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寂寞笙歌 | 吴彤

吴彤:寂寞笙歌 来自SELF格致论道讲坛 29:49

穿行于民族和世界,古典与现代之间,音乐人吴彤以他的笙和歌自得其乐。这次在SELF讲坛,作为笙的传承者,他向我们展示这个古老乐器的丰富世界,也浸透着他对自我的探索和对当下的思考。如何在喧嚣处感受寂寞,奏一曲别样的寂默笙歌?


吴彤

跨界音乐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笙的制作和演奏传承人

以下内容为吴彤演讲实录:

大家好,非常荣幸可以参加SELF讲坛,第一次接到这个邀请的时候,我有点忐忑不安,因为要和这些科学家同台,分享我的感受,我觉得这好像本身就不太科学。

我们都是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经历,为什么会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跟大家分享呢?会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呢?会不会太庞杂了呢?

但我仔细一想,这恰恰说明了科学的开放性,说明科学也是一直在变化的。现在的很多学科,有跨学科的联系、思考方式。而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甚至没有学科这个概念,比如说,易经它是什么学科呢?它是自然科学?是预测学?是数学?还是哲学?它其实涵盖所有。

无论我们谈的是太空、音乐,还是某一项艺术。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都是我们自己。从我自己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可以联系一切。

怎么成为自己,或者说我们问一问我自己是谁,是这个肉身凡胎?还是自己想象重那个样子?是我穿上衣服的样子,还是没有穿衣服的样子?哪一个才是真正你认为你喜欢的自己,或者你想成为的自己。

我的经验告诉我,想要感受到自己,有两点最重要的要素。第一,享受寂寞。第二,把握当下。

只有在寂寞的时候,你才能看回你的内心。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看手机还是电脑,通过互联网,所有的一切扑面而来,我们好像不缺信息,但我们却人云亦云,我们不再关心自己是什么,而是在乎在别人的眼中自己是什么。

当你享受所谓的寂寞,看回自己的内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的做你自己。

把握当下是什么呢?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发生,而我们所有的过去和未来,都是由当下组成的。 

当下你感受到的周遭的一切,也都受到了你过去的知识、概念的影响,对未来的期待、愿景的影响。你每天都在做自己,习以为常,但如果没有用心去体会,也许你就在浪费宝贵的生命。

下面我就以我手里的笙为例,把笙和我自己联系在一起。我从5岁开始吹笙,从那之后我对笙的认识,也就是我对自己的认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经历过的五个阶段,也是五张笙的面孔。第一张笙的面孔,是在我5岁的时候,我接过了我父亲给我的第一个笙,那个笙非常小,特别可爱,像一个玩具。可我刚吹了一个星期,我父亲就给我换了一个比较大的笙,可是那个笙太沉、太重,一直在折磨我。

笙是一个入门又容易又难的乐器,说容易是因为它的音比较准,说难是因为它不像钢琴,左手边是低音,右手边是高音,也不像吉他和二胡,弦长的地方是低音,弦短的地方是高音,笙的音位没有规律。但时间久了会发现,笙的音位是为了让你按的时候换音比较方便。

我吹第一首曲子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受折磨,当时我父亲跟我说,吹好了这个曲子,我给你买一块威化巧克力。然后我就吹了一下午,看着墙上的谱子,想着手指的位置,再考虑自己的呼吸,一下午眼泪都下来了,才换来一块威化巧克力,那首曲子是这样的。(编者注:视频中06:16)

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旋律,那时让我非常抓狂,但无论如何,我的音乐之路就这样跌跌撞撞的开始了。在第一个阶段,笙对于我,既是一个玩具,又是一个刑具,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花费在它身上,真的像是在上刑一样。

第二个阶段,笙就变成了一个工具,我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附小、附中,到最后大学,我的专业课老师杨守成老师,他花了很多的时间,教我用笙来表达情感,我们的情感怎么能从谱子上固定的冰冷的音符,变成有情感的音乐呢?

