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处世原则的中庸之道
世界的奇妙性通常并不在于事物的奇奇怪怪,那些平常的事物以平凡的方式平静地过着平淡的日子,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眼里,自然不会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当我们追溯这些平常事物何以平常时,我们就像忽然发现梅花是开在冬末春初一样感到奇怪,事实上,千百年来,梅花就在那个时候开放,一点奇怪之处也没有。如果寒梅忽然在夏天争奇斗艳起来,那才真是奇怪。

    最平常的事物通常就是最可宝贵的事物。这一点人们总是要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才能认识到。人们通常不满于现状。这当然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但同时也因此而膨胀了人类的欲望,从而欲壑难填。秦朝李斯,其祖先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见粮仓鼠饱食无忧,而茅坑鼠不仅处境糟糕,兼之备受人犬惊扰,遂慨然有会于心,以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也,在所自处耳”,于是发愤读书,终于作了秦始皇的宰相。焚书坑儒种种,即其手笔。秦始皇死后,他又与赵高伪造诏书而杀了公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当其位高权重之际,赵高悄悄对二世说:丞相的权力比你的还要大。一句话要了李斯的命。李斯临行时回头看了小儿子一眼,才蓦然意识到平常岁月的可贵,因而说:我想再和你牵黄狗出上蔡东门追野兔,怎么能够啊!

    寻常巷陌,家居岁月,和顺美满,即福。唐人诗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悔”字极妙,曲尽少妇欲寻常生活而不可得之感受。

    中庸之道实际上就是平常。《论语》有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一般说来,不偏为中,不变为庸。不变的东西通常也就是平常的东西。朱熹以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朱熹的学生陈淳以为:“中是未接事物,喜怒哀乐未发时,浑沦在这里,无所偏倚,即便是性。及发出来喜便偏于喜,怒便偏于怒,不得谓之中矣。然未发之中,只可言不偏不倚,却下不得过不及字。及发出来皆中节,方谓之和。……当喜而喜,当怒而怒,无所乖戾于理,便是中节。”当然而然,皆是日用寻常道理,就是中庸。正因为寻常,故万古常行而不可易。青菜豆腐,家常菜蔬,常吃而不厌。美食珍馐,山珍海味,吃多了必倒胃口。

    既然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那就得尽力避免两极化。君子克己修德,故能随时变化,以处中庸。小人则不然,因为有小人之心,故行事肆无忌惮,当然就会反中庸而行。所以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极端通常是走不得的。殷亡之际,伯夷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当然,伯夷求义得义,走极端而得美名,未可厚非。耍通常的走极端却并非求仁得仁,而往往是舍身取利。小船通常行驶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人们以为水能载舟,就拼命往小船中存放物品,终至为水所覆。大船装的货物多些,但风浪不能不大些,沉船的危险同样存在。不论大船小船,其容量终究有限。超过容量也会发生危险。甚至一不小心,阴沟里也能翻船。

    越是平常的东西我们越注意得少,因为我们寻常的眼光通常都在搜寻着奇异。所以眼睛看东西我们丝毫不觉得有何奇妙,而一旦耳朵能听出字来我们立刻就奉为特异功能。耳朵的奇特炒作完毕后再炒嘴巴。嘴巴能说,以前以为天方夜谭的东西,经嘴巴一说就奉为事实,并信之不疑。所以手一招而钞票立至,眼一眨而鲜花顿开。一时间不怕有想法,只怕想不出想法。因为再怪异的东西也能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耳之所闻乃奇思妙想,眼之所见乃皇帝新衣,惟脑袋不思不想,遂使怪异流行,异端传布。

    战国时候,一个燕国人到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极特别,极好看,决心去学,结果邯郸步法没有学到,反而连自己平常走路的步子也忘了,最后不知该如何出脚,只好爬着回去。

    追求怪异就像登山。我们一步一步爬到山顶以求看到奇境妙像,结果同在蓝天下,只有风物之相异,更无奇怪之可言。最使追求怪异者难堪的是,上山时一步一爬也还容易,下山时难以用眼,只好用脚探路,也就极危险了。

