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能不能治愈
        随着生活质量提高,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不断增加,《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刊文称,一项针对中国9.87万名成年人进行的全国性糖尿病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14亿,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1.6%。糖尿病能不能治愈?如何才能防住糖尿病的并发症?本期名医有话说,哈医大附二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李强讲解糖尿病的防治问题。

    分类:最常见是II型糖尿病

  新浪健康:什么是糖尿病?

  李强:简单的来说它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的疾病。其特征主要是慢性高血糖。包括I型II型、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最常见是II型糖尿病。

    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办法

  新浪健康: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愈?

  李强:依据我们现有的对于这个疾病的认识,目前还没有完全真正的认识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尽管我们对发病机制有了非常多的认识,现在已经认识到是在遗传的基础之上,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很多激素的参与,这样引起的糖尿病。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它的一种办法。所以也提醒各位病友,不要听信一些误导的宣传。那么会影响你的正确的治疗的。

  新浪健康:很多人都不喜欢每天吃药、打针,觉得特别麻烦,都希望能够找到简单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减肥手术是不是能够控制住糖尿病?

  李强:实际上减肥的手术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可调节的胃束袋的手术,第二种是溴代的切除术,第三种是搬移的分流术,第四种是胃肠的分流手术,也叫绕道手术。这四种方式,为什么能够引起大家注意,能够治疗糖尿病呢?主要是有很多实验已经证实了,特别著名的是在今年在新医学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它就是比较了药物的治疗然后是溴代胃切除术,还有胃肠的绕道手术,比较了这三种方法,手术以后他就可以看到,手术了以后不管是糖化血红蛋白还是空腹血糖还是体重,手术之后都明显减少,特别是胃肠绕道手术的这一组,减少的更多。但这个手术目前还不能普及到所有的糖尿病病人,一般来说,按照亚太的学会的要求,BMI(体重指数)至少应该在30以上,去做这个减肥手术可能是更合适的。

  新浪健康:针对糖尿病有几种治疗方式?

  李强:目前有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控制饮食、锻炼,这是最基本的。饮食如果是你的总热量并没有得到很大控制的话体重增加,就会造成肥胖,不利于病情控制。锻炼会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减轻体重。

  第二种是用药。一类是口服药物,分为促泌剂和非促泌剂。促泌剂是增加胰岛素分泌的,有磺脲类,非磺脲类促分泌剂;非促泌剂主要是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作用,有双胍类等。另一类是胰岛素,包括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也包括预混的胰岛素。

    并发症:防并发症注意5指标

  新浪健康:如何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李强:并发症的产生和糖尿病控制水平有关。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以上,所有的并发症风险都会增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糖尿病病人,第一个目标是一定要把血糖控制下来,通常我们说的空腹的血糖在3.9-7.2,饭后的血糖饭后两个小时血糖小于10,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

  第二个目标是血压,血压应该控制130/80毫米汞柱。

  第三个目标是血脂。首要的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如果有冠心病应小于1.8,如果没有冠心病应小于2.6。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甘油三酯要求小于1.7。

  第四个目标是体重。用体重指数来计算,体重指数应小于24。体重指数是以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来进行计算的,通常来说比较简便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身高减去105来算,也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标准的体重。

  第五个指标是尿蛋白的排泄率,尿蛋白的排泄率就是尿蛋白、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男性小于1.5,女性小于2.5。

  这些指标控制到位,有助于糖尿病病人远离并发症。(责任编辑:田磊磊)
    先胖后瘦当心糖尿病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这一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可糖尿病和体重的关系,很多人仍然存在不少误区。

  有的人认为“只有胖人才会得糖尿病”,仗着自己长得瘦,饮食、生活习惯都不注意,经常大鱼大肉、吃饱就睡,结果体检报告一出来,血糖、血脂都超标了。还有一些人,突然变得能吃能喝,体重却不断减轻,自以为是减肥成功了,却不知道这是糖尿病的症状。

  事实上,糖尿病与体重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多“喜瘦”。因为这类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胰岛素缺乏,人体不易储存能量,身体也不容易发胖。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发病后体重还会明显下降。2型糖尿病则“有胖有瘦”。超重或肥胖的人,出现代谢紊乱的可能性更大。此病多为成年人,35~55岁为主要发病年龄段。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2型糖友发病前会有一段“先胖后瘦”的过程。由于肥胖、血脂升高等导致胰岛素抵抗,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进而又引起体重下降。因此,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不能乱补
 
    糖尿病患者不能随便进补。这是因为,中医的食疗和药膳都和看病下药一样,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即使得了一样的病,但有的是虚证,有的是实证;可能是热证,也可能是寒证。同样,食品和药物也各有寒、热、温、凉之分。就拿糖尿病来说吧,中医叫“消渴”,根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通常要吃清补的食品,如山药、鸭子等,而冬虫夏草、人参、灵芝都是温热的补气补阳药,吃多了反而导致病情加重。
 
