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转载]冬日暖身大烩菜
冬日暖身大烩菜
2012-11-30 19:3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河南大烩菜
1. 五花肉、白菜洗净切片,葱切段,姜切片
2.葱姜花椒下锅炒出香味,放入五花肉翻炒出油,酱油上色,加料酒,高汤(水)盐,八角,大火煮沸,转小火炖20分钟。
3. 将丸子下锅,炖15分钟,放入白菜,豆腐粉条再烩5分钟。即可。
原料:里脊肉、皮渣、白菜、蒜苔、丸子、豆角、虎皮豆腐、尖椒。
下面是切好的,一一拍了照片:
里脊肉
 虎皮豆腐
白菜 
蒜苔 
丸子(丸子是家里做好的) 
豆角
皮渣(这东西就是地方特色了,等下再做具体介绍)
尖椒
调料:
葱、姜、盐、辣椒、料酒、酱油、八角、鸡精
做法:
1、里脊肉洗净,放水中煮至断生,捞出切片;白菜洗净,切片;虎皮豆腐切厚片;豆角,蒜苔切成小段,尖椒横切成片状,葱切段;姜一部分切片、一部分切末。
2、锅中加花生油,葱、姜、辣椒炒出香味,将里脊肉下入煸炒,放酱油炒上色,加料酒、盐、八角,大火烧沸,转小火炖20分钟。
3、将豆角、丸子下入继续炖15分钟,放入白菜、虎皮豆腐、皮渣、尖椒,再烩5分钟,加鸡精调好口味即可。
4、最后呢,把做好的照片附上,就大功告成了,我默默的拍了三张,以充分展示我的劳动成果,哈哈~
   
注:
1、大烩菜所用原料可随意添加删减,也可以加一些鸡块、牛肉、海味品等,由于家里人习惯于吃猪肉,所以原来上选择了猪肉。
2、要根据原料的特性掌握好下锅的顺序和加热时间,如白菜、豆腐、皮渣等原料就不宜加热过长时间,所以要最后下锅。
3、口味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变化而改变,家里人都喜欢吃辣,故做菜过程两次放了辣椒
一些特殊材料的说明:
1、皮渣:用粉条配以葱花、蒜片、姜末、猪油,加水搅拌蒸制而成(这个可是地方特色啊~)
2、丸子:丸子这种食材比较普遍,不过福州的丸子貌似大多是鱼丸,跟家里的丸子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3、虎皮豆腐:先要把豆腐切大块,放在油中煎炸,待到豆腐皮呈金黄色后捞出即可。
★烩菜是我们安阳到过年必不可少的菜,配上自家蒸得发糕,有家庭合美,步步高升的寓意。
材料:五花肉片一两,惠州干炸肉丸8个,断桥丸子20来个,虾仁20来个,娃娃菜一颗,粉条适量,葱、姜、八角、白胡椒
1、锅内放油编好葱、姜、八角,五花肉放入煸炒
2、高汤一大碗,大火烧开。放入肉丸、断桥丸子、炖十分钟
3、放入虾仁、娃娃菜、粉条,加入100毫升啤酒,炖3分钟
4、出锅。鸡精,青蒜末
“李鸿章大杂烩”到底是道什么菜?
据说:有一年,李鸿章李大人奉命出访欧美,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硬是被西餐塞到吐。所以,一到美国,他就吩咐使馆赶紧做点中国菜来吃。席间,满满一桌的中国菜,只一会儿工夫,就风卷残云地一扫而空!意犹未尽的客人们,还不肯离席地在那里翘首以待。于是,李鸿章令后堂厨师赶紧再加菜。不料,厨房里连备菜都用光了。情急之下,厨师索性将厨房里剩下的海参、鲍鱼、牡蛎、鱿鱼等边角料,洗洗干净,然后一股脑地倒进锅里,一通乱煮起来。
就是这道因胡差事而瞎炖一气的菜,却意外地大受好评,纷纷竖立大拇指的客人们问中堂大人:“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啊?”也是第一次吃到这道菜的李鸿章来不及去问厨师,他急中生智地用合肥方言胡诌了一个名字说:“杂烩。”不料,这道菜因李鸿章命名的菜,一夜爆红,以至于人们索性就管它叫“李鸿章大杂烩”。
那么,这道“李鸿章大杂烩”到底怎么个做法呢?
