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子有三乐
君子有三乐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君子有三乐,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君子有三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
10本词条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君子有三乐
创作年代
战国
作品出处
《孟子》
文学体裁
语录体散文
作者
孟子及其学生
目录1作品原文
2作品注释
3作品译文
4作品读解
5作品出处
6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折叠编辑本段
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作品注释折叠编辑本段
①故: 事故,指灾患病丧。
②怍:(zuo,四声):惭愧。
zuò 惭愧:渐~。愧~。仰不愧于天,俯不~于人。
作品译文折叠编辑本段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作品读解折叠编辑本段
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见本篇13·3)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
俯仰无愧,君子本色。
君子之乐,莫过于此。
当然,作为教书先生,孟子还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如果我们不是教书先生,那除了一乐家庭平安,二乐俯仰无愧之外,还该三乐什么呢?或者,时代进化了,还有没有四乐、 五乐呢?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应只限于教书育人,身边的人能够因为君子的启发、引导,而有所作为也算是一大乐趣呀!
作品出处折叠编辑本段
《君子有三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作者简介折叠编辑本段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书道贯》之《修身》,这应该是最难的阶段吧
论语集释         程树德撰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
子游问孝章的深邃意蕴
四书正误
养心莫善于寡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