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爱尔兰春天里的行走16


5月16日是我们在伦敦游览的第三天,今天的计划行程是上午参观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吃过早餐,坐地铁皮卡迪利线,到霍尔博恩站(Holborn), 出西北口,步行去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正式的开馆时间是10点。我们到达的时间还不到9点半。原以为会在大门外等,走到门口才发现这个时间博物馆的部分区域已经开放。



来到伦敦,无论你的行程多么紧张都不要错过大英博物馆。在很多旅游专业网站上都把大英博物馆列为伦敦排名第一的景点。这个成立于1753年的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核心建筑占地约56000平方米。收藏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800多万件文物和奇珍异宝还有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博物馆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从古埃及的木乃伊,破解法老文字秘密的罗塞塔石碑,中国的古董和珍贵的宋代瓷器,希腊雅典卫城里石雕的真品,大英帝国最鼎盛时期在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宝贝,包括买的,偷的,抢的,都在这里免费参观,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如果你有时间,在这里泡上一天也不会觉得无聊,如果你只有1小时的时间,博物馆给你准备了精品Top 10的指南。




经过安检,你首先进入一个开放的大厅。大中庭(Great Court),位于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开放,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



 广场的顶部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广场中央为英国国家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据说这里曾经是大英图书馆一部分。现在这里也用来举办短期专题展览的地方。



大厅的右手一侧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看到服务台前面有个透明的箱子了吧,那里面有免费的简易导游图。好像没有中文的。不过和导游图放在一起的还有捐款箱。上面写着:“导游图是免费的,建议你捐款2英镑”。当然,既然是捐款,你不捐也是可以的。不过很多人不好意思,还是有人捐的。呵呵。



在大厅的左侧的这个柜台是租语音导览的地方。语音导览有中文,每台5英镑。


在这边的柜台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彩色的导览图,每份也是两英镑。



上面写着,如果你只有短短1小时的时间,博物馆为你选择了10件顶尖的不能错过的精品。其中有两件来自古埃及,两件来自南美,一件来自古希腊,至于古老的中国只有一对青花瓷瓶入选。四大文明古国中没有来自印度的文物,只有一件来自和印度文化非常相近的斯里兰卡。我们原来的计划是中午12点离开博物馆去圣保罗教堂,这样我们也只有2小时时间,800多万件展品对于我们实在不可能都看,因此我们决定按照导览图,找到这些TOP10,顺便看看自己感兴趣的。



英国人的Ground Floor,就是我们说的一层展厅。包括以北美和墨西哥为主的美洲馆,古埃及的一部分,古希腊和罗马的一部分,包括以中国和朝鲜和南亚为主的亚洲馆,如果想看中国珍贵的瓷器也在这一层。中东馆和启蒙运动和生死存亡的主题展览馆也都在这一层。




Upper Floor,就是中国人说的二层。古埃及的一部分,古希腊罗马一部分,亚洲的日本,中东的伊朗,还有钟表和钱币的主题馆。



地下主要是非洲的文物,还有克罗尔教育中心。看到这些图你就明白了,尽管你能够很方便的找到TOP 10中每个文物的展厅,但是有些展厅非常大,想要找到你想看的东西其实并不容易。好了,现在就跟着我们一起去寻找Top10名录上的那些珍贵文物,顺便看看还有那些好玩的吧。



我们的寻宝之旅是从这个叫做Living and Dying 24号展厅开始的。因为这里是10点博物馆正式开放之前提前开放的一个展厅。迎面就是那个来自复活岛的巨大的石雕像,是我们找到的Top10中的第一个文物。




这个展品的名字叫做Ancestral Figure Hoa Hakananai'a.  复活岛(也叫复活节岛)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小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7度和西经109°交会点附近,面积约117平方公里,现属智利共和国的瓦尔帕莱索地区。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距离智利约3000公里,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非常不容易到达。这个岛的首先发现者,是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当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但有许多巨大的石像竖在那里,戴维斯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把这个岛称为"悲惨与奇怪的土地"。



复活岛上有类似这样的摩艾石像887多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些整齐排列在海边,有些分散在山坡上。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建造,特别是很多石像体积巨大,在科学技术十分不发达的远古,是怎么被搬运到岛的各处的,这些问题现在依然困扰着考古学家,甚至很多人把它们看成是外星人的杰作。图片上的这个摩艾石像是如何来到大英博物馆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有机会不用远赴万里,去南太平洋中孤零零的小岛去看这些石像,总归是一件幸事吧。





生存还是死亡,一直就是世界各国人民不断面临的现实。全世界的人都在以各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处理生活的艰难现实。24号展厅的展品显示着人类所探索的不同的生存方法,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们是如何寻求和保持健康和幸福的。





