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及获奖演说|我们在文学中追求的是有意义的生命


授奖词“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缤纷。”


获奖演说:


我们在文学中所追求的是有意义的生命,它虽小如露珠,却能在风雨中来去自如;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会感到心安理得,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会怅然迷惘。


一个人越是敢于担当大任,就越是意气风发;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胆识和能力,他就敢于去讲该讲的话,敢于去做该做的事,不会有丝毫的心虚和畏惧。


这就是我要捍卫的理想,我一直都衷心接受和佩服它。我不赞成作家逃避责任,我题材作家要担当更大的责任,因为作家是带领人们前进的舵手。



1930年[美国]辛克莱·刘易斯


授奖词:“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获奖演说:《美国人对文学的恐惧》


所以,即使没有准则,我们照样也过来了。我们过去没有准则,看来对坚强的年轻人也许更好些。因为,在我仿佛用悲观的口吻谈论我深深地热爱着的祖国之后,我想用非常轻快乐观的语调来结束这支挽歌。


我对美国文学的未来充满了热切的希望和信心。我相信,我们正在从安稳,健全和难以置信的愚笨的乡土观念那种令人窒息的氛围里走出来。今天,年轻的美国作家正在写那么热情洋溢和真实可信的作品,处在他们中间,我不免怅然感到自己年纪太老了。



1934年[意大利]路易吉·皮兰德娄


授奖词:“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获奖演说:


为了能够去表现我在我的作品中已经表达的一切,我需要投身于人生的学校。这个学校对于某些才智超群的人来说是毫无裨益的,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兢兢业业、耽于沉思、富有耐心的人——一个起初的确思想幼稚、即使不是老师的、至少也是人生的驯服的好学生,一个不可能对他所学到的东西失去信心和信仰的驯服的学生——来说,却是唯一有效的。这个信仰就存在于我天赋的单纯的本性。我深切体验到,需要毫无保留地、毫不怀疑地相信人生的表象。


我在接受并思索人生的教诲时所持的密切关注和认真严肃的态度,表现出为备尝失望的苦涩、积累痛苦的经验、蒙受可怕的创伤和经历一切使我们获得具有内在价值的经验而犯下无知的错误所绝对必需的谦逊、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依靠自己获得的经验教训来完成灵魂的教育,这使我能够在维护自我的同时不断成熟。


只有我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真正才干增长的时候,我才完全不会生活,只会思索和感觉:思索,是因为我有感觉;感觉,是因为我在思索。


事实上,我抱着创造自我的幻想,仅仅创作了我感觉到的和我能够相信的。


诚然,这些创作被认为无愧于你们颁发给我的声华卓著的奖赏,我仍为此由衷地感激,并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我愿意相信,你们远不是奖赏一位作家的精湛的技巧——这从来是不足为奇的,而是为了奖励作品中真诚的人性。



1947年[法国]安德烈·纪德(1869—1951)


授奖词:“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


获奖演说:


许多年来,我好似在沙漠中自言自语,后来我也只是对少数人说话。但今天你们向我证明了,虽然是少数人的信念,但我对他们的信任是正确的,少数人的信念成为胜利者。


诸位先生,在我看来,你们投的赞成票并不完全是投给我的作品,而是投给那种使作品有勃勃生命力的独立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受到了各方面的攻击。你们从我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你们认为有必要赞许它,支持它,这使我充满了信心,内心感到极大的满足。……你们希望自由的精神获取胜利,你们通过这一象征性的奖励——它不分国界,不顾及任何派系纷争——给予了这种精神大放光芒的意想不到的机会。



1948[英国]托马斯·史特恩斯·艾略特


授奖词:“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获奖演说:


诗歌通常被认为是最具地方色彩的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音乐都可以被所有能听或能看的人欣赏。但是语言,尤其诗的语言,是一件不同的事。似乎,诗歌把人们分离开来而不是团结拢来。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牢记,虽然语言构成了一个障碍,诗歌本身却给我们一个去努力克服障碍的理由。欣赏属于另外一种语言的诗歌,就是欣赏一种对这种语言的人民的理解,一种我们不能在其他方式中获得的理解。我们也不妨想一想欧洲的诗歌史——一种语言的诗歌能给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牢记每一个有成就的诗人从与他自己不同语言的诗歌中获得的巨大收益。我们还不妨考虑一下,要是诗没有受到外国诗的哺育的话,每一个国家和每一种语言的诗都会衰亡和消失。当一个诗人对他自己的人民说话,对他起了影响的其他语言的诗人的声音也在说话,与此同时他自己也是在对其他语言的青年诗人说话;这些诗人将会把他的生活景象的一部分和他的人民精神的一部分传递到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去。部分由于他对其他诗人的影响,部分通过翻译——这必须是其他的诗人对他的诗的一种再造,部分通过那些与他运用同一语言,虽说自己不是诗人的读者,诗人能够对促进不同民族问题的理解作出贡献。