    事实上我们连最平常的事情也没有探出个究竟来。比如1+1=2,据说极难从数学上予以证明。平常的东西,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连平常的事情也做不好。中庸之道是极寻常道理,但怎样才算不偏不倚?如何才能无过不及?真正做起来必然左右为难。《礼记·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郑玄注曰:“两端,过与不及也。用其中于民,贤与不肖皆能行之也。”执其两,用其中,理论上皆大欢喜,实际上往往两头不讨好。一些中间派,左倾者以为其右,右倾者以为其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对那些做人无原则的我们称之为墙头草,这当然是贬义的,因为它风来两边倒的缘故。

    但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却必须走中间路线。走中间路线固然两头挨骂,但其优点也正在这里,因为这表明了处事的无所偏执。挨骂是小事,如果偏向一方,势必忽视另一方。譬如衡木,重心在中间,如果一端受力,另一端势必翘起。

    不过,处理事情常常并不像衡木找重心那么容易,而更像称秤一般。所以古人常说“权衡”利弊。权为秤砣,衡是秤杆。以秤称物,为保持称杆的平衡,权就得不停移动,直到找到一处最佳点。以物为一端,最佳点为一端,执其两,却不能用其中。称物点离物的距离是固定的,离权的距离就时近时远。权离物近则物重,离物远则权重。平衡点只有一处,必找对其点而衡始平。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也包含着一种极致。唯此一点,方始平衡。这一点就无过不及,因为过此点或不及此点都会造成失衡,那么此点就是保持平衡的极致。

    事情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平衡也就是动态的。处世实际上就是谋求一种动态平衡。比如说,古人认为修身就是修自己之仁德。仁德在心,方能依礼行事,处置得当,显示出处世智慧,而这一切皆是真心实意做来。真心实意做、依礼而做等等,在五常为信和礼。而要做就得做好,做好需要智慧,而处置得当则为义。义者宜之理。所以处置适宜就很重要。一个欲行仁德之事,他大概是想真心实意去做,所以在饥荒之年设饮食于路以供饿者。但他却行事无礼,没有处置好。饿者蓬头垢面,瘦骨伶仃,贸贸然而来。其人随便说道:“嗟,来食。”嗟来之食,因其无礼,略带侮辱性,故饿者不食而去。不能因一个人一时窘困而嗟来食之,所以处事当仁德在心,而只有依礼而行,才能处置得当。得当实际上就是动态平衡,得当的过程就是寻找平衡点的过程。施舍者对饿者喊“嗟”,以为其人必来食,实际上方式不当,因为饿者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在大饥之年落魄如斯。这样,施舍者实际上就是没有找到平衡点。不同的人事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付。但无论怎样,都应处置得当。这就是中庸之道。

     保持动态平衡实际上仍是极寻常的道理。譬如对待小孩,我们应该爱护;对待老人,我们应该尊敬;对待一般人,我们应该友善。同一待人而方式不一,但尽皆适宜。太阳在地球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北半球温暖为夏,南半球则寒冷为冬。反之,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半球为夏,北半球为冬。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则南北半球形成春秋。地轴是倾斜的。随时间的不同,地球因接受太阳光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季节。阳光照射在地球上就是一个动态平衡,它使整个地球万物依时生长、繁荣以致死亡。南北半球相反而一致。如果太阳光一直直射在北或南回归线上,那情况就不同了,因为那只会使半个地球繁荣。如果太阳只直射赤道,则只会使赤道附近地带繁荣,而南北半球大部分地方就会荒凉。使整个地球繁荣的方法就只能是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动态移动。太阳亿万年来就是这般照着地球,地球因此而欣欣向荣。

    处世也就是要保持平常,而这种平常通常处于动态平衡中,要求人们仁德为怀,依礼行事,并机智地、灵活地、真心真意地、适当地处理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0年来最早的秋分来啦!
为什么会有四季?
春分
从太空看立夏节气的地球:太阳辐射已偏向北半球,夏季将至
儒家50经典名句
阴阳五行基础知识——五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