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金陶瓷上的竹马戏装饰_瓷器_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论坛、古玩交易、...

宋金陶瓷上的竹马戏装饰

2009-07-08 15:02:34 作者:杜文 刘红玉 来源:收藏快报



图6 金代砖雕中的竹马社火,1965年山西侯马出土,全组共4件

图5金代白地黑花竹马婴戏图枕,美国大都会艺术馆藏

图1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骑竹马童子,绘于莫高窟第9窟东壁门南侧(线描图)

图2北宋磁州窑系童戏竹马刻花枕 长24.3厘米,宽16.5厘米,高13厘米,台湾鸿禧美术馆《中国历代陶瓷选集》

图3北宋耀州窑青釉印花竹马、鹤纹碗

图4竹马、鹤纹碗中的童子双脚行走姿势

  竹马戏是中国古代儿童常见的游艺活动,在古诗文和唐代以后的儿童题材美术品中多有表现,唐代诗人路德延写有《孩儿诗》五十韵,是古代孩童游戏的真实写照,其中即包括“嫩竹乘为马,新蒲掉作鞭”,童戏题材在宋代以后被创造为百子图,成为古代流行的喜庆图案并见诸于绘画、瓷器、壁画、服饰等,儿童骑竹马无疑也是百子图中不可或缺、也最具代表性的装饰题材之一。本文将从实物的角度对宋金陶瓷上表现的竹马装饰加以整理,并对金元时期竹马戏的演变脉络略加阐述。

  一、文献中的竹马戏

  儿童竹马游艺在唐宋以降比较流行,其实汉代文献中已见端倪,其生活源头应该更早。《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传云郭为并州牧, “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汉书》卷七三《陶谦传》注引《吴书》曰:“陶谦父,故余姚长,谦少孤,始以不羁闻于县中,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西晋张华《博物志》载:“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竹马游艺被视作古代儿童七岁左右顽皮好动的写照。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中也记载:“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

  唐诗中记载竹马游艺颇为传神,李贺《唐歌儿·杜豳公之子》有“竹马梢梢摇绿尾”;韦庄《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晓傍柳阴骑竹马,夜偎灯影弄先生。”;李白《长干行》诗云:“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云:“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又云:“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杜牧《杜秋娘》诗云:“渐抛竹马戏,稍出舞鸡奇。”敦煌遗书中也有骑竹马的文字记载,P2418《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婴孩渐长作童儿,两颊桃花色整辉;五五相随骑竹马,三三结伴趁猧儿。”

  宋元诗词中也多有记载竹马,北宋苏轼《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诗:“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金代元好问《寄女严》诗:“竹马几时迎阿姨,五更教诵木兰篇。”明清时期,关于竹马的诗词也较少创造,而在明清青花瓷、清代彩绘瓷器中竹马图案更为普及,成为百子图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儿童题材绘画瓷器中多把竹马人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

  对古代文献、诗词、文物的竹马素材,近年已有多位学者予以关注和整理,如已发表的有扬之水《从孩儿诗到百子衣》,胡朝阳、王义芝《敦煌壁画中的儿童骑竹马图》、《中国古代的儿童骑竹马游戏》,这些论述对涉及竹马的文献均作了详细整理,并引述了部分文物。其实竹马在文物中的表现,尤其在古代瓷器上有较多存世,在耀州窑北宋青瓷和山西金代砖雕上都新面世了竹马的新资料,明清瓷器上遗存的数量最多。

  晚唐时期的敦煌第9窟东壁门南侧,在供养人行列中绘制有童子竹马游戏画面。在一贵妇的右下侧画一穿红色花袍、内着襕裤、足蹬平头履的童子, 胯下骑着一条弯曲的竹竿,右手执带竹叶的竹梢作为马鞭,这幅图案是目前面世文物中最早的竹马图(图1),壁画反映出唐代儿童骑乘玩耍的竹马还只是简单的竹棍而已。