在每一个诗人的作品中,必然会有许多只能对那些与诗人居住同一地区,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才有魅力的东西。尽管如此,“欧洲的诗”一词是有意义的,甚至“全世界的诗”一词也有意义。我认为,在诗歌中,不同国度和语言的人民——虽说不管在哪一个国家中都只是通过一小部分人——能获得一种相互理解,这种理解虽然不全面,却至关重要。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当她奖给一个诗人时——主要是对诗的国际价值表示肯定。要作出那样的肯定,就必须不时指定一名诗人。于是我此刻站在你们前面,不时凭着我自己的成就,而是就一段时间来说,作为一个象征,象征着诗的重要意义。



1949 [美国]威廉·福克纳


授奖词:“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获奖演说:


当今我们的悲剧是大家确实都怀有一种普遍的恐惧,而此种恐惧是如此深远,以至对此种恐惧,我们已经能够忍受。精神上的东西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一个问题:我何时被炸死?正因为如此,现今从事写作的青年男女已经忘了人类的内心冲突问题。然而,唯有此种内心冲突才能孕育出佳作来,因为只有这种冲突才值得写,才值得为之痛苦和烦恼。


作家必须把这些铭记于怀,必须告诫自己:最卑劣的情操莫过于恐惧。他还要告诫自己:永远忘掉恐惧。占据他的创作室的只应是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爱情、荣誉、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少了这些永恒的真情实感,任何故事必然是昙花一现,难以久存。他若是不这样做,必将在一种诅咒的阴影下写作。因为他写的不是爱情而是情欲;他所写的失败里,谁也没有失去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所写的胜利里没有希望,而最糟糕的还是没有怜悯或同情。他的悲伤并不带普遍性,留不下任何伤痕。他描写的不是人的灵魂而是人的内分泌。


……我相信人类不但会苟且地生存下去,他们还能蓬勃发展。人是不朽的,并非因为在生物中唯独他留有绵延不绝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有能够怜悯、牺牲和耐劳的精神。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就在于写出这些东西。他的特殊的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昔日的荣耀。为此,人类将永垂不朽。诗人的声音不仅仅是人的记录,它可以是一个支柱,一根栋梁,使人永垂不朽,流芳于世。



1954 [美国]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


授奖词:“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于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获奖演说:


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感,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安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对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就有幸会获得成功。



1957 [法国]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授奖词:“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获奖演说:


在我看来,艺术并不是一种独自的享乐。它是通过给予最大多数人以关于共同的苦乐的特殊的形象来使之受到感动的一种方式。因此,它迫使艺术家不离群索居;它使他听命于最谦卑、最普遍的真理。一个人常常因为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才选择了艺术家的命运,但他很快就明白,他只有承认他与众人相像,才能给予他的艺术、他的不同之处以营养。正是在他与别人之间的不断的往返之中,在通往他不可或缺的美和他不能脱离的集体的途中,艺术家成熟起来。



1962 [美国]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


授奖词:“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获奖演说:


古代的作家使命没有改变。作家有责任揭露我们许多沉痛的错误和失败,把我们阴暗凶险的梦打捞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利于改善。


而且,作家受委托宣示和称颂人类既有的心灵和精神的伟大能力,面对失败不气馁的能力,勇敢、怜悯和爱的能力。在与软弱和绝望进行的漫长战争中,这些是希望和竞争的光辉旗帜。


我认为,一个作家如不满怀激情,相信人有可能达到完美,那他既无献身文学的精神,也无列入文学队伍的资格。



1965[苏联]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


授奖词:“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获奖演说:


一个艺术家,如果认为自己不是脱离乱世、不问人间疾苦、高踞于奥林匹山上的神仙,而是人民的儿子、人类的一个小分子的话,那他的使命是什么,他的任务是怎样的呢?


