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浒中有一位书法造诣极高的是谁?

水浒中有一位书法造诣极高的是谁?

 
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中。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

(宋)蔡京行书唐玄宗鹡鸰颂题跋

整体看这幅作品,笔者体会到了王羲之潇散、妍雅的书风。字间起承有度、行脉整齐。观其点画可谓典雅峻爽,出锋犀利果断,骨肉停匀。从细节分析,我们更能清晰地看到蔡京学古功力之深。如“盖”、“唐”、“之”、“所”、“知”等字与怀仁《集王圣教序》和《兰亭序》中相同字相比,用笔、结体莫不肖似。在蔡京很常用的反捺中,“贤”字的反捺明显取法米芾,而像“之”字的反捺中锋重顿,然后从笔画的中间或下侧提笔出锋的笔法,又可在《兰亭序》中找到渊源。另外,“议”字和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仪”字,“股”字和柳公权《玄秘塔》中的“散”字进行对比,都可表明他取法的广泛。

蔡京取法既广,手下的变化自然极为丰富。请看“半古”两个字中三个横画的起笔,分别用了三种方法:“半”字第一横为切锋入笔,第二横为侧锋顺锋入笔;“古”字第一长横为侧锋入入纸后转为中锋行笔,笔锋向上下两侧同时铺开,这也是王羲之的典型笔法,难度很大,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运用极为频繁,而蔡京亦能运用得如此熟练。再如“元”、“元”、“也”三字末笔的出钩,分转和折两种方法,但两个“元”字虽同用折法,节奏也不相同。这一切统一在一起,十分协调自然,让笔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学古功力之深及变通能力之强。

蔡京书法的结体内敛外放,俊逸修长,是用欧阳询法。这体现在竖向用笔喜长、习惯放纵下部,结构呈上紧下展的姿态,重心一般比较高。一些单字结体的处理可谓匠心独具。如“君”字,夸张了第一横的斜势,字头三横便形成了向左的辐射状,避免了笔画的平行。“叹”字左右两部分的分别向左右两侧倾倒,而通过字底两个支点的平衡使得这个字平中见稳。两个“于”字,一个上部打开下部闭合,另一个则正好相反。还有两个“乐”字,一个平淡无奇,另一个缩短横画,夸张下面两点的宽度,这个字顿时体势跳跃,神采飞扬。这种处理方法应是受王羲之《得示帖》中“示”字的启发。这种变化运用得熟练自然,似随手拈来,毫不造作,真可谓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同蔡京的尺牍作品相比,此作在章法上整体显疏,不仅因为字距行距较大,而且用笔也较细劲,提按反差不大。这因为使此作整体上呈现出二王潇散妍润的面貌,与其尺牍作品稍有不同。其子蔡絛有蔡京喜用长锋羊毫的记载,也许此作即为蔡京用长锋羊毫所书。

启功先生曾说:“北宋书风,蔡襄、欧阳询、刘敞诸家为一宗,有继承而无发展;苏、黄为一宗,不肯受旧格牢笼,大出新意而不违古法;‘二蔡'、米芾为一宗,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在遒劲中见姿媚。以法备态足而言,此一宗在宋人中实称巨擘。”可见启功对蔡京书法的赞赏。现在争论宋四家中之“蔡”为京为襄已无实际意义,但仅以书艺论,蔡京不逊与宋诸名家恐是事实。蔡京的大量作品已遭毁弃,是值得惋惜的。然一脔知味,我们在其仅存的数篇跋语和尺牍中足见其学书功力之深,对于“书如其人”之类的观点似乎也应该重新作一番思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京的书法造诣有多高?恐怕直接碾压苏轼,连米芾都要退让三步
UC头条:蔡京的书法造诣有多高? 恐怕直接碾压苏轼, 连米芾都要退让三步
水浒最大坏人蔡京,写出最好的字,造诣远超宋徽宗
宋代名家尺牍(下)
《书法问集》250宋朝到底谁的书法造诣最高,宋徽宗还是蔡京?
米芾和宋徽宗的书法,哪个造诣更深?为何米芾要万般恭维宋徽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