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与人文图典:那年端午(1)

端午节在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如将一年比一天,岁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后来“五”就渐渐通为“午”了,而“端”字,在汉字里有开始、发端的意思,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初五日这天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屈原,曾经有人将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多学者进行过多方面的考证,如今还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上古夏至演变而来”说。

二、“华夏祭龙日”说。

三、“祭祀屈原”说。

四、“迎涛神”说。

五、“曹娥救父投江”说。

、“恶日说。

七、“石榴悬门避黄巢”说。

综上所述,端午节起源的各种说法,都有典籍的记载或传说的流传,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述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伴随历史的变迁,都有所损益,有所增附,而逐渐丰富了这个古老华夏的传统节日。

特发一组端阳人文风物老照片,以飨读者。

    瞧这一家子。1952年的端午节。苏南的一户人家在端午节特地去照相馆去拍一个“全家福”。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历来受到各界高度评价。故里父老用了“秭归”这一县名来纪念他;这是家乡子民在屈原的诞生地,在每年端午节祭祀屈原的情景


   江浙一带的民众非常重视端午节,到了端午节那一天,家里就跟过春节一样热闹,一定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富的团圆饭。而且餐桌上时令的“五黄”也不能少,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黄酒,再加上苋菜等蔬菜,当然最不能少的是各种形状,不同口味的粽子。图为苏州一户普通人家的端午节团聚。


   闽南客家人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入闽后以村落聚居,奠定家族根基又通过群体性的跨海迁徙,形成以家族发祥地为文化符号的血缘和亲情纽带。他们在端午节祭祖,表达闽南人表达对祖先和祖籍地双重敬意的重要活动。


    时光到了19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全国,一个女子走在乌镇西栅石板路上,左手拎着飘着清香的粽子,大红的端午香袋迎风舞动

    题图:又到粽子飘香时,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伴随着民众的生活,这是1950年代上海一户普通人家过端午节情形,母亲和姐姐在包粽子,年幼的弟妹在一起观看。

2016年61于沪上五角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风情
说“快乐”还是“安康”?如何在不抬杠的情况下用AI搞定这问题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
端午节
端午节粽子包法步骤教学视频
【节日大全】端午起源于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