要诚恳地和读者说话;要向人说实话,实话有时候是冷酷的,但总是勇敢的;要增强人们心中的信念,使人们相信未来,相信自己有力量创造未来。要作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战士,并且要用自己的语言在影响所及的地方培养这样的战士。要使人们团结在人类正常的、高尚的追求进步的愿望之中。艺术具有影响人的智慧和心灵的强大力量。我以为,那些运用这种力量去创造人的心灵美、去为人类造福的人,才有资格称为艺术家。



1971[智利]巴勃罗·聂鲁达


授奖词:“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获奖演说:


就在那次漫长的行程里,我获得了创作诗歌的必要成分。在那里,大地与心灵充实了我的诗的内容。我认为诗是一时的而又是庄严的产物,是孤独与相互关切、感情与行动、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与大自然的神秘启示,成对地构成的。我还同样坚信,通过我们把现实与梦想永远结合在一起的活动,一切——人及其形影、人及其态度、人及其诗歌——都将日益广泛地一致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现实与梦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

朋友们,由上述一起可以得到一个教训:诗人必须向别人学习。绝没有不能克服的孤独。条条道路都通到同一点:用我们自己的内心感受去感染人。我恰恰是穿过那孤寂的、崎岖不平的、与世隔绝和沉静的地方,才到达那块神奇的场地的,在那里我们能够笨拙地跳舞,忧伤地唱歌;然而正是这种舞蹈和歌曲,完美地体现了人类有意识以来最古老的仪式,表达了人类的良知和对共同命运的信念。

……

我过去常说,最杰出的是诗人乃是每日供应我们面包的人,也就是我们身边的、不自诩为上帝的面包师。他们为了尽社会义务,从事揉面、上炉、烘烤和每日送面包这样一些既崇高又卑微的工作。如果诗人有这种淳朴的觉悟,也就有可能把这种淳朴的觉悟变成一个其结构既简单又复杂的伟大艺术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建设社会,改造人类生存的环境,为人们提供面包、真理、美酒、梦想这些物品。在为了人人都使他人感受其承诺、对每日共同劳动的专著和热爱这一永无止息的斗争中,只要诗人投身进去,就是和全人类一道奉献了自己的血汗、面包、美酒和梦想。唯有沿着这条人类共同的必由之路前进,我们才能使诗歌回到每个时代赋予它的广阔天地中去,我们也才能在每个时代为诗歌创造出一个广阔天地。



1978 [美国]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


授奖词:“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获奖演说:


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悲观并不是颓废而是种要拯救人类的强烈情感。他不屑于诗人的消遣娱乐之道,而是锲而不舍地探寻永恒的真理、生命的真谛。他以自己的方式试图揭开世事变迁之谜,试图找到苦难的根源,揭示处在残酷无理深渊中的爱。


尽管这些词语听起来生疏,但我脑际却经常萦绕着这样一个念头:当社会的所有学说不复存在,而战争和革命又使人类处于暗无天日的境地之时,被柏拉图逐出文坛的那个诗人也许会起来拯救我们所有的人。



1988[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2006)


授奖词:“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获奖演说:


先生们,你们会产生疑问:这个来自第三世界的人,怎么能心境安宁地创作小说呢?问得有道理。……但是,幸运的是,艺术慷慨大度而又富有同情心。同样,艺术既同幸福的人在一起,也不抛弃不幸的人。艺术以喜闻乐见的手段使两种人都能抒发胸怀。



1989[西班牙]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2002)


授奖词:“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获奖演说:


文学的界限恰好就是人性的边界,它标明了神和魔鬼属性之外的天地(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后两种属性又极为相似)。我们的思维能够想象造物主,人类文化轻而易举地创造了宗教这一事实便是明证;我们的虚构能力能为阐明这些宗教提供有用的文学基础,从荷马史诗的时代起,我们就一直如此行事。然而即便这样,我们也绝不会混淆了我们的人性,并把一个奴隶内心深处跳动着的激弱的自由之火一下子扑灭——可以逼迫这个奴隶服从,但不能迫使他去爱,可以使他受尽折磨而死,却无法改变他深层的思想。



1992[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


授奖词:“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获奖演说:


对每一位诗人来说,世界永远是清晨,历史只是一个被遗忘的失眠之夜。历史和对自然力的敬畏永远是我们最初的发端,因为诗歌的命运是和世界恋爱,不管历史会说什么。


当一个作家发现一种证据,在晨曦微露的黎明一枝枝、一叶叶地自我界定时,证明一种文化开始形成,就会产生欣喜的力量,为自己生逢其时感到庆幸。



1996[波兰]维斯瓦娃·辛波丝卡(1923—2012)


授奖词:“通过精确的嘲讽将生物法则和历史活动展示在人类现实的片断中。她的作品对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适当距离,清楚地印证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


获奖演说:


