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考研政治史纲:常考背诵点(汇总)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

社会性质的演变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是宗族家长制。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

2.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把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把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4.社会阶级成分的变化

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5.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第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第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2.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3.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个重要原因。

2.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第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
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上册重要考点)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内容梳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