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与人文图典:远去的农耕

童年时候,住在徐家汇,那个时候过了凯旋路就是大片农田,而且有星星点点的碉堡和工事,我与我的弟妹,就经常趴在碉堡上,望着呼啸而过的列车,那个时候去西郊公园(现在叫上海动物园),虹桥路周边,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倍感亲切;夏日去七宝捉蟋蟀,那些农田瓜秧,弯弯曲曲的河浜,总是让我流连忘返,……

忽然想起了读中学时下乡参加“三抢”时的情景,虽然一个初中学生仅仅是把割稻当成偶尔为之的生活体验,割稻对于农人来说,弯腰弓背,匍匐在田地里,直弄得腰酸背痛,在夏天烈日下跟着老农学割稻,除了腰酸背痛之外,田里的水也热乎乎的,好像许多热气在朝身上逼,汗水流淌浑身粘糊糊的,脸上的汗水很容易就流进眼睛,酸疼异常。只有到吃饭时候,也不论什么菜肴了,那个时候炒个塌棵菜,油豆腐炒黄豆芽,大锅饭、大锅菜的香味,很让那个时候的我们这些青年学生胃口大开。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自成体系,农耕文明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却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上海原本就是江南地区,几千年来的农耕方式以及建立在农耕方式上的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形成了农民“耕读传家”的民间传统。“耕读传家”,曾经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康农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图景,正是依靠农耕文化的精灵,脊梁般支撑着才得以将人类历史推进到现代文明。

如今这些精灵已经远去,有些甚至走进了博物馆。当前,上海城市建设逐步由中心城区建设延伸至新城乃至中小城镇,加之上海经济转型发展逐步深入,但是,无论它们走得多急多远,我也会怀念上海早期的田园牧歌式的图景,也许这就是我们上海人的乡愁,它让我的心灵总是像田野一样宽阔,像天空一样洁净,会让我拥有泥土般朴实的气质……

晚清上海田地里干农活的妇女

 


晚清上海田野里的牧童图

民国时期西北农活老照片

西安高陵关中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农耕图

北方农村里的石磨

放在路边的农具

牵牛耕地的农民

农业生产之余的妇女纺织

2016年5月13日于沪上五角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林稻耕文化节,唤醒秋天的盛装舞步
文◎最难是农活
中国古代社会落后的原因(一)
农历二十四节气——古老而伟大的发明
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