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邱振中《章法的构成四、线条的重新组合》

 

图:邱振中书法作品

我们已经叙述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单字轴线联缀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大致从上古至春秋,后一阶段包括战国以来的全部历史。前一阶段是轴线联缀系统的形成期,以对工整的把握为结束的标志。人们在追求工整的过程中下意识达到的种种构成变化,给我们留下了动人的印象,相形之下,工整化的作品倒由于其严格的秩序,往往趋向于图案化、装饰化而缺乏表现力。后一阶段以对线条构成丰富变化的自觉追求为特点。王羲之为这一阶段的第一座高峰。他把散落在自然进程中的构成技巧都统一在自己的作品中,使他为数不多、篇幅不大的作品成为线结构构成的楷则。当然,他无疑属于一个较为久远的年代。以他的名义传世的《兰亭序》包括了绝大部分后世常用的构成技巧C
宋代书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改变当然涉及到形式的一切方面。单字外廓趋向多边形和单字之间联系更趋紧密,这两种互为依存的现象成为宋代行书章法构成最重要的特点。多边形的联缀比圆形的联缀更富有变化。
明代后期,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单字轴线联缀系统有了新的进展,以王铎为代表,奇异联结的灵活运用,二重轴线联缀的出现等等,标志着人们对线结构的构成本质具有比以往时代更为深刻的感受,对线结构本身也具有更好的把握能力。由于拥有丰富的构成手段,人们能够比较随意地控制线结构,使它更好地为表现丰富的个性和体验服务。这是充满近代气息的追求。清王朝的建立中止上了这一进程,但王铎对日本现代书法的巨大影响,接续了这根中断的线索。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这是单字轴线联缀系统发展的简单轮廓。

第二章开始时,我们已对这一系统的基础进行了考察:它以单字独立为构成的前提。然而,这是不是整个书法艺术章法构成的惟一基础呢?

书法仅仅利用线条的节奏变化(包括质感、结构以及运动所造成的一切变化)来表现作者的内心生活,随着书法艺术表现域限的开拓,自然要求线条的节奏变化不断丰富,但是,这与汉字性质和书写习惯存在尖锐的矛盾。由于汉字音、形、义的独立,汉字书写已形成一种固定的空间节奏形式—每一单字都成为明确划分开的节奏段落。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已成为不可移易的事实,对任何人的视觉经验来说,它都是不言而喻的存在。这便是汉字书法空间节奏基本的构成。然而,人们书写时的运动节奏并不一定与这种模式相吻合。草书技巧成熟以前,点画分立,矛盾并不明显,单书技巧成熟以后,点画可以连书,线条的起落具有充分的自由,这种运动节奏的自由变化完全可用来表现更为复杂的内心生活,但它受到既定空间节奏模式的制约,矛盾由此而激化。

书写时的运动节奏随时间的推移而展开,所以又可称之为时间节奏,它主要f妇个人的审美趣味、书写技巧、心理状态等等所决定,更多地带有主观的色彩,也更多地带有抒情意味;而空问节奏,准确地说,指被点画分割的空间所形成的面积、形状的变化,从原则上来说,它也完全可以按作者的主观意志处理,但它受到汉字规定点画的制约,也受到单字分立的既定节奏形式的制约,相对时间节奏而言,它比较被动,一般说来,也较多地具有理性的色彩。

空间节奏与时间节奏的谐调是书法形式达到统一的关键之一,而它们之间的矛盾,却往往成为推动书法形式发展变化的力量。

汉简草书中只有单字内部少量点画的连书,西晋时已出现两字之间的连书,其他不少地方,虽然不曾出现贯连单字之问的线条,但书写时的起止已明显不以单字为界,从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承续关系来看,许多上字的末笔与下字的首笔形断而意连。应该说,这已经构成对既定空间节奏的威胁。至王羲之的行、草书作品,二、三字连书已成为常见的现象,非连书的.单字,书写时的停顿、起止也随机安排,灵活多变,大抵同内心节奏保持一定的关系。运动节奏的变化,引起两字之间过渡空间(字间空间)性质的改变:它开始向单字内部空间渗透。如(初月帖》中的“遣此”、“遣信”、“去月”等处。时间节奏的变化就是这样影响到空间节奏的。这是对既定空间节奏的挑战。经过唐代张旭、怀素,宋代黄庭坚,明代祝允明、徐渭、王铎等人的发展、开拓这一构成方式、形成与单字轴线联缀系统并峙的又一大潮流。这种构成方式以粉碎字间空间,

重新安排空间节奏为特点。它谋求空问与时间节奏在新的基础上的统一。这是与单字轴线联缀系统完全不同的一个基础,我们把这种构成方式称为分组线构成。

在这种新的构成系统中,空间节奏完全不受单字制约,能够较好地适应用笔节奏的自山变化;它再也不以单字为空间节奏段落,而以密度相近的一组连续空间为空间节奏段落,作品便山这些不同密度的节奏段落缀续而成。这些段落在空间上自成一组(注意一般情况下单字自然成组的现象),这便是我们称之为分组线的由来。这种分组不一定与运笔的起止相对应,空间节奏发生显著变化时,笔画仍可能保持连续,这便产生时间节奏与空间节奏的错位。这种错位从来就是保持作品连续性和紧张感的一个因素,只是在分组线系统中,由于空问节奏获得了充分的自由,时间节奏和空间节奏可能形成更为复杂的对位关系。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属于分组线构成系统,主要根据字间空间密度。

单字轴线联缀系统中,字间空间比较疏朗,密度大大低于单字内部空间;当字间空间密度趋近于内部空间密度时,两部分空间开始融合;当两者的密度相等时,两部分空间的界限消失,出现空间节奏的非自然分组(不以单字为组)。

需要注意的是,形成被包容空间是讨论密度的前提。单字之间只有个别点画趋近或相连,一般不能形成明显的包容空间,只是当具有足够的点画趋近,并形成明显的包容空间,或字内、字外空间的包容性十分相似时,字间空间的性质才会发生改变。

对于空间密度,我们在这里仅仅运用目测判断,当然可以采用更精确的判断方法,如通过计算机用网状坐标进行处理。不过目测对于定性分析已足够准确,即使有时不能作出确定的结论,并不妨碍审美感受,也不妨碍下面要谈到的轴线图绘制。

属于分组线构成系统的作品可以按下述方法作出轴线图:

首先将作品按空间密度划分节奏段落,然后作出每一段落的轴线。山于一个节奏段落可能延续较长一段距离,因此往往在段落内部便产生轴线方向的改变,这样便必须用折线或曲线来反映这一部分线结构的运动趋向。采用这种复杂的轴线也避免了节奏段落有时难以明确划分的困难。此外,着意夸张的长画,在较为宽阔的空间中往往直接起到趋向线的作用,这些笔画应该作为轴线处理。

各段轴线的联缀,除了第一章中所叙述的方法,还能通过连接两节奏段落的点画强行缀合而不管这两段轴线距离多远。当两字相距较近,贴近的笔画又有强烈的会合趋势时,也会产生这种效果。这种强行缀合造成强烈的节奏变化。我们用虚线表示这些实际存在的缀合线段或缀合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线条的重新组合
** 什么书法作品的行气
书法章法的空间本质 章法通则
《中国书法》四十年 | 邱振中:章法的构成
草书手卷
​米芾书法造诣如何?看看单字结构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