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位依然紧张!非京愈发困难!外区机会越来越少?
作者丨小石头

来源丨小石头侃升学

(ID:xiaoshitoushengxue)

一、无奈的工作背景

政策原文:

2019年,海淀区预测小学入学需求将达3.4万人,初中入学需求将达2.6万人,学位缺口持续加大,全区依然面临较为严峻的入学压力。

今年的幼小、小升初学位需求依然保持着高位运行,去年整个海淀的小升初就已经达到了2.16万人,今年已经达到了2.6万人,足足比去年多出来5000人,将近比去年多出16%;而小学入学缺口更大,去年小学入学学位需求就达3万人,今年达到了3.4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3%。

小石头在这里帮助大家回顾一下去年的入学学位缺口,去年海淀区小升初的学位缺口就已经达到3000余个,加上今年新增的5000多人,那么今年的学位缺口也必然是巨大的。幼升小的压力也不小,去年缺口8000余个,今年依然。

海淀区教委这么“诚实”地把相关的数据告诉大家,实际上就想和大家说明:“不是我不能理解大家想让孩子进入一个优质的重点中学,但是这几年的学位缺口确实太大了,我能够保证大家都有学上就已经很不容易,咱们大家互相理解一下。”

实话说,这几年海淀教委面对的压力非常大,这几年的学位缺口不可能是新建几所学校就能够解决的,并且,家长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就是今年教委制定这些政策的原因。

二、愈发艰难的非京籍

政策原文:

继续完善相关证明证件材料,本市无房家庭子女在海淀区申请入学的,其法定监护人承租的房屋须在2019年3月1日之前完成备案,一方法定监护人应于2016年3月1日(不含)之前办理了北京市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参保缴费地为海淀区,且2016年3月(含)至2019年5月(含)之间在海淀区按月正常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和缴费。

今年的政策也对”在海淀区连续单独承租住房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在北京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登记备案,一方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等条件做了细化解释。具体的已经都具体到年了,小石头就不做过多解释,按照教委规定的条件办理即可。不过小石头需要提醒非京籍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备案内容都不允许补办,基本上从孩子出生开始就需要规划孩子的升学之路。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今年非京籍的入学政策是“全区协调”。所谓的全区协调,基本上也可以认为是有学上就不错了,学校的质量就得看您在雍和宫烧的香有多高。

二、幼升小政策更加严格

政策原文:

2019年,区教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小学入学条件的共同审核,进一步完善入学方式和入学规则,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我区将对法定监护人房产、户籍、合法稳定工作和实际居住条件等情况进行联合审核。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过道房、车库房及空挂户等情况,均不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对具有海淀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在海淀区申请入学的,须在海淀区实际居住。对仅具有海淀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地址与其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的,建议回其法定监护人的合法房产所在地就近入学,确有困难需要在海淀区就读的,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全区协调解决。

今年的幼升小政策异常严格,由于学位供给量确实有限,今年预计会更加严格的进行幼升小的审核。前几年的审核形式是教委联合街道办和民警进行家访,按照今年的政策来看,家访的条件和内容会更加的贴近”实际居住“这个条件。所以有任何不懂的地方,一定记得去问街道办!!

进一步完善入学规则,要求各学校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房产、户籍、居住年限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学登记入学顺位规则。学校接收有困难的,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全区协调解决。

小石头为大家翻译一下,就是具有海淀区户口,但是在外区有房的,一般不允许在海淀升学。不过教委这话没说死,用的词也是”建议“,但是,如果一定要在海淀入学的话,那么,可能会面临全区解决,而不是按照户籍所在地解决了。

顺位这个词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也说明一些学校扛不住了,今年必须出台一个明确的标准来稀释大量的入学压力,而稀释的标准就是”房产、户籍、居住年限等因素“。小石头可以给大家翻译一下:买房落户要趁早

三、小升初政策解读

政策原文:

除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外,其他小学毕业生通过以下方式升入初中:
1.登记入学。

2.公办寄宿学校(班)入学。

3.民办学校招生。

4.派位入学。

今年的政策,除了早已发布的取消特长生以外,其余的内容和去年差距不大。不过,市教委对寄宿名额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压缩10%“,同时也将去年海淀区提出的”民办校要和公办校同步招生、民办校招生要以本区为主“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首先来看,寄宿生名额压缩10%。

今年是寄宿生的最后一年了,按照教委的规定,寄宿名额明年也将取消,全部用于派位当中。但是这里教委的派位可能指的并不是学区派位,而是类似于登记入学的能够给一批区域提供名额的派位。往年的一些寄宿名额大户,今年估计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一些影响。

再来看民办校,据小石头了解,跨区名额限制在15%。


除了要加强宣传管理,要和公立校同步招生外,今年对于民办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细化了“民办校的招生本区为主”,文件中明确规定为招生的名额15%,而对比去年海淀教委的建议比例为70%来看,今年的比例大幅提升,凸显了海淀区学位供给的压力之大。对外区能够进入海淀学习的孩子来说,以后想通过这条路来进入海淀的难度是大大提升了,毕竟名额就那么多。


另外,对于今年和公立校同步招生这件事,今年政策如此之严,考试估计就免了,基本上任何学校都不会明目张胆的考试,估摸着就是从5月5号开始进行网报,到5月15号登记入学志愿填报完毕左右,这段时间会利用两个周末进行开放日,通过家长和学校的接触、面聊,基本上互相心里也就会拿定主意。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


海淀区的情况相对复杂,面对幼升小学位缺口的巨大压力,很多时候做很多深层次的改革总感觉有心无力,毕竟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首要负责方,能够让孩子都有学上才是重中之重。至于上学的质量,只能慢慢提升。


至于小升初,深入改革就更难了。海淀区附中+优质民办+区重点+普通公立的格局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毕竟面对平均水平差异巨大的教学质量,任何的大规模改革很容易导致动辄得咎的局面。所以完全像西城那样大派位也有点遥远。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着教委不会破局目前的小升初局面。从今年的动作上来看,教委在众多的策略中选定了集团化办学这种方法。希望通过名校带弱校的方式,将弱校逐步整合,把薄弱的普通公办中学教学质量提升。有心的家长从今年的派位表就能看出来,基本上都发现了家门口的学校都变成了名校。

举个例子,以前比较偏僻是上庄西北旺学区,通过最近一个月的建设,从学校的名称上看起来除了名校就是在名校的路上:清华附永丰、清华附上庄、首师附北校区、五十七中上庄分校。从长远来看,也不算是坏事,毕竟如果又要保证优质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又要消灭小升初大量择校的局面,基本上就只能让优质高中大量的接收初中校来扩大生源基本面,从3年初中学习中,利用集团内直升、校额到校等方式来选拔一批好生源。

不过如此一来,考验家长的地方就更多了。毕竟现在矛盾焦点会逐渐的从小学的学习+小升初的规划,转化成为小学+初中的长线学习,坚持的品质更为宝贵。以后对于家长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于一个”优秀“的妈妈来说,基本上是:营养师+学涯规划师+心里辅导师+学习辅导老师,真正手中无证,心中有证

成为这样的全能妈妈,你准备好了么?

· end ·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别忘了点赞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海淀幼升小要求“房户一致”|海淀区|幼升小|教委
海淀幼升小“6年1个学位”到底咋算?权威回应你最关心的5大问题| 独家
王炸!东西朝海集中抛出入学大招专治学区房,“全区派位”来了
上地实验2021中考成绩来了!坐拥海淀最多校额名额
【图文】住在海淀区的,你们太幸福了!
北京海淀幼升小拟推“一房六年一学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