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冒了该吃什么药?用医圣的经方思路教你不走弯路选对药

本 期 导 读

感冒了怎么办,很多人第一步就错了。

1956年毛主席在青岛视察期间,感冒发烧,多方治疗不见好转,山东名中医刘惠民只用了两副大青龙汤(麻黄汤加生石膏为主药)就热退病除。毛主席称赞说:「近30年没吃中药了,中药很好。

学习中医前,我也是一个用药小白,一到换季,感冒、发烧、咳嗽,就只会吃999感冒颗粒、白加黑。因为不懂感冒的发病原理,只会服用市面上常见的那几个抗病毒和消炎药。

可想而知,乱吃药的效果很差,最后还是只得请假,去医院排队验血开药,一番打针输液后,往往烧退了,感觉身体也虚了

学习中医后才知道,中医的思维方式和西医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医:西医关注的是病毒、细菌、癌细胞等,它认为使人致病的是敌人,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病毒、抗生素、放化疗等手段杀死、消灭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以为杀死敌人,病就好了。

中医:中医关注的是人本身,根据不同个体出现的不同症状,通过内服中药或外治法,补虚泻实,纠正人体寒热虚实的偏差,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所以,西医看病一定要依靠验血、拍片、切片等检查。且不说西药、放化疗等的副作用,科学地使用西药,一定要有检验报告的支持。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信息,采用病位加病性,辨证施治的诊断方法,再对应给出方药。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病症的经典。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伤寒论》中,医圣对风寒感冒的诊断和开方思路

1.六经定位,辨病位

医圣认为感冒首先要辨清阴阳二证,再精确到六经,以处方用药。例如邪在三阳分,就会表现为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往来寒热,口苦、目眩等阳分的症状。

如果邪在三阴分,就会表现为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鼻流清涕、咳嗽无力、畏寒等阴分的症状。再按具体症状表现,判断病邪所处的六经不同层次,随经辨证处方

2.寒热虚实,辨病性

通过察看患者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与兼症,辨别是寒证还是热证,是虚证还是实证。寒证表现怕冷、面色白、分泌物稀等寒像症状;热证表现口渴、大汗、面色红、分泌物黄等热像症状。

虚症表现为人体各功能活动下降、自汗、少气懒言、脉弱无力等虚像;实证表现为高热、无汗、声高气粗、脉实有力等实象。

季节交替,天气转凉,感冒初起时,出现恶寒、发热、或见头痛、身痛、脉浮,一般是简单的外感寒邪。此时病位在三阳的太阳经,病性就是风寒之邪

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情况发病有虚有实,大法只需发汗解表即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主方有两个:一个是太阳伤寒,即风寒表实用麻黄汤;其二是太阳中风,即风寒表虚用桂枝汤

感冒之风寒表实证

《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意思是说,(平时体质壮实的人) 受风寒邪气侵袭后,病位在太阳,病性是风寒且为实证。临床一般出现的是恶寒、发热、且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可兼见头痛或身疼的风寒表实证,方用麻黄汤。

感冒之风寒表虚证

又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意思是说,(平时体质虚弱的人) 受风寒邪气侵袭后,病位在太阳,病性是风寒且为虚证。临床一般出现的是头痛、发热、恶风、有汗的风寒表虚证,方用桂枝汤。

如果在麻黄汤和桂枝汤证的基础上,患者出现了一些其它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原方上增减一些药味来提高效果。

例如「喘家,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也」。即适合前文所述用桂枝汤的人,如果还有喘的症状,可以在桂枝汤基础上加平喘的厚朴与杏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风寒表实证还出现了水停心下的症状,这时是风寒表实兼水饮,应该在麻黄汤上加干姜、细辛、五味以温肺化饮,即小青龙汤

麻黄汤证,出现了烦躁的症状,是感冒进一步加重,此时有转成肺炎的可能,可以在麻黄汤基础上加石膏等,也就成了大青龙汤的主方

这些都是感冒未经及时治疗或者误治后,出现的更复杂的状况;或者患者体质本来就有不足、水饮等邪存在体内感受外邪后,外邪引动内邪导致症状更复杂,治疗相对也没那么简单。

太阳为巨阳,是人体阳气旺盛的地方,它的功能是保护我们的机体不受外邪侵袭。一旦太阳阳气不足了,邪气便有机可乘。

平常保持太阳阳气充足,可以确保风寒之邪气不侵犯到人体;风寒感冒初起之时,能根据医圣张仲景的辨证思路用些辛温发散的药,而避免使用寒凉药失治、误治,那感冒很快也能好起来

经方相关中成药

1.风寒感冒颗粒

适应症

用于感冒,风寒表实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组成

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用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2.桂枝合剂

适应症

用于感冒,风寒表虚证;用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

组成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用量

每服15~20毫升,日服3次。

3.通宣理肺丸

适应症

用于感冒,外感风寒兼有肺气不宣,表现为鼻塞、声重、流涕多嚏、咳嗽痰多者。

组成

紫苏叶、麻黄、葛根、前胡、苦杏仁、枳壳、陈皮、法半夏、茯苓、梗、黄芩、甘草

功用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仲景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太阳温病的区别】
发热经方论治|太阳风寒表实证:麻黄汤
经方临床医案习【第977期】
荨麻疹:桂枝麻黄各半汤-龙博探宝
每天背一首方歌 | 09 麻黄汤
桂枝汤(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