   预防糖尿病如何吃水果
 
    ●原只水果的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有助降低餐后血糖

  ●香蕉葡萄有助健康人预防糖尿病,但糖友却不宜多吃

  日前,《英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报道。在这项研究中,美国研究者发现,蓝莓、西梅、苹果和雪梨等水果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下降有关,但换算为等量的果汁后,却增加了风险。专家分析,这种差异与原只水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关。

  但是,香蕉、葡萄等水果,在研究中被发现可助健康人降低糖尿病风险,另一边却又不适宜糖尿病患者。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对于糖代谢正常人群,水果中的植物化合物对糖尿病的预防起了主要作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更大,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时,可用青瓜、西红柿来代替水果,并最好到营养科看看,由营养科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食谱。

  文/记者伍仞 通讯员陈建伟、魏星

  医学指导/广州市武警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定宇、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内分泌科主任罗宏斌

  研究:每周三份原只水果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该项研究共对187382名参与者进行了18~24年的跟踪随访。在纳入研究前,这些参与者都没有重大慢性病,随访期间共有12198人最终患上糖尿病。研究者综合其他因素后发现,以“1”表示一般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值,无论吃的是哪种水果,每周吃三份水果,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为0.98。按不同类型的水果分类,有部分水果和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下降有关,分别为:蓝莓0.74、葡萄和葡萄干0.88、西梅0.89、苹果和雪梨0.93、香蕉0.95、西柚0.95、李子桃子和杏子0.97、橙子0.99。

  不过,以上都有一个前提——这些水果是原只吃的。因为把水果换成等量果汁后,2型糖尿病的综合风险比为1.08。

  分析:原只水果富含膳食纤维

  看过该研究的报道后,广州市武警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分析,原只水果中的膳食纤维是使糖尿病风险降低的一个原因。水果中的纤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香蕉、桃、西瓜等水果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另一种是苹果、雪梨、橙等水果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前一种要做水果汁时往往不用榨,只需要搅拌即可,做成果汁时果肉中的纤维会断裂、被破坏;而后一种做成水果汁通常需要靠榨,并且榨汁后会剩下果肉“渣”,人们在喝果汁时一般是不吃“渣”的,纤维素的摄入就更少了。

  膳食纤维的好处在于,能增加人的饱腹感、延缓胃排空,无形中使人胃口变小、避免过食。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胃肠道内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织在一起,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纤维素对人体的作用首先在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减少吸收,从而降低血糖、血脂。除此以外,纤维吸附在胃肠道壁上,也能从物理上相对隔绝食物,减少或延缓糖和脂肪酸的吸收。因此,有研究显示,同样的营养成分,以固体和液体的形式摄入,摄入固体后除了饱腹感更强以外,血糖、血脂升高的幅度较液体小。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内分泌科主任罗宏斌认为,水果汁比原只水果更快被人体消化吸收,使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血糖反复升高,会造成胰岛细胞损伤,如此一来便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自己动口去咀嚼、消化纤维会动用更多能量,也更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

  建议:血糖控制不好 可用青瓜西红柿代替水果

  细心的读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会发现,研究中所发现的能降低糖尿病风险的几种水果中,包括香蕉、葡萄这些升糖指数较高的水果。为何同一种水果,健康人吃了能降低糖尿病风险,但对于已经患上糖尿病的人来说,却不宜多吃呢?

  “要注意的是,相关水果使糖代谢正常人群糖尿病风险降低的作用机制,和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作用机制,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两种不同人群上可能有不同作用。”曾晶表示。

  正常人群,均衡饮食、适当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健康,而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主食、根茎类食物(玉米、土豆等)和水果。“我还能不能吃水果、能吃什么水果”是不少糖尿病患者关注的问题。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定宇介绍,能否吃水果首先要看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高到十几二十,就应该避免吃水果了。”另外,水果应该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有利于血糖稳定,不适合在饭后马上吃。他表示,杨桃、番石榴属于含糖较低的水果,橙子、雪梨、桃子等属中等,西瓜、苹果、香蕉的糖含量较高,至于榴莲、葡萄、龙眼、荔枝等,糖尿病患者就不适宜吃了。

  曾晶则介绍,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就可能要用青瓜、西红柿、柚子等来代替。另外,同一种水果之间也有不同。比如西红柿应选择大西红柿,而非圣女果,因为后者容易使血糖升高;而苹果中,青苹果就比蛇果好,因为苹果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合成淀粉,熟的苹果吃起来就更“粉”,也易升血糖。

  曾晶提醒,糖尿病讲究综合治疗,饮食治疗有相当积极的作用,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到营养科向医生咨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日常活动量、食物喜好等个体情况,给出一个总的建议摄入量,而且因为营养科医生更清楚每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还可以分析每天每类食物应该吃什么、吃多少,制定个性化的糖尿病食谱。
转载 :
http://health.sina.com.cn/d/2013-09-16/0907105300.s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好?
合理使用降糖药的三个原则
6类人最容易得糖尿病!9个技巧把好血糖关,不花一分钱~
吃水果,有助于防控糖尿病!中澳多项研究表明
以为糖尿病离你很远?35岁的杨天真为控血糖都切胃了
禁食能降低糖尿病风险?美国科学研究为您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