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的最高境界(顿悟)

作者:瑞春 · 主播:安东尼

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向死而生,才会对仍然活着的时光倍感珍惜,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知乎上曾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奔赴死亡,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的确,生命是一次时间有限的旅行。但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生命的精彩,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追寻答案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妈妈及生命的意义》,是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在他68岁时创作的心理治疗小说。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敏锐的觉察力,探索病人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直面人生中的艰难时刻,找到人生的意义。

欧文·亚隆,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领域的权威,被誉为“心理治疗领域的活化石”。他的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畅销全球。他擅长用妙笔生花的文字,引领读者在故事中自我疗愈,找到存在的价值。

现在,就让我们开启一段冒险的旅程,去学习如何坦然地面对生命,疗愈自我。

 01 

坦诚沟通,是满足内心需求的途径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其中,来自妈妈的认可,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知名导演姜文曾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表示,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与失败,就是没能获得妈妈的肯定和鼓励。

姜文当年考上中戏,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满心欢喜地带回家给母亲看,结果母亲只是把通知书丢在一边,就对他说“衣服还没洗完,别跟我聊这个。”

在姜文的印象中,似乎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取得多大的成就,母亲对他始终是一种不高兴的样子。即便在母亲离世后,无法得到母亲的认可,便成为他内心无法填补的缺憾。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被他人肯定的需求。如果这个需求在儿时没有得到满足,即便长大后功成名就,心灵上的缺失也无法弥补。

就像作者欧文一样。已经是心理学大师的他,潜意识里一直寻求妈妈的认可。

在欧文的记忆中,尽管自己在医学界和文学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可他和妈妈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

他从来没有获得过妈妈的肯定,直到他梦见自己和妈妈对话的场景,梦中的他不停地向妈妈大喊“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在梦中,欧文向妈妈抱怨自己内心的不满,妈妈也向他吐露心中的委屈。那时,欧文才发现,不仅是自己渴望妈妈的认可,妈妈也同样在期盼着他人的肯定。

庆幸的是,欧文在梦中和母亲完成了一场跨越五十多年的沟通,解开了俩人心中的隔阂,让内心深处对“被肯定”的需求得以满足。

海明威曾说:“每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希望自己的进步与成就能被他人看见。

而生命是一场有限的游戏,越是关系密切的人,越需要通过真诚的沟通走进彼此的内心。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互相猜测上,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需求,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渴望,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02 

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在常人眼中,死亡是一个充满晦气的字眼,更是人们日常交谈的禁忌话题。

然而,欧文的一位病人葆拉却被他称为“死亡顾问”,因为她敢于直面死亡。

葆拉,是作者早期组织的临终病人团队的创始成员。55岁的她罹患乳腺癌晚期,在多年的治疗中,她的五脏六腑都深受病痛的折磨,全身布满手术后遗留的伤疤。

尽管如此,葆拉依旧积极阳光、笑容灿烂。在作者看来,他从葆拉身上学到了对待死亡最好的态度,就是与死亡做朋友。

面对死亡,葆拉十分坦然。她给13岁的儿子写了告别信,还亲自指导丈夫购物和做饭,以便让丈夫在她离开后可以自立。

葆拉认为,死亡是一个中性事件,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过程,讨论死亡的过程,可以让人们更积极地面对活着的时光。

就像电影《如何面对死亡:西蒙的抉择》中说:“在我们还能健康呼吸的日子里,假设一次自己的死亡,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电影中临终关怀护士邦尼·韦尔,曾把她在工作中对濒死病人的观察集结成一本书《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其中,人们最为普遍后悔的事情是,希望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不容易,光是应付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就已经耗费了所有的精力,哪还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梦想。然而,当有一天被命运的推手送到死亡的面前,才惊觉自己还有未曾完成的心愿。

海德格尔曾说:“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都应该把握当下,尽自己所能去追寻、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在敬畏生命的同时,不要辜负生命的馈赠,即便生命的终点是死亡,你也有选择如何生活得更好的权利。

向死而生,才会对仍然活着的时光倍感珍惜,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03 

麻烦别人,是主动连接世界的方式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美德吗?