灵感并不是诗人或艺术家专有的特权,在现在、过去和将来,灵感都会光顾一部分人,所有那些自愿选择一种工作并且以热忱和想象力去完成那种工作的人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有医生,有教育家,有园艺师和其他上百种职业的人。他们的工作可以成为永不停息的奋进,只要他们能从中发现新的挑战,即使困难重重,或者累遭失败,他们的好奇心也不会冷却下来。每一次问题的解决又会引发出一大堆新的问题,灵感这种东西就是诞生于这种层出不穷的“我不知道”之中。


如果他是个真正的诗人,就应该不断地对自己说“我不知道”。他试图用每一篇作品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每当他打上最后一个句点时,他便犹豫了,而且开始认识到,这种回答也只是暂时的,是绝对不充分的。



2006[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授奖词:“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获奖演说:


写作就是将内心的自省转化为文字,就是退隐到自己的世界并研究自己进入的这个世界,就是耐心地、执著地,且快乐地做这件事。当我日复一日、成年累月地坐在书桌前,慢慢地把新的文字写到空白的纸上,感觉自己似乎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似乎在创造我内心里的另外一个人,就像有些人用一块块石头建造一座桥梁或一个穹顶。


作家的诀窍不是灵感——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来自何方——而是他的顽强和耐心。有句可爱的土耳其谚语——用针来挖井——在我看来说的就是作家。……要成为一个作家,耐心和劳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首先感觉到自己被迫远离人群、同伴、琐碎的事情、日常的生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们渴望获得耐心和希望,这样就可以在作品中创造一个深奥的世界。但是这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渴望正是促使我们开始写作的动力。


……那些作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踏上内心的征途,将会在多年之后发现文学的永恒规律:他必须有这样一种艺术才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就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而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时,就像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因为这就是文学的内涵。


对我而言,做一名作家就是承认我们内心深处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创伤,甚至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的秘密创伤,耐心地研究它们,了解它们,阐述它们,去拥有这些痛苦和创伤,使他们成为我们的心灵和作品中有意识的一部分。



2008[法国]勒·克莱齐奥(1940—)


授奖词:“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获奖演说:


为什么写作?我想,对这简单的问题,各人自有各人的回答。有先天的禀赋、环境、条件。还有无能。一个人写作,意味着他不行动。他面对现实感到困难,他选择了另一种反应方式,另一种交往方式,一段距离,一段思考时间。


言语是人类最最无与伦比的创造,它前引一切,分享一切。……作家从某种方式上说,就是它的守护神。当作家写出了他们的小说,他们的诗歌,他们的戏剧时,他们就让言语活着。他们并不是在利用词语,相反,他们是在帮助言语。他们颂扬它,磨炼它,改变它,因为言语因他们、通过他们而或者,并伴随他们时代的社会或经济变化而变化。



2010[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


授奖词:“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获奖演说:


那时,我十一岁,从那时起,一切都改变了。我失去了儿童的单纯,发现了什么是孤独、专横、成人的生活和恐惧。我拯救自己的办法就是读书,读好书,躲到那紧张、激动的世界中去,生活是一个又一个冒险故事,是我可以感受到自由、重新幸福的天地。我拯救自己的办法就是写作,偷偷地写作,像那种投身于不可告人的恶习、投身于一种禁止情欲的人一样。文学不再是一种游戏了。文学变成了一种抵抗敌意、抗争、反叛、逃避不能容忍的方法,成为我生活的理由。从那时到现在,在一切我感受到气馁和打击的环境里,处于绝望边缘的时刻,全身心地投入到编造故事的活计中去,成为指示走出地底下的光明,成为把遇难者带到海滩的救生圈。


尽管写作让我费力,让我大汗淋漓,像每位作家一样,有时我感觉到有瘫痪的危险,有想象力枯竭的危险,但没有什么能像写作这样享受生活的快乐,整月整年地建构故事,从一个模糊的萌芽开始,建构记忆力从某个生活经验积累的形象,它变成一个不安的情绪、一种热情、一个随后出现设计中想象以及试图把幽灵迷雾变成故事的决心。写作是带着幻想和欢乐的生活方式;写作是脑海里闪光的火焰,是与不顺从的话语之搏斗、直到驯服它们为止,如同猎人一样探索这广阔的世界,去追捕那令人垂涎的猎物,为酝酿中的虚构提供营养以及宽慰每个故事中如饥似渴的情绪,因为它一长大就打算吞噬全部的故事。



2012[中国]莫言(1955—)


授奖词:“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


获奖演说: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故事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盘点|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获奖者授奖词
文学大师演讲的结尾技巧
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
朋友看我:《秋天的光阴》授奖词
第四届茅盾新人奖发布,20位作家获奖!(含授奖词)
阅读|唐·青年诗人奖授奖词与感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