  二、北宋瓷枕上的竹马图

  目前在北宋瓷枕上已经面世的两件竹马图,分别采取刻花和印花手法表现童子竹马。

  一件为北宋磁州窑系珍珠地刻花童子竹马枕(图2),在这件北宋流行的珍珠地装饰长方枕的枕面上刻有两个童子游戏人物,一童子跨骑着带有模拟马头的竹马,右手挽马缰将竹马头提在胸前,左手扬竹鞭,画面里还有一只同奔跑的狗,地上扔着绣球,显示出北宋竹马趋于复杂的形制,已经是专门制作的玩具,竹马配有雕刻附加的马头。

  耀州窑是北宋刻印花青瓷纹样最为多样化的窑口,西安民间藏品中有一件北宋耀州窑印花竹马、立鹤纹碗(图3),目前该碗已被铜川耀州窑博物馆征集。这件北宋耀州窑流行的印花六出筋碗,碗外壁刻花装饰弦纹两道和简笔花卉,碗内壁为印花装饰,碗心为牡丹纹,六道竖向出筋把碗壁图案分为六组,分别为三组童子骑竹马和低头觅食的鹤,这六组图案上部为一周联钱文,主题装饰的竹马和鹤纹还点缀以牡丹纹,使画面构图活泼且繁满华美。三组童子均跨骑一种新的竹马,马头方向均为逆时针,取追逐之意,这种竹马和此前面世的唐宋竹马都不一样,已经有完备的马头和马身,儿童一手挽住马缰,一手扬鞭,但儿童的身体已经穿套在竹马中,下面露出双脚(图4),表现的是类似后世旱船的一种结构,也证实了从北宋开始竹马已经向两种构造发展,即跨骑的竹竿式和带有马头、马身的旱船式竹马。

  康熙年间出版的李振声所著《百戏竹枝词》有:“元夜儿童骑之,内可秉烛,好为明妃出塞之戏”,这种复杂化了的竹马在后世作为元宵节儿童游艺的一个项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当时东京(今开封)“小儿竹马”、“蹈跷竹马”的盛况。从这两件北宋瓷枕可窥见北宋童子竹马的两种不同构造,也表现出竹马玩具的日益复杂化。

  3、金代瓷枕和砖雕上的竹马图

  白地黑花瓷在金代磁州窑得到长足发展,也多有绘画瓷枕佳作存世。在美国大都会艺术馆藏有一件金代磁州窑竹马图枕(图5),长28.6厘米。枕上的儿童顽皮活泼,跨骑的竹马头部较大,也比较写实,可知是专门制作的玩具,推想宋金时期这种竹竿式的竹马的马头可能采用木雕,可以插上竹梢供儿童游戏用。

  金代比较重要的一组砖雕竹马图见于山西,刊布于《山西博物院精粹》,为四件竹马戏砖雕。砖高19-20厘米,宽38-39厘米,1965年山西侯马市出土。4件砖雕表现的都是扮作骑马交战的孩童,你来我往,挥舞矛、偃月刀、剑、盾等兵器和三角形的旗幡,这里仅选介其中的一件(图6)。从这组金代砖雕可见竹马已带有节日民间社火或戏剧表演的意味,画面上的马身都带有很高的布幔,都不露出马的腿部和四蹄,虽然孩童的双腿跨在马上,从后世的竹马戏可知其实儿童的腰部和腿部都穿戴在竹马腹部,外面马鞍两侧的孩童腿、足实际是假作的道具,和民间社火中的旱船一样,这样的竹马是靠遮挡在竹马里的人的两腿来移动的。该砖雕证实,最迟在金代,竹马作为儿童玩具和社火道具已发展齐备,并采用布幔遮挡住人物的腿、脚,而北宋耀州窑印花青瓷上的竹马虽然也是需要穿戴的旱船式,但人物的双脚还是可以看到的,金代带有社火演出性质的竹马已经演变得更为大型和复杂化。

  与金代相对应的南宋也在社火中使用竹马,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2《舞队》中有“男女竹马”项目,说明宋代已将竹马列入“舞队”, 并且男女共跳,队列也较多,“如傀儡、杵歌、竹马之类,多至十余队”,显示了竹马从单纯民间儿童玩具向社火表演的演进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马是什么?到唐代就是根竹棍
山西博物院戏曲故乡
磁州窑瓷器中的儿童世界
磁州窑瓷器中的儿童世界(图)
山西金代戏曲砖雕展赴美再现失传“战争百戏”
流传千年的国画中孩子们都在玩啥玩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