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源:一片冰心在玉壶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魏源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是最早提出“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也是极力推崇向西方学习的新锐人物。但如此才华横溢之人却生不逢时,魏源出生于公元1794年,“康乾盛世”刚好走向终点,迎来的是逐渐腐朽没落的清王朝。

魏源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喜爱读书,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父母怜其辛苦,常常催他早些休息,而他则在父母休息之后,再偷偷“以被遮灯”苦读。二十岁时,魏源就被录为“拨贡”并获得朝考资格。

后来,他随父亲入京,在京城里遍访名师虚心请教,很快便声名远播。

嘉庆1819年,魏源顺利考取了副贡生,三年后又考中举人。如此顺风顺水的人生,让魏源得意至极。

此后,他进入直隶总督杨芳家里当家庭教师,接触到边疆防务等等,于是开始研究地理并关心边陲安危。

道光1826年,魏源踌躇满志参加会试但却落榜,巅峰前途瞬间跌入低谷,让魏源倍受打击,此后数年,魏源对科举考试敬而远之。

没有官职也不能宅在家中,魏源开始了幕僚生涯。

幕僚生活比较清闲,魏源一边开始学术研究,一边做盐商代理,学术还没研究出结果,生意却做得红红火火。

于是,成为土豪的魏源,从小地方迁入扬州生活,并被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邀请,进入督府协助盐务改革。

魏源对盐务工作得心应手,并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比如实行盐票制等等,陶澎对此大力支持,并选中海州做试点,结果盐务改革颇为成功,不但偿清当地所有欠款,还有闲钱疏通河道、修建学校以及用来建设海防等等。

魏源的盐务改革虽然小试成功,但也触犯了大盐商及盐官的利益,结果受到疯狂打压,而此前一直支持他的陶澎不幸病逝,盐务改革最后只得草草收场。

商场得意,官场失意,让魏源有些心灰意冷。

当时,主张禁烟的林则徐被贬伊犁途经镇江,魏源与林则徐惺惺相惜,感叹时事造人,不免发些牢骚与抱怨。

最后,林则徐把自己在广东抗英时收集的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写一部《海国图志》,以便将来派上用场。魏源不负重托,白天料理杂务,夜晚秉烛书写,终于在道光1842年,编写出一部《海国图志》,此书共分五十卷,后来咸丰年间扩充至百卷。

《海国图志》是魏源殚精竭虑编写出来,但在刊行之后,却没有在国内引起任何反响,就连清朝政府主管海防领导也没有多看一眼,就被束之高阁。但是此书后来传到日本,待遇却截然不同。

该书引起日本朝野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不仅大量翻译刊印并争相传阅,还被推崇为“海防宝鉴”、“天下武夫必读之书。”

如果回家去卖盐,以魏源的经营理念没准就能富可敌国,但魏源却一心为民,总想为国家出点力,但没官职行不通。

于是,公元1844年,已经五十一岁的魏源又参加了会试,并最终以第十九名的成绩被录取为贡生,次年补行殿试中三甲九十三名,赐进士以知州身份派往江苏任职。

魏源为此调侃自己是“中年老妇,再作新娘,”然后欣欣然前去上任。

当官应为民做主,否则,不如回家去卖盐。为了勉励自己,魏源写下一副对联:“上有青天,一片冰心盟上帝;民皆赤子,满腔热血注民瘼。”说到就得做到,魏源每到地方任父母官,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已。

道光1849年,魏源被调到兴化任知县,刚到县城就赶上当地下暴雨,河水上涨下游告急。

魏源来不及歇息,马上组织人员抗洪抢险。当时暴雨如注,形势危险,许多民众准备逃生,魏源不顾身体劳累,亲自站在河堤上组织加固堤坝,有几次甚至被冲进河里。

由于魏源坚持不放弃,后来,抗洪终于取得胜利,民众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秋天还获得大丰收。百姓们很高兴,就想给魏源立一块“魏公祠,”却被魏源拒绝了。

1850年,一直担任父母官的魏源,被调到淮北海州任盐运运判,魏源对盐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随着盐的销路大增,收入也直线上升。

虽然,魏源在任兢兢业业,尤其是在治水、盐务方面取得卓越成绩,但还是为当权者所不容,并在咸丰1853年,魏源被弹劾罢官。

魏源有报国之心,却没有施展之地,最终,魏源住进兴化县西寺院,潜心研究佛学并整理自己的学术著作。

虽然后来有人保举让他出来做官,但魏源以“世乱多故,无心仕途”而婉拒。

昔日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对于魏源来说,甘愿放弃自己利益,全心全意为民谋福利,可谓是一片冰心为民生,不用上帝明鉴,且世人皆知,怎奈生逢乱世,空有满腹经纶,也只能在寺院的清修之中化为无形。

木鱼声声,檀香袅袅,一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于咸丰1857年旅居杭州时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①《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②此二书(《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在今日诚为刍狗,中国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自此始。③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 

宋恕(启蒙思想家):近人撰外史,如《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四裔年表》等书,题名皆陋。将以尊内,适使外人笑我学者为井蛙,反辱国矣。 

《魏源传》(夏剑钦):综观魏源一生,他从理学家转而为汉学家,从幕友转而为亲民官,从解经笺诗的通儒转而为关心水利盐漕的实干家,从忧时忧民的学者转而为放眼世界的先驱,都充分显示他是一名真挚的爱国者。他因受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时时以湔洗国耻为念,提出“后王师前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片冰心在玉壶
【转载】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
【转载】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谢婉莹
一片冰心在“玉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