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不是一只烟斗

   1929年,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画了一幅名为《形象的叛逆》的画。画面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烟斗,而画面下方则写了一行法文:“这不是一只烟斗”。几年以后,马格利特又画了一幅更具迷惑性的作品,题为《双重之谜》。画面的左上方有一个悬浮着的烟斗形象,右下方立着一个画架,上面摆着一幅画,就是1929年的那幅《形象的叛逆》。不知你看了之后有何感想?你不妨猜测一下画家在画里究竟要表达什么?

   这是两幅极有趣的画。《形象的叛逆》有一个令人困惑的判断,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烟斗,可是画家又用文字予以否定了所再现的形象。这幅画曾经引起许多哲学家和美学家的兴趣,以至于像福柯这样的哲学大家还以此为题写了一本书。

   在《形象的叛逆》这幅画中,你一定注意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矛盾,那就是画面形象陈述与画面文字陈述之间的否定关系。画面中央呈现出一个巨大的烟斗,这个形象告诉你为何物,只要你用日常生活经验来判断即可:这是一只烟斗。可是,画家又在画面下方的文字叙述中,给出一个判断句:“这不是一只烟斗。”形象再现与语言再现(叙述)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对立,两者彼此抵消。画的形象是肯定的:这是一只烟斗;文字叙述则是否定的:这不是一只烟斗,这便导致了观看的迷惑。于是,我们从这个形象与语言之间的矛盾中,引申出再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再现与被再现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许,画家要提醒我们注意:这是一幅描绘一只烟斗的画(艺术作品),是一个烟斗的形象(艺术)符号,但它绝不是烟斗本身(亦即不是作为实物的烟斗)。所以,从这种解读来看,的确“这不是一只烟斗”。

   就像杜尚的《喷泉》意在质疑我们关于何为艺术品的观念一样,马格利特的用心也是挑战我们的欣赏习惯。因为当人们观看任何一件绘画作品时,语言的习惯用法总是和形象再现之间有某种复杂的纠缠,语言总是以判断的方式确证我们所见到的形象。比如我们欣赏罗中立的《父亲》,当一个老农淳朴憨厚的形象映入眼帘时,语言便会给出判断:这是一个老农。所以,观看马格利特的《形象的叛逆》,你会很自然地作出这样的判断:这是一只烟斗。问题在于,上述看画的自然倾向,亦即语言确证形象的倾向消解了某种重要的差别,那就是所画的烟斗和真实的烟斗之间的差异在语言确证中被抹去了。也许,马格利特在这幅画里执意要凸显的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只不过他是用语言和形象之间的对立来达到的。他提醒我们,画面上的烟斗并不是一只烟斗的实在,而是一个烟斗的艺术符号或艺术再现。由此我们引申出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在艺术中,被表现的对象与表现物之间并非同一个事物。一幅关于烟斗的画绝不是烟斗本身,忽略了两者的差异,也就丢失了艺术存在的根据。在一幅画中,我们欣赏的是表现烟斗形象的艺术,是艺术再现的微妙性,而不是一个实物烟斗本身。如果我们要看烟斗本身,不如直接去看实物好了。

   艺术的再现把实物的某些侧面呈现出来,在这种呈现中,画家必有所强调又有所省略,凸显了某些现实中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和特征。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其再现中传达了某种他对再现事物的看法,这是我们直接观看实在物本身所没有的。所以,再现并不是简单的摹写和复现客观事物,而是包含了更多的东西,正是这更多的东西才使得再现有其必要性。卡西尔说得好:“艺术家选择实在的某一方面,但这种选择过程同时也是客观化的过程。当我们进入他的透镜,我们就不得不以他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仿佛就像我们以前从未从这种特殊的方面观察过这个世界似的。”

   从更加广义的美学来看,“这不是一只烟斗”还涉及到审美态度。据说抗战时期在延安上演《白毛女》,激动的观众义愤填膺,冲上舞台为喜儿报仇,狠揍扮演恶霸黄世仁的演员;法国作家司汤达也记录了同样的事情,当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演到奥赛罗掐死心爱的戴斯德蒙娜时,一个剧院的卫兵竟气愤地向扮演奥赛罗的演员开了一枪。假如我们知道“这不是一只烟斗”的道理,这样的行为便不会发生了。所以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反复强调,他的史诗剧核心在于陌生化或间离效果。通俗地说,他是要让观众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看戏,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不是现实生活,只是舞台上的表演而已。“这是在演戏”(布莱希特)和“这不是一只烟斗”(马格利特)这两个命题的意义是一样的,它们都涉及到艺术的一种审美功能。至此,我们已触及到再现论的一种解释模式——幻觉论。依据幻觉论,任何艺术的再现都是使欣赏者产生一种仿佛真实的幻觉,好像眼前被再现的事物就是那个事物本身。那些冲上舞台狠揍黄世仁的观众,就是把戏剧的幻觉当作真实的体验了,所以混淆了戏剧情境和现实情境的区别。再比如,中国画中所谓“计白当黑”,就是充分运用了这一点。在齐白石的许多作品中,并未画出水波涟漪,小鱼小虾嬉戏游弋在空白中,但有经验的观众会想像地填补这些空白,将其视为充满了清澈溪水的真实空间。所以,中国美学的许多命题,诸如在似与不似之间、虚实相生等等,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再现范畴丰富的美学意义,首先,再现是一种艺术表现,它不等同于被再现的事物本身。艺术的再现所营造的是一个审美的想像世界。第二,再现会唤起欣赏者真实的感觉,这种感觉与面对真实事物时的体验是相近的。惟其如此,艺术才作为一种替代不在场的事物而发展起来。肖像画使已逝去的人历历在目,风景画把人们从未去过的美景呈现在眼前,小说记录了过去的历史事件,诗歌凝聚了对诗人特定时刻的情感体验等等。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艺术的再现,人类历史将会变得多么乏味,我们的文化记忆会多么贫乏,而我们的体验也会多么的有限。正是艺术再现弥补了这个不足,扩展了我们的眼界,让欣赏者在更加广阔的时空间里多次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方艺术史:比利时最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艺术【136】
雷尼·马格利特《形象的叛逆》
诡异的玛格丽特
赵宪章║语图互仿的顺势和逆势
比利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
超现实、怪诞、魔幻……他的画作想象力惊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