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与人文图典:骆驼担子与柴爿馄饨

奥地利人拍摄的晚清上海骆驼担子馄饨担子


上海人喜欢吃小馄饨,当然菜肉馄饨也是喜爱,区别在于菜肉大馄饨可以当饭吃,果腹充饥,小馄饨更清爽一些,可以当点心吃。我个人的经验是酒喝多了,第二天总得去小食店来上一碗上海小馄饨,皮薄,肉馅多,大体而言,小馄饨是没有菜肉馅的,一般以纯肉为主,有时会加点剁碎的虾仁。肉馅就是黄豆般大小,那么一点,用竹片子挑着往皮子里一抹,再手一捏,前后不过两秒钟,一枚小馄饨就包好了。吃的时候,那点肉鲜只在舌尖轻轻掠过便消失,很是让人回味。所以酒喝多了,到馄饨店来上一碗馄饨入肚,那个舒服劲真是很惬意,馄饨对于江南人,都是很钟情的一项美食。如今很多人在吃上一碗小馄饨时,通常还会要上一客生煎或者锅贴,干湿搭配,以一碗小馄饨当汤喝,也是有滋有味。1980年代的冬天,我电台上夜班回家时,常常向路边的“柴爿馄饨摊”买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下肚,驱走寒意,它给那个年代的风雪夜归人带来些许温暖与温馨。

馄饨作为中华传统小食,有人说出自西汉,依据是西汉扬雄撰《方言》提及“饼谓之饨”,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所著《广雅》中记有“馄饨,饼也”。可见,“馄饨”的称呼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实际的情形可能还要早,因为在苏州的风物传说中说起馄饨的渊源,还和美女有一段牵连哩。

相传春秋战国吴越争霸时期,吴王夫差打败越国,生俘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报仇复国,献出了越国绝代美人西施给吴王,吴王夫差恣意骄横,终日沉湎歌舞酒色,将国事都抛在了脑后。那一年庆贺冬至节,吴王宴请群臣,酒席上的山珍海味吃腻味了,连筷子都不动,这一切都让绝代美人西施看在眼里,西施美女跑进御厨房,和面,擀皮,她想做出一种点心来,让吴王品尝。西施擀出的皮子,翻来覆去,最终包成一种畚箕式形状的点心。放入滚水里一汆,点心便一只只泛上水面。她盛进碗里,加进鲜汤,撒上葱、蒜、胡椒粉,滴上香油,献给吴王。吴王接过这碗点心,品尝之后甚感味道鲜美至极,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忙问西施:“这是什么点心?”西施心里暗想,这个无道的帝王,整天不理朝政,浑浑噩噩,混沌得很。听到吴王问话,西施随即机智地应道此物名称“馄饨。”从此,这种点心便以“馄饨”为名进入坊间,成为一道人间美味,特别是随着冬至节的逐渐确立而形成“冬至馄饨夏至面”的应景节物。

当正史找不到严格的史料时,传说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馄饨的缘起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馄饨的资格可能比北方的饺子还要早。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时,大儒颜之推曾经提及:“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就是说,当时的“饺子”和“馄饨”已有实质性区别。不过,古人很少提及“小馄饨”。直到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才谈及小馄饨:“小如龙眼,用鸡汤下之。”这里讲的可能是淮扬点心中的小馄饨,肉馅中要加入酱油等调料。

小馄饨归于小吃,可能是江南地区一个重要的饮食文化现象。宋元明清以来虽然有食肆、饭馆、酒楼等,也是附带着卖一些点心,一般乡村、集镇的巷子、小路上专卖点心的点心店要晚起得多,民众要吃小馄饨、糖粥之类点心,就得靠小贩的走街串巷,特别是晚清之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兴起,独具江南特色风味的小吃担就慢慢形成了。