纯水晶的人类头骨模型,这个展厅的展品来自于新西兰,加纳,美国群岛,南美洲和北美北极地区。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民为了避免疾病,危险和麻烦,采用的不同方法,探讨了人类生存中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对动物的依赖,精神的力量,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属于主题展览。



24号展厅的东侧的26号馆和27号馆就是北美和墨西哥展厅。好像也不能说北美没有历史,但是与古老的墨西哥比较起来,北美厅真的就没什么了。大家都知道墨西哥也是一个历史上的文明古国,玛雅文化的发源地。



27展室的文物反映了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第十六年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墨西哥的蓬勃发展,直到十六世纪,以及大航海时代以后与欧洲文化的接触与交流。




















27期展室里有早期的墨西哥文明,以及经典的韦拉克鲁斯和huaxtec文化,公元第一个千年的玛雅城邦的文物。



在这个展馆文明找到了Top10中的第二件珍贵文物--绿松石镶嵌双龙。墨西加(阿兹特克)艺术的代表,这件引人注目的艺术品是在仪式上佩戴的胸饰(佩戴在胸前的装饰)。其实古代墨西哥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把龙作为吉祥物。蛇像一直是古代中美洲的宗教象征。蛇与墨西加(Mexica)的几位神灵相关,这些神灵包括Quetzalcoatl(羽蛇神),Xiuhcoatl(火蛇)和Mixcoatl(云蛇)即Coatlicue(地母神),是墨西加主神Huitzilopochtli的母亲。蛇群每年蜕皮的习性可能被视为传达了更新变化的讯息。同样地,一些能在水里、陆地上和林冠间自由穿梭的物种也使它们成为不同宇宙(水、陆地和天空)空间的媒介。
       这个饰品由木头(桃花心木和西班牙杉木)雕刻而成,外面覆满绿松石镶嵌图案。木头背面被掏空。海菊蛤(一种多刺牡蛎)壳用来装饰两个蛇头上鼻子和嘴巴周围鲜红的细部。凤凰螺(一种海螺)壳用来做白色的蛇牙。张开大嘴里的树脂胶被赭石粉染成了血色。蜂蜡粘附在空眼眶的边缘,空眼眶可能最初是用黄铁矿石镶嵌而成。尽管表面早先可能镀过金,但蛇身的背面并未装饰,两边的蛇头经过镶嵌处理。来自松木和裂榄木(珂巴脂)上的树脂用来做镶嵌时的粘合剂。



还有一件没有被列入Top10,但属于Top20的文物,这个头骨文物的名字叫做Turquoise Masaic Mask of the Aztec God Tezcatlipoca. 用纯金和绿松石装饰的,也非常珍贵。



离开墨西哥馆,我们直奔古埃及馆。去寻找我们最想看到的那块石头,也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的罗塞塔石碑。那块解开古法老文字密码的石头。也是博物馆Top10。看来和我们有同样想法人很多,古埃及展厅里围着游客最多的地方,就是了。

围观的游客太多了,你能够挤过去拍一张完整的照片都很不容易。为什么这块石头这么重要,为什么它会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2008年我们曾经去过埃及,参观过开罗的埃及国家考古博物馆,在哪里曾经看到过罗塞塔石碑的复制品。有着一个中文名字叫做李健的埃及导游告诉我们,那块真品已经被英国人抢回了英国,在大英博物馆保存,从此我们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在大英博物馆看到这块石头的真品。没想到整整八年之后这个愿望才实现。







在埃及旅游,你会看到很多写在古老神庙墙壁和石柱上的象形文字,也就是古法老文字。

这些被记载在墙壁和石柱以及存放在神庙中古老的莎草纸上的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公元4世纪末象形文字被废弃,古老的埃及文明也就失传了。因为从那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没有人能够读懂那些文字,当然也无从了解古老埃及过去的历史。直到这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统治时期(Ptolemaic Period)的罗塞塔石碑被发现和被破解,人类才重新掌握解读古代法老象形文字的钥匙,重新了解了那段已经失传千年的古老文明。你说这块石头有多宝贵吧。


发现这块石头的城市叫做罗塞塔(Rosetta,今日称为埃尔拉什德)的圣朱利安要塞(Fort St Julien)。这块石头上有三种文字,分别是古埃及法老们曾经使用过的象形文字(适用于祭司的法令),通俗文字(当地人在日常使用的草写体)和希腊文字(行政机关的官方语言)。罗塞塔石碑上的碑文内容是祭司团通过的一项法令。证实了当年13岁的托勒密五世在其第一个加冕礼周年纪念日举行王室祭礼的其中一条法令。在几年前,托勒密家族丧失了对国家某些地区的控制权。虽然王室多次派军队镇压尼罗河三角洲和上埃及南部地区,特别是底比斯的叛乱,但这些地区始终没有回到政府的控制之下。

