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湾海峡隔不断文脉与亲情

一湾海峡隔不断文脉与亲情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08日 09 版)
青骢 溥心畬 水墨设色 纸55.5×117cm
嘉义公园 陈澄波 油彩、画布 1937年 90.5×117cm
荷塘 张大千 水墨设色 纸 1979年 90×178cm

小径交错,消失在树林尽头;构图别致,又不失纯朴稚拙。4月2日,中国美术馆前厅内悬挂起巨幅海报,台湾本土画家陈澄波的作品《嘉义公园》以其强烈且热情的笔触与用色,把我们领入了洋溢着浓浓乡情的台湾。

“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是两岸交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台湾美术展览,画展追溯了1911年至2011年百年来台湾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140余位深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创作的近170幅经典名作,将台湾美术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展示了台湾与大陆美术的历史渊源,为台湾美术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增添了一个新的注脚。

台湾与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却因特殊的历史遭遇,形成了别样的文化面貌。海峡两岸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隔阂之后,终于在过去二十年间建立了各个层次的交流,其中不乏有两岸的艺术家以个人的身份,或以小型艺术组织的名义进行交流,但严格说来,台湾还不曾有过以艺术史作为架构将台湾美术介绍到大陆的先例。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台北艺术大学博物馆研究所廖仁义教授介绍说,展览通过回顾时间轴线,从社会与文化两个方面的发展梳理台湾美术的历史脉络,期待以一百年这一完整的时间跨度呈现台湾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主办方希望能兼顾到过去这百年间的每一个时代,而并非每一种媒材,因此只选择了水墨、胶彩、版画、油画、水彩这五种平面媒材来呈现。水墨为前导,随后并列展出源自唐宋工笔重彩的胶彩,再后为版画,最后才是二十世纪20年代才引进台湾的油画以及水彩。

近百年来的台湾美术史,亦是两岸美术交流史。占据中国美术馆整整两层展厅的作品,名家荟萃,风格迥异,既有承袭传统者,也有融合中西者,还有现代主义者。步入三楼正厅,并排展出的是有着“渡海三家”之称的张大千、黄君璧、溥心畬的传世之作。

张大千的壮阔山水与写荷的气韵,黄君璧对四季风华的写实意趣,溥心畬空灵超逸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叹为观止。他们同在1949年渡海来到宝岛,艺术创作生涯跨越海峡两岸。正是在他们赴台之后,台湾画坛刮起传统水墨之风,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艺术家。其中张大千来台较晚,传承不显,影响却巨,而溥心畬与黄君璧则繁衍数代。

陈澄波、郭柏川等台湾本土的美术巨匠在20世纪初旅居大陆,并对大陆现代主义绘画产生了一定影响。早年长年在大陆学习、生活的经历,给他们日后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印迹——对本土山川、农村景物的刻画描绘深富东方哲学与人文底蕴。当代台湾艺术家刘国松、江明贤等更是多次在大陆办展,其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烙印——在传统水墨的笔墨精神之中注入现代艺术的思维。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说,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传统文化在这片热土上开出了瑰丽的花朵。尽管近现代以来,屡屡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台湾文化始终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两岸文化交流始终未曾中断。纵览近百年来台湾美术发展之辉煌成就,是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结果。其流变轨迹,有西方美术及日本美术发展的浸润,但始终未脱离中华文化之影响。

据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介绍,展览作品主要来自台湾民间的艺术收藏,其中多数来自参展艺术家、私人收藏家以及印象画廊、羲之堂、紫藤庐与非画廊等民间画廊。众所周知,台湾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拥有丰厚的美术藏品,台湾的民间收藏力量更不可低估,这部分藏品以往较少在大陆展示。4月1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览结束之后,作品还将移师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

回望台湾美术史,不禁让人感叹她曾经的苦难、曲折和荣光,一湾海峡隔不断的是两岸共同的文脉和相互眺望的亲情。艺术的历史和今天的相知相惜会浇灌我们的艺术之花,在海峡两岸盛放开来。(本报记者 田 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笔百家|徐邠花鸟画作品欣赏
薛永年:文脉传承的诗意栖居
当代院风文化周•造化心源——当代山水画系列展|将于3月8日在广州揭幕
现代画家笔下的“另类”江南
八大、石涛领衔,中国美术馆呈现建馆60年系列特展
【朗读者——陈子灵】亲情海峡 梦牵你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