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往事:融入“广阔天地”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原创:胡可琪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于是安下心来回到东岳,作好长远打算。

我们插队的地方小地名叫飞石岭,住在一个叫郑家塆的院子里,全院子的人都姓郑。和我们大小差不多的年轻人字辈是“泽”,即“郑泽X”,奇怪的是,不知何故,他们把“泽”统统读成“查”,这里民风淳朴,村民对我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很照顾。

我们刚去,干农活肯定不如他们,但给我们一天记工分记8分。我们生产队一个劳动日有4角5分。即一个全劳力,工作一天的收入只有4角5分钱。这在农村还不算最低的,可见农民的付出和所得,比城里人要差不少。

村民对知青也很信任,每次队里分粮食都要求由我们来掌称,说知青掌称公平,也难怪,全院子都姓郑,不是亲,就是戚,难免有亲疏,知青就避免了这些裙带关系。

院子里的一些村民过年杀年猪,也要叫我们去吃泡汤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请你吃肉,是较高的礼遇了。

村民接媳妇嫁女,也往往叫知青“写情”,写情就是登记来宾送的贺礼,张三送粉条一斤,李四送枕巾一对。这都属于和经济沾边的工作,交给知青放心。

村民嫁女也喜欢叫女知青当伴娘,觉得找城里人当伴娘有面子。

我们生产队一个叫郑泽福的青年要相亲,对象在毗邻的新村公社,小伙子虽然人长得帅,但女方的爸爸是个小学老师,就要比纯粹的农村人好像就优越一些。郑于是叫我陪他两人一起去,可能他认为叫个知青陪同一道,有面子些。到新村要翻过一座大山,还要住一晚上,为了吸引我去,他说哪里有的是插四季豆用的枝条,原来他知道我们自留地栽的四季豆急需枝条了。

女方的家在大山深处,青山绿水,简直是在外桃源,家里用的水,是用竹筒引来的取之不尽的山泉,因女方的父亲是老师,家里有不少农村人没有的书,应是一个耕读之家。女方家好酒好肉招待了我俩。第二天回来还给我送了一捆插四季豆急需的竹棍打道回府。后来他的婚事果然成了。

为了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5月下旬,大队团支部的几个青年自发成立个文艺宣传队,大队的知青何延西、廖文秀,贺庆等都是宣传队的队员。当时正值小春农忙时节,每天中午把晚上的稀饭一便做好,收工后胡乱地吃几口饭,不顾一天的劳累,便到大队土主庙村小的操场,借着月光排练节目,没有任何报酬。回到生产队,全院子的大人小孩早已进入梦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忘知青峥嵘岁月
我的知青生活(下)
汪勤义文集14:我的知青生涯
在山村的日子里
那年那事丨那把锹 那杯酒
“耕耘”记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