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曾国藩修身第二课:倭仁教会了他什么?

倭仁,蒙古正红旗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政治保守派的代表人物。1804年生,年长曾国藩七岁。1829年进士,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曾国藩前去拜访倭仁,倭仁也很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举止得体的理学爱好者。叙礼完毕,曾国藩对倭仁说:“唐先生说艮峰兄(倭仁,字艮峰)的修身功夫做得很好,每天都记日记反省。今天我特意来拜访,就是想请艮峰兄不吝赐教,将修身的方法传授给我。可否先让我看看你的日记?”

倭仁听罢,前往书房拿出日记,小心翼翼地递到曾国藩跟前,说:“赐教不敢当。日记全在这里了,涤生兄可拿回去细看。”

曾国藩拿过日记,略微地翻了翻,发现那上面记载的很多事情,在一般人看来都是见不得人的,比如前天因为一点小事训斥了婢女一番,昨天看到别人收藏的宋刻本就想占为己有之类的。倭仁将这些展现自己心灵阴暗一面的事情全都记载在日记中,并且附有深刻的反省,这令曾国藩感到由衷的佩服。

曾国藩看了一会,道:“艮峰兄的日记,如此胸怀坦荡,国藩佩服之至!”

倭仁笑了笑,说:“不这么做,人的坏毛病就除去不了。”

曾国藩点点头,合上日记,对倭仁说:“除了每天记日记之外,艮峰兄对于如何修身一定还有许多见解,还请不吝赐教。”

倭仁沉思了一会,说:“理学修养,‘研几’的功夫最重要。所谓的‘几’,就是事情在发展过程中刚刚露出来的那点苗头。把握住这种苗头,提前想好应对的办法,等到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应对自如了。”

曾国藩问:“那么如何才能把握住这种苗头呢?”

倭仁回答道:“最好的办法是静坐。《大学》中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个人处在极其安静的环境中,最能看出事情的本质。一个记日记,一个静坐,你能切实做到的话,成就就可以超过我了。”

在接连拜访唐鉴和倭仁之后,曾国藩对于如何克己复礼学做圣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他为自己定下日课十二条一主敬、二静坐、三早起、四读书不二、五议史、六谨言、七养气、八保身、九日知其所亡、十月无忘其所能、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门”,并切实履行。曾国藩本来就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之前的日记大多是纯粹的记事,决心做圣人之后,他的日记一改原来的风貌,大部分内容都是反省。他的日记也像倭仁的一样,记载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诸如好色、好怒之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一直觉得写日记有好处。但是,除了锻炼写...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二):精读、读史、日记
日记
我想我还是每天记日记比较好吧
日记2022.1.28
白老师语丝1882:道德长跑,你知道怎么跑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