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的名贵大米(七)京西贡米

  

京西稻米就是“京西贡米”的来源,我小的时候知道北京有“京西稻”,即六郎庄大米,如今,这些绵延的故事留下了无尽的回忆。

六郎庄是京西稻源产地、主产地。人们一提到京西稻,首先想到的就是六郎庄。北京大哥王忠真说:京西稻的源产地六郎庄的田园风光,至今留存在我的美好记忆中。夏日,白天:稻田里水沟中滋养着鳝鱼和泥鳅,青蛙与水蛭在水中穿行,田螺在水地里迟缓地移动,婀娜多姿的白鹭体态潇洒神态安逸,在田间悠闲地起舞。

早年间六郎庄有三宝:稻米、荸荠和莲藕,当然也有茨菇。其中以京西稻最为著名,这与六郎庄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因为在玉泉山脚下,东有万泉河,西依长河、昆明湖,早年间泉水、河水、湖水极为丰沛,有“京西水乡”之称。几百年来享誉京城的“京西稻”就产在这里,它色泽光亮、透明、味道清香,粒粒如珠,入口劲道香甜,清代作为贡品入宫,有御用“贡米”之称。

实事求是的说,京西稻不生长在京西,而是在北京城的西北!

京西稻属粳稻亚种,颗粒圆润,晶莹明亮,蒸成米饭香甜细嫩,松软可口,尤宜煮粥,汤汁澄滑,香气四溢,但米粒不散碎。产区居玉泉山附近,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以泉水灌溉,水温平稳,水温与气温差异小,适宜于水稻正常生长发育,致结实率高,垩白率偏低,米质优良。

早在东汉时期已开始种植,清雍正年间稻田面积有所发展。

据记载,京西稻的最初产地就是六郎庄。在《几暇格物编·御稻米》篇中,康熙皇帝记载了他的实践。他将南巡带回来的稻种试种在玉泉山下,这种在南方可以一亩收三四石的稻种,到了玉泉山下一亩只收了一石,这是京西稻的开始。后来,他到福建巡视,发现福建用鸡毛等做肥料能使“禾苗茂盛,亦得早熟”。康熙受此启发,回到北京后也依照此法,在玉泉山泉水灌溉稻田时用猪毛、鸡毛,果然早熟丰收,此后在京西一带推广。

据史记载,当年乾隆帝下江南,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京西试种,称之御田;所产谷米供宫廷食用,因而又誉之为“贡米”。

当年六郎庄一带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据传仅“御稻田”就有三百六十顷,皇家每天吃一顷地的大米。尤其是慈禧太后,对京西稻非常青睐,所碾制的稻米是她的御膳主食。

自清朝开始,京西稻一直是皇家贡米,平民百姓极少能享用,村里的人们也不能天天吃,逢年过节待宾宴客才蒸一次京米饭饱饱口福。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进入北京的寻常百姓之家。六郎庄一带所产的京西稻,粒饱籽大,光滑透明,蒸出来的米饭软硬适度,香味扑鼻,作为名优特产,一直是海淀人,特别是六郎庄人的骄傲。每到金秋,长河两岸,稻浪滚滚,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田,与微风中舞动的杨柳,成为六郎庄一带最美的秋色。

进入80年代,随着水资源的匮乏,京西稻的种植受到严重威胁。因种植京西稻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且亩产量较低,所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2000年,六郎庄的3000多亩稻田调整为林地,仅保留17亩稻田。此后在六郎庄村东稻田上又兴建一座40万平方米公园。可是,曾经的六郎庄大米并不能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能退出人们的记忆,六郎庄村只好每年从黑龙江购进10万公斤上好稻谷,在村里碾成大米再装进标有“六郎庄大米厂”字样的编织袋,送给各级领导,余下的高价销售,满足那些希望来此走后门“贵客”、“稀客”的需求。这是:变戏法的瞒不了打罗的,谁让我也是卖粮食的呢,碰上行家了。

,种植地区从原来的海淀,逐步扩大发展至四季青、永丰、温泉、北安河、苏家坨镇及东北旺农场等地。

如今,和我年龄相方的老六郎庄人,提起京西稻都会滔滔不绝。他们不仅流连独特的米口感,更多的是追忆祖辈人创造出的品牌和园艺式的栽培技术。提起用东北大米冒充六郎庄大米,他们也会哈哈大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泉山下稻花香,京西贡米好风光
京西玉泉山下稻海流金染田园
京西稻丨京西御稻的前世今生--何莹莹
万亩水田稻花香,北京也曾有这样的江南美景!
无标题
海淀 | 趁着金灿灿的稻穗还未收割,一起来合个影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