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考文献(1):怎样让传统节日更具有节俗多样性?

怎样让传统节日更具有节俗多样性?

记者:关卉  受访者:仲富兰

中国文联《神州》杂志2013年第10期上用四页篇幅刊登了该刊记者关卉就传统节日节俗多样性的话题对我的采访。文中所谈看法,均系被采访者的一家之言,向诸多专家学者、硕学通人请教。

以下是该刊发表的采访内容——

近日,一张截图在微博网友中热传,该截图内容为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该小学生的作文将端午节的背景和由来定义为国共抗战、抢夺延安省时期,在大战十天十夜后,仅剩的我军部长屈原用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了敌军最后一名高级指挥官,在高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后跳河自寻短路了。——网上与之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文章中经典语句“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神州》杂志记者  关卉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诸如有些小学生对端午节浑然不知这样的情况。本刊记者就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文化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研究基地特聘专家,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仲富兰先生。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是“月亮节”

神州杂志: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刚刚过去的中秋节自然也不例外。您理解的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仲富兰: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还有许多别称,根据节日时间,又称为“秋节”“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根据节日活动,又称“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有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意思)。

中秋节一般认为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它主要是在古代秋分祭月的礼俗基础上形成的。另一种说法是,八月十五正是庄稼成熟的时期,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大概是秋报的遗俗。

与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正式定名形成较晚。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才形成习俗,但唐代中秋节还不是一个大节。北宋太宗年间,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后,中秋节日渐隆重。明朝以来,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一直流传到现代。

我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主要是“月亮节”。中国人对月亮和月光的细腻感受发展成为一种很独到的文化创造,特别是把自己的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寄托在满月的意象之中。对传统文化符号——满月做热情的铺陈和演绎,为我们今天在较好的物质条件下,可以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作为民间重要的节日,中秋节的民俗活动特别丰富,而且主要集中在晚上,包括拜月、赏月、吃团圆饭、吃月饼,以及在月下进行各种游乐活动和观月占候活动等。

天上的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2006年5月,中秋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与此同时,中秋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得到深入阐释,一些传统习俗活动有所恢复。

七夕被说成是情人节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神州杂志:诸如“端午节”被许多年轻人误读,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是被误读的?  

仲富兰:你说的传统节日被误读的情况还是不少的。例如七夕节,近年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媒体上充斥着“七夕节是情人节”的说法。央视新闻也报道了某地一百对男女青年共度“情侣节”的消息。在国家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各地举办“情人节”“爱侣节”等名目繁多的活动更是叠床架屋,好一片繁忙景象……在这个繁忙景象的背后,不禁令人感觉到商家炒作和背后推手的影子。尽管也有民俗学者建议将“七夕节”作为“中国爱情节”或“中国情人节”,但这个提法并不被多数专家、学者所接受,我也并不赞成。   

理由很简单:第一,“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诉求,作为“中国情人节”的提法显然不妥。

第二,牛郎织女实际上是一个悲情故事,唯有在七夕节这一天才能相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七月初七才“金风玉露一相逢”,其他364天却只能隔河相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像这种凄凉的不能相守的爱情,绝不可以美化为“胜却人间无数”,与当今时代和国情不符。  

第三,牛郎织女的传说,用今天的话来说,恰似“分居两地盼团圆”的夫妻,是政府或有关组织应该帮助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应该从社会机制上,使天下有情人成为眷属,让天下的夫妻团圆、家庭恩爱,而不是轰轰烈烈地搞一个“情人节”。不能简单地通过一个造势,就抹杀了分居两地的夫妻,其余364天分离、相思的艰辛与悲苦。

第四,就是对“情人节”中的“情人”如何定义。尽管中国当代社会开放度已经很高,但一般进入谈情说爱的男女,相熟之前谓“朋友”,婚嫁之前是“恋人”,很少有称自己的未婚妻或者未婚夫为“情人”的,“情人”之说别有一番意味。所以,称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并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第五,七夕节的流传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只有简单的记载,后来逐渐演化为一个悲情的节日。这个故事即使在眼下信息和网络发达,催生泛爱的速配时代,支撑爱情观的不仅是时空上的便捷,精神上的慰藉,更需要活生生的物质“承担”和男女的彼此拥有。相比之下,将古老的牛郎织女可望而不可即的凄凉守望,说成是“中国情人节”,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因此,已经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悲情的七夕节,它能担负起21世纪今天“中国情人节”的内涵和分量吗?

