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蛱蝶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兼谈博物学的作用

《蛱蝶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兼谈博物学的作用

任国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01日 13 版)
《蛱蝶图》(局部) 资料图片

前不久,“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写生蛱蝶图卷》的高仿品再次引起了高度关注。这份高仿品曾被故宫博物院在2009年3月和11月分别送给台湾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足见其文化交流价值和国际礼宾意义。

此图相传是宋代赵昌的作品,其运用双钩粗逸之笔,笔笔精细,虫蝶用色浓丽,花草设色淡冶,艺术成就为世所公认。但尚有很多疑问需要研究解决。比如,此图描绘的是春景还是秋景就说法不一。

一是春季说。查阅《中国古代花鸟画百图》中“写生蛱蝶图卷”说,“图绘彩蝶翔舞于野花之上,蚂蚱跳跃于草叶之下,整幅画给人以春光明媚的愉悦和轻柔的美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7月第一版)

二是秋季说。查阅故宫博物院编《故宫书画馆·第五编》中“写生蛱蝶图》卷 局部”说,“此图绘群蝶恋花的田园小景。轻灵振翅的蛱蝶起舞于画面的上半部,秋花枯芦摇曳于画面的底边。”(故宫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三是回避季节。查阅《宋赵昌写生蛱蝶图》中“图片三说明”,对于季节只字没提,此书反映了我国早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避。(文物出版社,1960年4月第一版)

可见,以上权威书籍对于该画是秋季还是春季,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且以上还分属于收藏界、绘画界和学术界,就使这一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该画的题画诗从右至左分别是:第一首是画心处乾隆皇帝的诗句“青虫出菜甲,旋复化为蝶。蝶已不复虫,生灭迅交睫。翮栩飘秋烟,迷离贴露叶。炼得长生术,金丹了无涉。”从“秋烟”一词可以看出乾隆皇帝认为是秋季。

第二首是接纸处元朝冯子振的诗句“蚱蜢青青舴艋扶,草间消息未能无。尺绡何限春风意,约略滕王蛱蝶图。”这里,“蚱蜢青青”和“春风意”都是说春天的意境,而且很明确。

第三首是接纸处元朝赵岩的诗句“粉翅浓香共扑春,林园仿佛落花尘。谁教草露吟秋思,惊觉南华梦里人。”这首诗很有意思,从“扑春”和“秋思”来看,前两句说春天,后两句说秋天。

以上是古人的看法,依然难以断定是春季还是秋季。众所周知,这幅国画堪称国宝,还作为国礼送给重要客人。若不能认定绘画中的内容,不仅直接影响人们鉴赏和判断绘画的主旨,而且还会影响此画作为国礼的文化含量。

由于画面是自然景观,可借助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尝试解读。博物学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学科,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宏观分类。大致对应于西方所说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也被我国译为自然志。

考察该画画心部分的自然元素,画卷中有叶子、花朵、荆棘和芦苇等,布置得错落有致。由于野菊花和红色的霜叶在春天的野外也有类似颜色植物的花叶,所以看不出季节。

植物不好判断,再来判断动物。在晴空中有三只美丽的彩蝶正在翩翩飞舞,一只蚱蜢正在向上观望。首先看蝴蝶,由于蝴蝶从春天到秋天可以是一年多代,很难从成年蝴蝶判断季节。

再看蚱蜢,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使我们可以明确地判断该画的季节。根据生物学研究,我国的蚱蜢各地均为一年一代。每年初夏由卵孵化为没有翅膀的若虫,若虫在7、8月间不经过蛹的阶段直接羽化成成虫。我们从画面上清晰地看到了蚱蜢的翅膀,这足以说明此时季节应在八月以后,故而应是秋季。

然而,以上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往往会被忽略。如《文史参考》创刊号(2010年第88页)就曾错误地把画上的“蝶已不复虫”中的“虫”错写成“出”,这一典型的失误影响了人们对于昆虫成长规律的观察角度。其实,作者正是用带有翅膀的蚱蜢来暗写秋季,因为我国歇后语就有“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好似又在警醒着人生的短促与珍贵。

归纳以上的考察路径,不难看出博物学对于解读我们古老的国画艺术的重大作用。在科学史上,博物学传统是与数理传统同样重要的两大研究范式之一。当今许多世界性难题的解决,都用到了博物学的思维特长。博物学在世界各国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如英国的观鸟学、德国的丛林学等。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对于博物学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萧朗百虫集(高清百图)12
☆萧朗百虫集(高清百图)(2)
中国古代妖怪及出处(上)
爱美的蜢蚱
《本草纲目》螽
清代绘画│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