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都说郑州是一个“地斜”的城市?(河南省旅游商品协会的回答,127赞)

对于生活在郑州多年的人来说,郑州“地斜”早就是个心照不宣,颇有神秘色彩的奇事。不过仔细说道起来,郑州“地斜”也确实有根有据,首先从郑州市区整个地貌结构来看,郑州地势西高东低,再者虽说郑州整个市区规划呈现的是棋盘式布局,但却有几条主干道斜的离谱。所以,这种斜,背后其实大有文章。

郑州行政区的道路大多横平竖直,唯独市中心的人民路却是东北、西南走向,这其实跟省会迁郑前的城市规划有关。1953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郑州制定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火车站作为郑州的大门,以火车站至省政府办公大楼的马路(现人民路)为主轴线,使人一下火车就能看见省政府大楼;再由主轴线向周围辐射,修建道路和建筑物。这样看起来虽十分壮观,但许多道路和相应的建筑物都成了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

1954年春,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潘复生到郑州视察正在施工的省政府工地,发现已建成的楼舍朝向不正,不利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即要求建设停工。

随后,时任郑州副市长的王均智带队到北京各部委去“取经”,集思广益,重新修改了郑州建设规划,大部分主干道按照正南北、正东西走向规划,尽量避免弯曲,使新、旧市区的主干道直接相通,城市大体上类似北京、西安等老城区的棋盘布局。

就这样,“棋盘格局”代替了“歪门斜道”,给了我们一个周正的郑州城。不过当时已建成的道路、建筑不能拆除,就留下了现在斜向的人民路。

1954年秋,修改后的郑州城市新规划确定郑州的发展以向西、向南为主,纺织、电力、工程、机械等大型工厂企业都建在陇海铁路两侧。其原因除了利用铁路外,主要是因为这一带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土质好,有利于建造大型建筑物,可以节约大量的投资和建筑材料。1964年,为了配合西区工业中心的发展,郑州市政府搬迁到西郊中原路新址。

之后,郑州西郊开始大量兴建厂区,几大纺织厂中开始流行一个顺口溜:“一厂马路三厂楼,四厂平房碰破头,五厂污水到处流。”其中的“三厂楼”说的就是国棉三厂苏联风格的厂区办公楼和生活区家属楼:方正的楼体,斗篷式大屋顶,屋顶上还有多个烟囱,家属房都带拐角,基本上一条回廊能住四户。

当时苏联人喜欢把房子建成东北、西南或西北、东南走向,所以三厂的厂房很少有正南正北的,这也“带斜”了随后建设的四厂、五厂。当时这些厂子都一个挨一个地建在一起,厂门前的路就叫棉纺路,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棉纺路就成了东南、西北斜向的。

不得不承认,铁路对郑州的发展有决定作用,郑州能在半个世纪内迅速发展起来,穿城而过的京广陇海线绝对功不可没,但铁路线在郑州的规划发展中也留下了一些历史缺憾,比如火车站附近的道路几乎全部都是斜向的。

据说当时郑州的规划先确定了铁路编组站、二里岗铁路货运东站等的位置,而为了解决铁路和街道的关系,郑州市政府坚持把铁路编组站向北推延跨越贾鲁河,把新发展的建设路,经解放路和老城的东西大街直接连通,作为城市的主干道。

不过后来因郑州铁路局擅自在郑铁分局附近修了车辆厂,未能直通,改由中原路越过铁路,经由正兴街、二七广场再连接东西大街,此后郑州市区就被铁路线“割裂”为东西两半。同样,郑州后来的道路修建,为了顺应铁路线,像南阳路、京广路等也修建成了西北和东南走向。

很多人抱怨郑州的城建规划不合理,总是拆了建建了拆,导致雾霾和拥堵,可从省会迁郑之初的规划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妥。之所以郑州今日如此,恐怕在规划之外,还有更多让人深思的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郑州建成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区
厉害了,24条铁路线开工时间表出来了
老郑州眼里,到底啥是西郊?
大都市区空间规划出炉,郑州将有多“大”的未来?
郑州南站站场规划已确定 对郑州人有啥好处
郑州大都市交通火力全开,实力PK武汉西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