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仲富兰民俗博客(288)图文(72)说书房

民俗博客(288)图文(72)说书房


说说中式书房




读书人总渴望有一个书房。中国历代的文人雅士非常注重自己的书房,哪怕再简陋,有个书房,就有了读书人心灵的栖息地,一杯清茗,书卷幽香,好像有了书房,就有了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老祖宗留下不少佳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书房再小,也是自己独处的小小天地,读书沉思,搜罗宏富,品茗谈笑,怡然自得。书房是中国文人的一方天地,也是很重要的文化传统。













 

古代文人非常注重书房的布置,书房中有笔墨纸砚,有琴棋书画,有金石印章,还有文史奠祭,如意等东西,除此之外,书房家具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书桌、书椅、书柜,以及一些小摆件,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式书房设计,文化韵味浓厚。

中国古代对书房有不少雅称,如同每个婴儿诞生之初,他的父母都会给他取一个像模像样的名字。古代的书房也是如此,不仅名号要字斟句酌,最好能有典故,包涵韵义,斋、堂、庵、屋、庐。这些称呼中,“斋”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有书斋之称。斋的本义是斋戒,古代礼制中的祭祀和佛教都有斋戒仪式,而从事文化活动,其本质与“斋”所蕴含的宁心静神、修身养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书房冠名为“斋”,寄托的正是一种超凡脱世、物我两忘般的境界理想。

古代文人的书房一般必须要摆放的书房家具有书桌、书椅,书柜,或者博古架,每个时期的书房家具也各具特色,李白的书房设计很简单,一张书椅,一张书桌,书桌上摆放笔墨纸砚等,书架上摆放文史典籍,李白的诗作就是在这样的书房诞生的,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诗仙。南宋诗人陆游年老体衰,依然坚持学习。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叫活到老,学到老。有鉴于此,陆游晚年的书房便取名叫“老学庵”。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说的正是自己的书房。一篇《陋室铭》,既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也使得他的书房——陋室名满天下。说老实话,刘禹锡的书房是个名副其实的陋室。他的书房不仅兼有卧室的功能,而且竟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但是,因为刘禹锡的德行和才华,我们完全可以说陋室不陋。明代文人张溥,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复六七次,他的书房即由此得名,曰:“七录斋”。清初着名文学家蒲松龄,则在路边摆起茶摊,免费提供给来往过客,路人只需讲个故事或陪他聊天即可。这就是聊斋的由来。在这间名为聊斋的书房里,蒲松龄创作出了不朽的《聊斋志异》。梁启超自称饮冰室主人,在他的书房饮冰室中,成就了奇绝文章,身处清末乱世,仍旧保持冷峻的思考,给人以启迪。梁启超的文章,让天下人读之如饮狂泉,取得了了不起的的成就。

有的书房命名,彰显着主人的人生态度,充满着哲理:苏州留园中一书房名曰“汲古得绠处”,典出《荀子?荣辱》中的“短绠不可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意思是钻研古人学问,必须有恒心,要下苦工夫找到一根线索,方能登堂入室,如汲深井之水必须用长绳一样。留园中还有一书斋叫“还我读书处”,取意于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表述一种归隐后的人生真趣。苏州耦园西花园一书房名曰“织帘老屋”,“织帘”典出《南齐书·沈驎士传》,说沈驎士家贫如洗,却刻苦向学,在陋室中,一边织帘一边诵读诗书,口手不息,园主借用此典以铭其志。

除了历史上的文人,现代文人也非常注意自己的书房,书房与人的精神有关,在书房中可以忘却外界的纷扰和诱惑,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古代文人的书房,在建筑上也往往风格独树,留园中的“揖峰轩”即是。这是一个园中之园,庭院为半封闭。轩西月洞门有一座静中观,外形似亭,二面借廊,只伸一角。轩前小院四周围有曲廊,轩南庭有挺立石笋,青藤蔓绕,古木翠竹衬以名花。再看轩内,东头一张红木藤面贵妃榻,壁悬大理石挂屏;正中八仙桌,左右太师椅,桌上置棋盘;西端靠墙的红木琴桌上搁古琴一架;两侧墙上挂名人所书对联;北墙嵌三个花窗,如三幅图画……幽静、秀美、典雅。在此间读书,与友人唱和,堪称一种全身心的享受。

有些书房对联,出自主人的手笔,文采飞扬,启人心智。清人陈元龙的书房对联为:“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清人袁枚的书房联为:“放眼读书以养其气;开襟饮酒用全吾其。”

几年前,家庭装修的重点还仅仅放在厨房和卫生间,如今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到书房。在购买三室一厅的上海人当中,约有九成的家庭愿意装修一间书房。据说,一位平日酷爱读书看报的先生将书房视作个人的“私密”空间,并认为可以真正显示“家”的品位。他打算花3万元配套红木书房组合家具,并收集名家书画装点这个属于个性化的空间。














在新装修的中式书房中,我不赞成抱残守缺,完全恢复成古代书房的样式,因为社会毕竟进步与发展了,我们比起古人的生活条件不知要好多少,有条件的话,为什么不能吸收现代的新的器具与设备呢,可以保留中式的传统格局与样式,但书房也不宜一味复古,我想,应该尽可能地吸收当代中国的元素,还要适应互联网新传媒的各种条件,美观、方便、实用,应该是作为考虑的先决条件。总而言之,现代的中式书房应更有品位和格调。

在人们普遍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今天,富有品位的书房家具已到了该开发的时候了。知识劳动者好比是一个如农夫,走进书房就是走向他耕种的田地,我们的生活环境过于喧嚣,的闹市中来,从繁杂的琐事中来,去寻觅宁静,特别是身处闹市,特别需要一方恬淡的书屋,感悟平淡,与书对望。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走进书房,荷笔当锄,浮躁渐趋平静,紊乱变得有序,顷刻间阴霾一扫,心空一片晴朗亮丽。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选择了一个好的书房就是选择了人生的充实。

 


仲富兰

      2012225日于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式书房,真美!
书斋雅趣
文房陈设丨文人雅致,室无俗韵
该如何设计一间新中式书房?
中式书房
文人的书房,喝茶读书日月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