神州杂志:那您理解的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仲富兰:七夕节之前,少女少妇们事先约好主祭人家,大家分摊采购供品。在节日的前一天斋戒沐浴。七夕来到主祭人家,在庭院前摆好供桌和各式祭品。然后轮流在桌前对着天上的双星焚香礼拜,并且默念自己的心事。

少女是祈求长得更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君,少妇则希望早生贵子或能得丈夫与公婆的宠爱等。有的地方对空祷祝“乞巧星,智慧星,谁望见,会聪明”。如果这时有人看到织女星,便会喜上眉梢,认为自己已向织女乞到了智巧,今后会像织女一样聪明伶俐。

我们如果称“七夕节”是当今的女儿节,对于提升当代青年女子的智慧与人格,是名副其实的。

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依然最受欢迎

神州杂志:现今很多人也热衷于过平安夜、圣诞节等这些“外来”节日,您怎样看待?

仲富兰:关于“洋节日”与传统节日的问题,我曾在上海做过一项关于传统节日的市民问卷调查。众所周知,现在的上海专指1843年,五口通商以后开埠的上海,随后慢慢形成了由移民组成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上海,上海的自我认同也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确立的。西风东渐,西方人的社会习俗和岁时节令对上海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尤为强烈。

但在那次调查中,上海市民认为现在节日气氛最浓的五个节日按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春节(97.8%)、中秋节(81.9%)、元宵节(55.1%)、圣诞节(52.4%)、清明节(46.7%),接下去为端午节、元旦、情人节、母亲节等。

另外,从调查员反映和被访者填写的答案看,不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数约占受访总数的10%左右,大大高于不喜欢过传统节日的市民比例。即使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也是因为可以趁机放松娱乐。真正因为喜欢西方风俗文化,因为文化而过节的市民比例不足10%。

由此可见,传统节日和洋节日在对上海市民深层次精神文化的影响上,相差悬殊。市民虽然深受西方文化浸润,却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的特色。

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使其更具有节俗的多样性

神州杂志:洋节对我国传统节日会有什么影响?

仲富兰: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呈现了多元发展的态势。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中,西方洋节作为一种“舶来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猛烈地冲击着我们的社会与生活。洋节的新鲜、特别,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青睐。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我不反对年青一代热热闹闹地过洋节,但是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重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应当重视从观念到形式进行创新。

注重传统节日的开放性,让传统节日具有开放性的交流,更容易被今天的城市青年接受。要通过文化创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更具有节俗的多样性,更多表现为多样性的集体活动。除了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样的简单形式之外,具有新意的文化活动应当成为节日的主潮。

商业消费对保留和培育传统节俗文化有重要作用

神州杂志:近年来节日被商家利用,很多节日成了商业消费的节日了,文化与商业如何才能做到较好地结合?

仲富兰:在当下,商业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寻求我国传统节日的商业操作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圣诞节之所以走遍全球,与它一整套比较成熟的商业操作模式不无关系。商家的推波助澜,强烈地刺激了市民的参与欲望。

虽然有人反对传统节日的商业化,但我认为:恰恰是商业化的激素对保留和培育传统节俗文化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借鉴西方节日的操作模式,挖掘适合当今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观念、新精神、新文化,把现代元素注入到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中来,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体系,既不显得“老套”,又使其能够直白地表达对亲人、家国的怀念、热爱之情。

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过度消费,是对未来的透支

神州杂志:商家虽然推动了文化的消费,但现在会不会存在传统文化已经被过度消费的趋势?

仲富兰:我也注意到,最近媒体上有传统文化符号被过度消费的说法。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近年来,各种传统文化符号屡屡复活,甚至出现了为争夺传统文化符号而引发的纷争。传统的中国符号也是不少设计师喜欢用的“摇钱树”和“聚宝盆”,频频使用传统文化符号并不说明这类设计师对传统文化有多么深的理解,相反可能只是一种跟风的“障眼法”。在巨大的商业、娱乐环境下,它们承载着更多的是金钱游戏,而与它本身蕴含的文脉存续关系不大。

从伏羲、女娲到孟母,从历史文化名人到山村小庙,可以说,当今我们消费了太多的文化精髓,并将它们变为一钱不值的噱头。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子孙后代对历史、对经典的认知因这些活动变质时,我们是不是才会后悔当初的饮鸩止渴的过度消费?当下对传统符号的过度消费,也是对未来的无限透支。

从另一方面看,在现代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及设计领域中,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渗透并改变着我们固有的审美观与思维理念。艺术设计作品打着“文化创意”的旗号,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弄得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反而没有我国文化本身的特色了。

其实“过度消费”与“漠视轻薄”,恰恰都是不尊重历史和传统的“两极”。两极相通,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符号的了解已经远不如过去,从而凸显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社会意义。

原载《神州》2013年第10期第44—47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双对对
传统文化
千年相思,不敌一枝玫瑰
20200520你知道情人节文化吗
七夕节女儿节,颐和园和香山公园,感受游园会的文化意境
七夕节:亟待挖掘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