我记得有一首曲子是这样的,它名字叫做《沂蒙山歌》,它前面的引子是这样的一段(编者注:视频中07:59)我们把这一段叫做散板、引子或者前奏,我们现在听起来是很连贯的一种情绪的表达,感觉你站在高山上,俯瞰万物,但其实这一切都是由千百次的训练形成,是老师通过不同的角度让我练习如何表达,才有了现在连贯的一挥而就的演奏。所以那个时候笙就是我学习如何表达的一种工具。

再往后,笙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我20多岁的时候,接触了一首作品《晋调》,这是由我们笙界的一位大师级的人物,闫海登先生写的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是将山西当地的民间音乐的素材综合在一起完成的,所以叫《晋调》。


关于这首曲子我有一个小故事,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国际器乐比赛,寄了录音带以后,我居然被选上了,过了几天他们让我去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我没准备好要去,因为当时我已经开始组建轮回乐队,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作曲、唱歌、写词,基本上不怎么练笙,所以我决定不去比赛了。后来组委会找到了我老师,希望我去参加比赛,可去之前我想,这首曲子里面有很多特别复杂的部分,我吹不下来怎么办?我就把复杂的部分改编成了比较简单、顺手的。

等我到了比赛现场,发现评委席上正中间坐的就是作曲家闫海登先生,我想再改也来不及了,就闭着眼睛吹。吹到一半的时候,闫海登老师问旁边的评委,他吹的什么曲子?

最后闫老师还是给了我非常高的评价,我也拿到了一个很好的名次,后来其他的评委跟我说,闫老师其实在开你玩笑,因为闫老师知道,传统音乐当中有很大的可以自由调整的即兴的部分。

包括这一首经典的《晋调》,也是闫海登老师搜集了很多民间音乐素材,比如说山西梆子、晋剧、民歌,综合成的一个曲子。

这个曲子也许就是他一次演奏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版本,记下谱来就变成经典了。但如果他自己再吹,可能每次也是不一样的。感谢闫老师给我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课,鼓励我可以继续做我自己。

再往后,笙又从一个我真正掌握的可以得奖的乐器,变成了我的武器。我组建轮回乐队的时候,很多人说我离经叛道,你是民乐世家,应该沿着这条路走,为什么要去做摇滚,你是不是不吹笙了?

其实我还在吹笙,只不过吹的是不一样的“笙音”,请大家帮我打个节奏,我给大家表演一下90年代末轮回乐队的《花犄角》。


感谢大家跟我一起打节奏,在轮回乐队的时期,我的演奏完全是这个状态,要征服舞台征服观众。

我在探寻笙的更多表现力,也是我成为想象中更好的自己的一种尝试。

在我40岁以后,笙又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样子。当时我读到了几篇文章,描写笙在先秦时期的样子,其中有一句是“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疏音简节,乐不及妙。

当我从这个角度看待笙的时候,它不但是一个可以演奏很多民间乐曲的乐器,它还有非常优雅的一面,我总结出四个字,和、德、清、正。这四个字看起来是形容人的性格或者品德的,为什么我用来形容笙呢?

因为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希望可以通过音乐移风易俗,甚至说可以通过音乐这个媒介,让我们和自身、和自然,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和”是两千年前笙的一个名字,庄子的《齐物论》讲到了天籁、地籁和人籁。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天、地、人是三位一体,他们拥有共同的属性。

这本书里怎么形容天籁呢?是宇宙的声音、宇宙的交响,不用人也不用风,是自然运行的。地籁是怎么形容的呢?“风吹大地,万孔怒号”,就是风吹过大地以后,所有的洞穴、树洞都在发出声音,是大自然的交响。

人籁说的就是笙这个乐器,因为在传统乐器,尤其是管乐器当中,唯一可以吹和声的就是笙。大家刚才听到,笙有很多都是单音,还有传统和声。但是在唐朝以前,甚至有些单音,都是由五六个音组成的,它出来的声音是这样的。(编者注:视频中18:20)

所以它就是用这样一种和谐的声音,来比喻自然界的交响,这就是和。

德是什么呢?“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疏音简节,乐不及妙。”其实说的就是笙的一种非常朴素的简约的优雅,“疏音简节,乐不及妙”,疏朗的声音,简单的节奏,但其他乐器都没有它美妙。这是我们的先人在精致的简单里,体会到的一种美学的境界。

笙在历史上有很多名字,它也叫清笙。有一种美学概念说,瘦石、孤花、清笙、幽磬,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优雅的概念。为什么用“清”来形容笙呢?因为笙里面有一个非常秘密的宝贝。

笙苗下面有一个簧片,负责笙的震动发音,演奏者按每一个音孔就是控制下面的簧片。这个簧片影响了手风琴和口琴的发明,但是这个铜制的簧片,并不是黄色而是绿色,这层绿色其实就是它最宝贵的地方,是由石粉和铜粉融合在一起涂在上面的,所以当簧片振动的时候,铜粉和石粉也在振动,就形成了一层神秘的光,出来的音色与手风琴非常不同,是这样(编者注:视频中20:38)

