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鹏:先器识而后文艺

唐宋在写实状物上已达到历史的顶峰。宋画客观里都带有主观,元画,以主观为主又带有客观。都是以单纯色彩来表现绚烂世界。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绘画不仅是表现外在的感受形式,还是解放灵魂的一种活动。还有人认为它是“创造幻觉”的雕虫小技。

绘画上有一条,就是有艺术审美且敢画,所谓“无胆则笔墨为缩”。但假如你缺少 文化,就会缺少精神、缺少深入,更谈不上内 涵。因此就会在形式上追求表面化、工艺化、漫画化,用笔也会比较荒率,笔墨语言也 会显得表面化而缺少厚度和趣味,更谈不上 表现思想、意境。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天才是一方面,功力是一方面,中国人讲究功夫、功力,一定量化后才会有笔踪墨 迹的可欣赏性。世上有许多事可以学而不 会,不学而会。有人画了几十年仅仅是一个 有功力的画匠,离那种“带有天才的创造”还 不知有多少之遥,“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搞艺术天赋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全 面,要有高度、难度。举凡颇有名气的画家, 几乎都有假画行世,但难度高的,赝品仿得 差且少;相反,难度小易摹而名气大且又有市场者,赝品满天矣。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中国人讲精,要精到极限。功夫达到极 致,而后才可以立精神。搞艺术要达到大智 若愚,要从长远上来考虑,这是大家的角 度。短距离、眼光短只是小聪明。当“先器 识而后文艺”,一味地继承是不对的,而应以 现代人的眼光重新理解传统。中国的文化 是积累的,没有传统谈何创造?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今天的创造不一定是明天的传统”,好的是可以遗留下来的。别管你多年轻,你一 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问题,不要被古人 的一座座高峰吓倒,爬行其山脚之下。传统 绘画语言的演变,梁楷、青藤、白阳、八大,中 国画的笔墨、章法,逐渐从对象形象上分离 出来,取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与越来越丰富的 审美内涵、表现方法,从小写意到大写意,在 作品中笔墨、章法直接抒发作者性格、情感的主观成分越来越多。美有至美,大有至 大,刚有至刚,因此中国绘画及文化的内涵 无所不包。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中国画笔法与自然物象的结合,是一个 核心问题。讲究平面就要注意笔墨范围之 外的空白形状,也要注意笔墨范围之内的网 状空白之美。空白的变化除大小虚实外,还 有渐变和突变。下棋高手善于用松,一个松 字最重要。敢于松开,敢迈出去,对整体格 局的把握非常重要,能松就占得空间大。点 要画在边上,突出的地方,比如兰花,心点在 边上而中间虚空,显得更空灵。再比如放牧 的群羊,重点看头羊,如后边比较大的片状 如白云白雪之物即都是羊了。这一点在画 山水中尤其如此,边结实,中间放松,要含 蓄。到处干湿浓淡变化,等于没有浓淡干湿变化,即平了。一幅画中可以没有干墨,那 就在浓淡、空白、穿插关系上做文章。书法 的训练正是为了掌握点线的使转变化、交错 排列,也是造型观念。它还代表用笔的节 奏、势,以及当时创作的情趣。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局部

西方美术史家苏立文说:“几乎所有的 传统国画作品都是累积经验的一般化、精纯 化,而不是对某种特殊经验的反映;都是表 达永恒的观念,而不是记录短暂或偶发的事 件。”西画感觉主要表现特定客观环境,直接 感受较多;而中国画是借助于客观环境,而 主观加工较多,提炼要高,较多融入主观 内涵。

陈鹏新作十二连屏《溪野珍禽图》欣赏

溪野珍禽图简介

陈鹏写意花鸟画《溪野珍禽图》十二连屏巨作,共由12幅单幅六尺整纸作品构成,高1.8米,总长12米。画面中所描绘出丰富多彩的鸟类,共计46个品种、158只珍禽跃然纸上,其中包含的鸟类品种:八哥、斑鸠、大蓝山雀、鹡鸰、戴胜、翠鸟、鹩哥、大雁、鸳鸯、骨顶鸡、鹌鹑、河乌、鹎、鹬、鹊鸲、麻雀等,这些鸟类都是著名画家陈鹏先生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观察和写生,积累了大量素材,用凝练而生动的笔墨将其在一幅画中充分表现出来。

作品采用通幅连屏的形式,整体组成了一张长十几米的大作品,每一屏又可以单独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样的安排,既要整体设计,又需照顾到具体局部,其创作中的亮点,是这些每一只都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活泼跳跃的鸟,鸟儿有飞有落、或琢或游、倒垂眠卧,生趣盎然、变化丰富、表现难度极大,可以想见,非对鸟儿熟悉至极并且大量表现过而不可为之。而在配景中,画家陈鹏也融入了文人画常常表现的花鸟题材:松、梅、兰、竹、石、蕨类及枯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出冬春交替的南方状态和自然场景。这些植物的穿插和生长与叠石溪水的关系,使得每一屏之间气息贯通,首尾呼应,而且文气十足,富有古意,满纸笼罩着铺面而来溪涧山林的疏旷野逸之气。

纵观中国花鸟画史花鸟画名家巨幅作品本属极少,多以工细的手卷为主,如沈铨、边景昭的《百鸟朝凤》,或者林良《灌木集禽图》、王渊《梅雀报春》等等,大都只有几十只至百只鸟儿,而像陈鹏先生这样以写意、没骨相兼的形式所做的《溪野珍禽图》,不仅品种繁多、158只鸟的数量也是写意花鸟历代之最,而且将山水叠瀑、溪流浅渚、石坡蕨类等构成湿地沙丘、浅池塘口与大雁、鹡鸰、鹬类、翠鸟、河乌、鹭鸶等湿地鸟类相融合,与许多历代名家书画作品中的题材大相径庭,独辟蹊径,构思新颖别致,整体气势磅礴大气,充满了生生不息,生机盎然的山林野趣,毫无疑问,这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百鸟图精品巨作!

溪野珍禽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由心造境
快看看,五代十国的花鸟画有多美
黄筌《写生珍禽图》,精妙的课徒稿
五代花鸟画的“异类”——雪竹图
中国绘画名品: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张张都是国宝级!
宋 · 黄筌《写生珍禽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