  在托勒密王朝之前(大约在公元前332年之前),像这样的象形文字法令通常由国王颁布,而现在由唯一掌握象形文字书写技能的祭司发布。这说明从法老时代起,有多少事情已经改变。表中列出国王对神庙所做的好事,暗示国王在得到祭司拥护这一方面有了保证。法令在石碑上雕刻了三次,分别用了以下字体:象形文字(适用于祭司的法令),通俗文字(当地人在日常使用的草写体)和希腊文字(行政机关的官方语言);这对埃及古物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1799年,拿破仑军队的士兵在埃尔拉什德(罗塞塔)镇附近为加固堡垒挖地基时发现了罗塞塔石碑。拿破仑战败后,根据1801年的亚历山大协议(Treaty of Alexandria)的条文,罗塞塔石碑以及法国人发现的其它文物都成为英国的财产。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研究比较了这块碑文上的三种文字,他第一个指出,罗塞塔石碑的某些象形文字写下了王室名字的发音,即托勒密的发音。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意识到,象形文字记录了埃及语言的发音,奠定了我们认识古埃及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从而破解了古代法老象形文字的秘密。

      罗塞塔石碑 自1802年以来一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唯一的一次中断是在1917年,临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博物馆担心伦敦遭受猛烈的轰炸,便将罗塞塔石碑和其它便携的"重要"藏品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此后,罗塞塔石碑在霍尔本(Holborn)地下15米的一个邮政地铁站呆了两年。

       随后的很多年,埃及政府一直与英国政府协商,打算要回这块石头,但是你想,这个宝物是英国人用枪炮和子弹还有无数英国士兵的生命从法国人手里夺过来的,英国人能轻易还给埃及人吗。

  

在埃及旅游,你到处都能看到拉姆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这是埃及历史上非常喜欢为自己塑像的帝王。大英博物馆里的这个无疑是最精美的。




埃及馆是最大的陈列馆,这里珍藏了7万多件古埃及文物,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





在这里看到的人面狮身像,做工之精美,保存之完整,远远超出埃及国家考古博物馆的展品。



既然讲到了埃及,就顺便把在另一个展馆的Top10一起看了吧。图片上的这个金色的木乃伊就是博物馆的Top10之一, 叫做The Gilded Inner Coffin of Henutmenhyt, a Theban Priestess . 一对镀金的棺材,里面安葬的是一个底比斯的女祭司。


木乃伊是埃及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丧葬文化。你在埃及各地的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木乃伊。当然最精美的是在开罗的国家考古博物馆里的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被一层又一层镀金的棺木和纯金的面具包裹着的。当然如你没有机会去埃及,在这里看看也非常长见识。要知道去埃及博物馆参观是要收费的。而大英博物馆则是免费的。呵呵。





























在博物馆的top10中,还有一件来自非洲。



这件展品位于地下的25号展厅。名字叫做:Brass Head of the King of lfe Nigeria . 来自于尼日利亚的伊费圣王铜像。



Ife Sacred King, Artist Unknown(Nigeria), c.1250, Yoruba Culture, Leaded Brass and Pigment,H: 36 cm, British Museum, London    伊费圣王铜制头像,未知艺术家(尼日利亚),约1250年,约鲁巴文化,加铅黄铜和颜料,高:36厘米,这件头像刻画了一个头戴王冠、君临天下的统治者,他是古代约鲁巴城邦伊费的圣王(oni)。在约鲁巴文化中,人们将头视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人格和生命力的所在地,因此成为约鲁巴艺术家们最为关注的主题。这件头像的创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沉着的行为,表达出人物的个性及其领导力,比如冷静、克制和耐心。有人认为:像这样使用多种媒介,而且不需要支撑物的头像,是用来放在圣坛上展示的。    产自伊费的浇铸金属制品,目前仅余30多件,都集中于某一段时间内制作,大约在12至14世纪之间。它们都表现出令人震惊的自然主义倾向,同时又高度理想化,不想精确表现某个人的五官表情特征。这件威严的头像有着古典的处理手法,有着杏仁状的小眼睛、向外展开的鼻孔,以及丰满而富有肉感的双唇。下颚的穿孔、面部雕刻的条纹,这些特征用来容纳和模拟伊费统治者佩戴的珠状王族标志。    




好了,文章太长了,先歇会吧。下一篇去古希腊罗马馆,继续寻找Top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这一年里去了46次大英博物馆
罗塞塔石碑
打开古埃及历史之门的钥匙——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传奇|大英博物馆|拿破仑|法老|石碑|罗塞塔|镇馆之宝
解密古文明的罗塞塔石碑,居然是被拿破仑远征军发现的
跑者李军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
大英博物馆全攻略-1:细数官方标出的九件镇馆之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