜肴。

  青菜,在古代被称之为“菘”,《本草纲目》解释说“白菜。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古时候许多诗人都对冬天的菘念念不忘。如宋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诗云:“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诗句写得很接地气,说出了平民百姓的心声。再如宋陆放翁《锄菜》诗云:“江吴霜雪薄,终岁富嘉蔬。菘韭常相续,莴蔓亦有余。”说的也是菘,也是青菜,“菘”在霜打后叶愈肥嫩而味始甜,洗净入锅菜油翻炒,略闷,装盘即可,入口甜糯,清香四溢。更何况诗书耕读,安贫乐道,本也是历代文人十分向往的田园隐士生活,还是陆放翁《种菜》诗云:“九月开畦种晚菘,青苗小样细玲珑。一帘夜雨滋根润,篱畔新菊绽蕊红。细碎时光能静好,许人旧梦亦朦胧。冬天又至需呵暖,菘味高汤缀绿葱。”只有寻常滋味才是真滋味,怡情又养生。

  有一句俗话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吃青菜萝卜长大的人,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更能成就不平凡的一生。在江南百姓眼里,青菜不仅配清白人家,更配耕读传家,这大概是青菜萝卜一类的蔬菜一直为人们吃不厌的理由。

  “只作寻常菜把供”。我想,吃饭如此,街市建设也是这个理吧。

  2023411日于沪上“凝风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雪:地寒未甚,初霜至
让嗜肉一族爱上青菜的滋味料理【百页小棠菜】
天冷了,老公最馋这道菜,天天要我煮,5块钱炖一锅,我很乐意做
青菜苔白菜苔红菜苔如何打头,打了后侧苔更粗
萝卜、白菜、青菜出苗后,切记抓紧做好这两点,不然后续长不好
秋末晚菘---叶灵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