今天,普遍流行的做法:是将
海参、鱼肚、玉兰片、腐竹、熟猪肚、火腿先炒,然后再放入老母鸡汤一锅煮,就OK了。这就是“李府家宴”招牌菜的“李鸿章大杂烩”。
我比较了一下:当年美国版的“李鸿章大杂烩”基本上是海鲜,现如今的“李鸿章大杂烩”,明显带有徽菜的痕迹,比如火腿、腐竹和猪肚子。这道菜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李鸿章的老乡——胡适博士,以及他的“胡适一品锅”。
杂烩菜好吃,一半因为它五味杂陈,各显神通,原理其实类似于腌笃鲜,只是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别。腌笃鲜是咸肉、排骨和笋各占风流,最后还要讲究一色清纯,有士大夫气。杂烩菜则汤汁越醇浓越好,恨不能一气沆瀣、五色不分,诸食材纷纷呈半酥融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在馆子里吃到杂烩菜,通常是家常型小店,多人聚会。如果两人对坐君子之交的场合,似乎不宜出阵。大概因为这东西暧昧模糊,不适合金堂玉马的场合。中国古来士大夫吃菜讲究“器皿雅洁”,汤汤水水的要一目了然,而杂烩菜通常有罗丹雕的雨果塑像风味,几乎要半融化到泥泞中的调子。但拿法国人赞颂雨果塑像的话来说,“越接近泥泞的越高尚”。杂烩菜那副粘稠浓烈的味道,更刺激百姓食肠。
东北的杂烩菜极豪迈,锅大料多且体积庞大,每一勺一筷下去势难空手而归。搭配华丽,血肠、粉条、土豆、酸菜、冻豆腐等彪形大汉随意酌加,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主旋律是大块横肉。吃东北烩菜,要精确探知自己下一筷对象很难,香气氤氲间跌撞着挟到什么,大口吞咽,气势雄浑,很难斯文起来。吃这么一顿,虚礼尽弃,非熟人也会熟起来。
南方饮食精细,广东人求原味,江南人尚精致,偶尔模糊一点,口味还是参差分明。说到杂烩菜,安徽要高出一筹。传说中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似乎就是典型的剩饭杂烩。当然徽菜不靠朱洪武余荫。我猜安徽杂烩菜出色,一是徽菜重红烧,重火功。逯耀东以为上海菜浓油赤酱,一半是徽商们带的。红烧重浓味,没白煮那么门户之见分明,生怕坏了清淡味道,很适合杂烩菜的驳杂属性。二是安徽多山珍。各种菌菇腊肉,鲜花着锦,是提鲜调味的佳品。何况徽菜重火腿以调味,乃是传统。而且杂烩菜本就讲究醇厚质朴,比起其他诸般细作的细料来,山珍显然更通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更有自然的莽荡气。
以我的经验,吃杂烩菜来说,家常胜于吃馆子,寒冬胜于炎夏。馆子里做杂烩菜,终究有点矜持,下料挑选,味道鲜浓,但要赶时间,又不能舍下面子完全下里巴人,于是经常有些不伦不类,像一出各演各的、搭不到一起去的话剧。家常杂烩菜就没那么多讲究,色相难看了也不会有人挑拣,大可以做成一锅红礅礅的东西端上桌来,然后宾主尽欢。我喜欢红烩,以为杂烩菜的妙境,应该是入口时面目难辨,咀嚼后大致猜出其身世背景,然后急不可耐将其一伙兄弟卷下肚去。理想的杂烩菜,汤汁决定其成色。如果汤汁淡雅稀薄或是靠勾芡才略有点骨气,显然不够理想。吃起来也就索然无味。汤汁鲜浓异香,半固体状,舀来浇在白饭上,立刻饭粒线条全被遮盖,而且难辨汤汁之香何来,才是上品。到这地步的杂烩菜,是配饭的利器。酱汁之美,还在菜本身之上。
早上起来,我拉开窗帘,一看外面,忙叫老公和孩子,快看,下雪了。外面雨雪纷飞,景色优美,空气湿润,这是冷空气给山城带来的礼物,冬季开始了演出,大雪拉开了序幕。一会儿雪停后,继而大风开始耀武扬威地刮了起来,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在这样的天气里,如果没有非出去要办的事,我们呆在已经供暖的屋里,喝杯热茶,看看电视,翻翻书,听听歌,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一想到这样的天气,午饭最适合吃这个大烩菜。再焖上碗二米饭,就着这个大烩菜,那才叫个香呢。
原料:猪五花肉、豆腐、海带、白菜
配料:花生油、花椒、姜片、葱、大料、酱油、盐、鲜汤、味精、香油。
做法:
1、洗好所有的菜备用。
2、 五花肉切片,豆腐切小块,白菜切棱形块,菜叶略大一点,海带切丝,置盘备用。
3、葱切丝,姜切片备用。
4、 炒锅内放油,油5成热后,放肉片煸炒至变色。
5、 放葱丝姜片,然后放大料、花椒少许、盐少许、酱油,再放白菜块、海带丝、翻炒。
6、翻炒一会儿,加鲜汤,放豆腐块,盖锅盖,旺火煮。
7、大约5分钟,放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提示:
菜熟时,汤不要收干,要带些汤,这样才好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山揽锅菜
天冷了,老公最馋这道菜,天天要我煮,5块钱炖一锅,我很乐意做
炸丸子,烩豆腐,烩白菜,烩粉条,北方的老百姓就认这道便宜菜!
砂锅怎么做才好吃?
豆腐烩白菜,豆腐不碎白菜有味,简单的一道菜大人孩子都吃不够
冬季餐桌上的当家菜,人人都爱的白菜炖豆腐丸子,这么做百吃不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