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航海:郵票裏的鄭和下西洋

郵票裏的鄭和下西洋




  
    據《明史》記載,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所率部眾就有二萬七千多人,船舶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的就有六十二艘,規模之大,史所未有。前後七次所經國家凡三十餘國。這樣的空前壯舉,較之葡萄牙的達·伽馬由伊斯蘭教徒導航橫渡阿拉伯到達科澤科德早八十多年,也加深了中國和所到各地貿易和文化交流。
  

  
  
  

  
  鄭和,本姓馬,小名三寶,雲南昆明人,1371年生。1382年因為家鄉發生戰亂,被擄進明軍閹割,後進入燕王府,成為朱棣的一名侍衛。當時印度洋沿岸國家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南亞許多國家則信仰佛教,由於鄭和信奉伊斯蘭教,懂航海,又擔任內宮大太監,因此,明成祖選拔他擔任正使,率船隊出海。
  
  自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間,鄭和率眾七次遠航(亦稱三寶太監下西洋)。第一次從永樂三年六月到永樂五年九月,自蘇州劉家港出發,經曆爪哇、蘇門答臘、錫蘭、印度西海岸的柯欽以至古裏(今科澤科德)。第二次從永樂五年十一月到永樂七年七月,沿同樣的路徑至古裏。第三次從永樂七年九月到永樂九年六月,以東印度洋為中心,從爪哇、蘇門答臘往錫蘭,又北上印度東海岸,抵孟加拉灣,然後折回馬六甲海峽,在馬六甲修築城後返國。第四次從永樂十一年十月到永樂十三年七月,又經東印度海岸折往波斯灣,到達霍爾木茲。也有認為這次遠航到達東非沿海的。第五次從永樂十五年秋到永樂十七年七月,與前次航線相同,抵波斯灣,又另分一支船隊經由阿拉伯南岸遠航到東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臘瓦、馬林迪等地。第六次從永樂十九年春到永樂二十年八月,除駛入波斯灣外,另有分隊繞東非沿海諸港口航行。第七次從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進行了經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灣的最後一次航行。這次,鄭和的部下到達了阿拉伯的麥加。
  
  據《明史》記載,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所率部眾就有二萬七千多人,船舶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的就有六十二艘,規模之大,史所未有。前後七次所經國家凡三十餘國。這樣的空前壯舉,較之葡萄牙的達·伽馬由伊斯蘭教徒導航橫渡阿拉伯到達科澤科德早八十多年,也加深了中國和所到各地貿易和文化交流。而鄭和遠航對東南亞地區的開發,貢獻巨大。鄭和下西洋,比其他國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鄭和船隊超過二百艘,其寶船的載重量達到一千多噸,船隊總人數達二萬多人,為世人所折服,鄭和不愧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
  
  
  

  
  郵電部於1985年7月11日發行誌號為J113的《鄭和下西洋580周年》紀念郵票1套4枚,分別是:(4-1)8分 偉大的航海家鄭和,(4-2)8分 和平的使者 ,(4-3)20分 貿易與文化交流,(4-4)80分 航海史上的壯舉。見圖。
  
  
  

  
  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國家郵政局於2005年6月28日發行誌號為2005-13J的《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1套3枚,分別是:(3-1)80分 鄭和像,(3-2)80分 睦鄰友好,(3-3)80分 科學航海。同日,國家郵政局發行誌號為2005-13M的《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小型張)1枚,6元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見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國竟會在大航海時代被西方全面超越輸在哪裡?
不可思议的郑和
同样是远洋航行,为何郑和船队平安无事,西方水手却九死一生?
俞敏洪:同样的航海 不同的结局
郑和七下西洋,他去干什么了?至今是个谜!
说说郑和下西洋(押沙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