这就是我们祖先用最简单朴实的方法,达到了一种让我们可以产生无限想象的境界。

刚才说到和、德、清,那么正是什么呢?就是说笙的音很准,笙在乐队里面,起到了一个定音的作用。但是笙的定音反而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调小提琴、二胡、吉他,只要拧旋轴就可以了,钢琴相对复杂一点,但笙甚至比钢琴更难。因为钢琴现在有些机器可以调,但是在历史上,调笙完全就是凭耳朵。

比如说我调音的时候,钢琴上最近的两个键子,这个半音之间我会分一百份,正负的误差不能超过两份。调音的律也不是十二平均律,我用的是十二平均律和中国的纯律(五度相生律)融合在一起,变成一种独特的律。这样的话,我在吹中国音乐的时候,才可以拍音更少更加和谐。

调音的整个的过程中,首先要让自己不累,心里没有很多事情,很安静的坐在那儿,首先要正身,只有身体坐正的时候,心情才能放松下来。正身、正心之后,才能全神贯注的去正音,这是乐器教给我的,也是影响我生活的部分。

笙教给我的最宝贵的一个礼物,就是呼吸。大家知道笙是通过呼吸来产生音乐的,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可以吹吸自如的自由簧乐器。口琴吹吸都可以演奏声音,但是它吹吸的音不一样,但笙吹和吸可演奏同一个音,就是说我可以一直演奏一个音,永恒,自然的循环呼吸去演奏。

呼吸其实是对人体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道家的导引当中也有呼吸导引,对我们的健康有非常好的作用。离我们剧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白云观,白云观的创始人丘处机曾经写过自咏诗,最后两句说“每到夜深云霁处,蟾光影里学吹笙”,难道他是一个吹笙的音乐家吗?

我专门找到白云观的道士朋友去请教,我问他有没有留下什么作品呢?他回答我说也许还有另外一个答案,就是他透过笙来比喻呼吸吐纳。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呼吸一方面为我们提供氧气,另一方面,在人体的血液的再循环中,也是通过呼吸,让血液变成新血。我们的动脉血滋养了全身以后,从静脉流回来,挤压到肺部,和肺泡里面的氧气接触变成新血,再重新输回到全身。

如果我们有一个不健康的呼吸的方式,会对我们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多数人都没有掌握一个非常好的呼吸方式,其实在中国、古印度、犹太的文化中,都有讲到正确的呼吸吐纳的方法。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点呼吸的技巧,大家掌握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呼吸技巧以后,在你累的时候,做几次呼吸,身体就能感觉到有些不一样。

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是一个横膈膜,胸腔里面有12对肋骨,上面7对是真肋,从脊椎连接到胸骨,下面的5对是假肋,透过软骨连接到胸骨。

我们呼吸的时候,第一个阶段是先将气慢慢地吐出去,之后深深地吸,吸到横膈膜的部分,吸到最下面假肋的部分,你会感觉它慢慢的向四张扩张。

第二个阶段,当吸到肺的中部,胸腔的部分,感觉在向四周舒展。最后一个阶段,到肺的上部,把气吸满,为了让肺的上部伸开,还可以把肩稍微耸起来一点。

三个阶段是连为一体的,吸满以后保持几秒钟,让我们身体在充满氧气的状态下,多停留一会儿。一个成人的肺泡,铺开大概是一个网球场的大小。我们吸进来这些氧气,对我们的血液是一个非常好的营养。

把嘴形成一个小小的孔,气慢慢地吐出来,完全吐干净以后再吸第二次,循环做几次之后,会觉得精神好一点,甚至眼睛都更亮了一点。几分钟就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而这个智慧,我是透过笙得到的。

只要你可以享受寂寞,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的视角,你就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生活。

有的时候别人会问我,你的人生是不是没有什么计划性?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做摇滚,一会儿作曲,一会儿去演奏,现在又在做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分享。

但我觉得人生这么短的时间,我没有理由不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经历的每一刻,如果你没有用心去体会呼吸的话,也许你闻不到空气里的花香,如果你不认真品味食物的话,也许你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味。

也许你会说我这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生活,但我喜欢这种“随波逐流”的生活,因为这就是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每一个瞬间,我都在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是我喜欢的自己。

希望大家可以享受孤独、把握当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寂寞笙歌。

谢谢大家!

以下内容为英文演讲实录:

SELF讲坛全称“SELF格致论道”讲坛,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尝试打破过去纯粹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力图从思想的源头上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talks获取更多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乐器世界】 笙 一段古老的故事
笙怎么读
古老的中国乐器 笙乐曲精选20首【乐曲欣赏】
八音——从考古文物看中国乐器(下)
中国吹奏乐器
【音乐常识】中国吹管乐器; 【中国作曲家】赵元任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