这种小吃担子,两头高耸,形似骆驼驼峰,苏州作家同时也是美食家的陆文夫先生(1928-2005)在他的《老苏州 水乡寻梦》一文中这样写道:“这种担子很特别,叫作骆驼担,是因为两头高耸,状如骆驼而得名的。此种骆驼担实在是一间设备完善,可以挑着走的小厨房……人在两座驼峰之间有节奏地行走,那熊熊的火光也在小巷两边的白墙上欢跃地跳动……”这是对“骆驼担”最形象的阐释。

江南文化是上海文化的底色,上海的许多民风习俗,有许多都可以从江南民俗中找到影子。晚清上海开埠以后,许多“骆驼担”涌进上海,进入租界,从春夏至深秋,从深秋至三九寒冬,每至黄昏,华灯初上,各种“骆驼担”便会出现在街头巷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担上的小吃品种繁多,且随着季节的变化,从鲜肉小馄饨、糯米汤圆,再到桂花糖芋艿、糖粥、糖年糕等等。所以陆文夫先生曾经说过“骆驼担子”是一个“移动的厨房”,一头有灶,灶上有锅,下面放一些柴火,另一头是装满碗筷和各种佐料的小抽屉,馄饨担来了。骆驼担主人到一个地方,巷子口、弄堂空地,路灯下、街头转角,看看四周的人气,就把挑担卸下。炉膛内的炭火是一直生着的,方便顾客随时停下来要吃热的馄饨,扁担的一头是炉子、碗筷、水桶,另一头装着抽屉的货架,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作料,虾皮、紫菜、葱花、油盐酱醋,一应俱全,担顶竹节上还吊着一盏火油玻璃罩灯。

这种状况也许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之前,解放后上海人不叫“骆驼担子”了,坊间俗称“柴爿馄饨”,因为卖馄饨小贩到弄堂口街头转角,他的担子一头是炉灶,以旧木爿竹爿作燃料,另一头是货物架,三四格抽屉是摊主的操作台,分别放置调料、馄饨皮、菜肉馅、碗、调羹;再放置多只板凳及餐桌,供顾客餐桌椅。柴爿馄饨挑子后来发展为不仅卖馄饨,也卖油豆腐线粉汤,油豆腐线粉汤有线粉、净猪瘦肉、百叶、油豆腐、油面筋、海蜒、精盐,外加熟猪油,据说是从“骆驼担子”开始进入上海滩后,小吃食摊经营者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价廉物美,很受上海的消费者喜爱,几十年来,此小吃也是一直盛名不衰。

炉膛里炭火发出的一缕火光,寒风吹来木炭燃烧的烟火味道,在凄厉的寒风中让人无比温暖。如今,在上海及江南各地,走街串巷的“骆驼担”和“柴爿馄饨”担已基本消逝,我们只能在老照片里来重温这些景象了。

现在的街道社区都在提出为老年人服务,贴近老百姓的需求,我想,能不能利用现代科技和快捷的媒体资讯,能够不影响大环境,也能像“骆驼担子”、“馄饨挑子”那样与民方便,创造一种方便高效的流动小吃,让社区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残疾老人和高龄老人的吃饭吃得更加有滋有味,这也是传承上海江南文化品牌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期选发几张骆驼担子的老照片,与各位分享。

1875年上海街头卖馄饨的骆驼担子

晚清上海街头的骆驼担子 

美大学珍藏的晚清上海街头骆驼担子与馄饨挑子

民国初年上海街头流动食摊 柴爿馄饨挑子

 老上海街头的骆驼馄饨担

1930年代上海街头的柴爿馄饨摊

1930年代上海街头的柴爿馄饨摊

流动的柴爿馄饨摊为穷苦的底层百姓提供了方便

1940年代上海马路边的柴爿馄饨挑子

 

 

      201896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馄饨挑子骆驼架—老汤馄饨--刘辉
这样的冬日,来一碗底蕴深厚的小馄饨
俗话说“素食长寿”,这道素食非吃不可!
1858年的上海,外白渡桥还是木头的,佘山脚下立着牌坊
红油馄饨:吃不够的早点小吃
绿杨馄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