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LR2行间穴(肝经)
LR2行间穴(肝经)

穴位名称:行间穴

行间。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

 

穴位编号:LR2

穴位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穴位功能: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胸胁胀痛、心烦、失眠、遗精、阳痿、外阴痛痒、痛经、崩漏。

有治头痛眩晕,青盲,雀目、目赤肿痛,癫痫等作用。

【功能作用】生风化火
   
【行间穴位的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中风、癫痫、瘛疭,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雀目、口眼歪斜,小儿惊风,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肝脏疾病、粘膜炎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
   
2)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等妇科病证。
   
3)缓解治疗遗尿、癃闭,遗精,夜尿症、等泌尿系病证。
   
4)缓解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胁胀痛、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腿抽筋、膝肿,干湿脚气,淋疾。
   
5)缓解治疗疝气。腹气上逆、呃逆,咳嗽,洞泻,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青光眼、结膜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肋间神经痛等。配耳尖、太阳主治目赤肿痛。

行间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掐此穴对眼睛胀痛尤有显效。《类经·图翼》上说:“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另外,此穴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因肝经环绕阴器,所以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湿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穴位位置:在足背,第1、第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在足大趾、次趾的缝纹端。

  【取穴方法】在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配伍:头痛:行间配太冲、合谷。

行间穴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压;

行间穴配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百会穴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

行间穴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气犯胃之胃痛;

行间穴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治疗因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行间穴配合太冲穴,由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掐揉。

 

一穴多用:

1按摩: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行间200次,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耳聋。

2艾灸: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用于治疗崩漏、阳痿、胸胁胀痛。

【疗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灸方法】直刺0.5~0.8寸。另有记载:常规消毒后,取毫针略向上斜刺该穴0.5-1寸深,使局部酸胀向足背放射,留针20-30分钟。
   
【艾灸方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

 

注意事项:

穴位图:

 








 

 2015-10-24红于烟台

放入博客时间:2015-12-26

最新修改时间:2015-12-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间(LR2)
足厥阴肝经穴位(2)行间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肝经、脾经、肾经、胃经上的几个重要穴位的位置与功能
『针灸歌诀新编』 二、经络腧穴各论歌 12、足厥阴肝经经穴歌
中医基础——足厥阴肝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