节目中有一段辩词,令人印象深刻。

这段辩词说,不给他人添麻烦的社会,有点不近人情的冷漠。而给别人添麻烦的社会讲究的是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在相互麻烦的过程中,变得愈加深厚。

在欧文的团体治疗组织中,有一位双腿瘫痪的老妇人,名叫梅格诺利亚。她这辈子养育了1个亲生儿子,还领养了15个孩子,虽然她把这些孩子都教育得很好,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快乐,可她觉得自己的一生中仍然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比如,短暂的婚姻,让她希望能和爱人相伴一生的愿望落空;想要当教师,却一直没能实现。在梅格诺利亚的一生中,始终把帮助别人当成最重要的事,这是她快乐的来源,而她却从不麻烦别人。

直到欧文在治疗过程中,帮她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突破点。欧文告诉梅格诺利亚,让别人帮助她,可以让对方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她也会因此而快乐。

就如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

有一次,富兰克林很想和宾夕法尼亚州立法院的一个议员合作,但这个议员是出了名的对人冷淡,几乎不主动跟他人说话。

富兰克林多方打听后得知,议员有一本绝版的私人藏书。于是,富兰克林便以借书为由和议员建立了联系。后来,议员不但主动和富兰克林说话,还表示愿意与他展开更多的合作。

没有人能够活成一座孤岛,合情合理地麻烦别人并不会产生负面效果,反而是建立感情的一种方式。

当然,没有谁有义务一直为你提供帮助。在麻烦别人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感,对他人的帮助要心怀感恩,并寻找适当的时机回报他人,这样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牢固。

做到适当地麻烦别人,又懂得恰到好处的给予回馈,这才是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正确之道。

 04 

接纳痛苦,是走出悲伤最好的方式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看着至亲离世而无能为力。

在书中,来访者艾琳就曾被亲人离世的悲伤所折磨。

艾琳的丈夫确诊恶性肿瘤,然而身为外科医生的她却束手无策,只能看着丈夫离去。这件事让艾琳陷入了深深地悲痛与自责中,她沉浸在丈夫离世的悲伤中,隔绝了与他人的联系,甚至拒绝开始新的生活。

随着心理治疗的深入,作者了解到艾琳的经历。15年前,与她感情深厚的哥哥在一次车祸中身故,她之所以选择学医,就是因为不想再经历亲人离世的场景。

接连经历两次亲人的离世,让艾琳把自己当成灾星,甚至对自己开始新生活产生了罪恶感,把亲人离世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

在长达四年的心理治疗中,作者一直陪伴艾琳面对她所经历过的死亡,为她梳理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引导她接纳死亡的存在,帮助她找到生活的意义。直到艾琳走出悲伤,带着勇气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旅途。

敢于面对黑暗的人,才能迎接人生新的可能。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的丈夫在一次度假中不幸离世。即便是如此聪慧的女性,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时,也像普通人一样,曾长时间沉湎于丈夫离世的悲痛中。

后来,谢丽尔·桑德伯格在伯克利毕业典礼的演讲中,坦言自己走出阴霾的经历。她表示,那些承载着苦难的时光,那些直面人生阴暗面的坚持,最终会决定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遇到人生的困境时,要相信生命的韧性。

给自己时间,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己积极向上的心去合作。

 05 

木心在《素履之往》中说:“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礼物,尽管生命的尽头是消亡,也要在有限的人生中绽放出无限的光彩。

无论当下的生活遭遇了怎样的苦难,你都可以选择以积极的方式去面对。

没有人能决定你应该怎样活过这一生,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自己如何看待它。

愿你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用遵从自己内心的方式,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作者:瑞春,以文字留下人生的印记,用笔墨传递温情的故事。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新书《不慌不忙,人生慢慢来》正在当当、京东、文轩网热销中。投稿请在后台回复“阅读达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能否把持住自己才是人生成败的关键
人生苦短,别让“不好意思”,毁掉你的人生
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富兰克林效应:请别人帮个小忙,人际关系会更好
求助的本质?
总该有人仰望星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