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烨老师最新干货分享:陶笛曲目演奏的【葵花宝典】

陶笛曲目演奏的【葵花宝典】——林烨

       很多人演出或者比赛后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家里或教室里这首曲子明明已经练得滚瓜烂熟,了然于胸了,可是刚刚在舞台上为什么不能百分百发挥出来呢?每次演奏效果为何都打折扣呢?想必这样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很多演奏者的心中却又上下求索找不到答案。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要演奏好一首曲子,就要理解演奏过程的变与不变两个因素。明白了变与不变因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训练。

一:“变”的因素

       所谓的变的因素很多:演奏者身体状况、曲目选择、听众对象、演出场所、音响设备、演出流程、团队配合、天气情况、演出事故……这些变化都会对演出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有可能使得演出效果大打折扣。但这些还不是真正影响演出效果的最致命的因素。最致命的因素是:由于以上因素造成的演奏者心理波动不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心理不稳定,就影响脑神经的控制能力,气指舌就不听使唤,继而气息不济,节奏紊乱,音符滞涩,乐句不畅。

二:“不变”的因素

       唯独不变的因素是“曲目”。你要演奏的那个曲目它的音乐意境、节奏特点、演奏方法、运用技巧等不管谁来演奏始终是不变的。不同的人演奏相同的曲目,为何有的人很出彩?有的人却不尽人意,落得个每次都在总结反思却毫无进步?究其原因就是“变”的因素对“不变”的曲目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不受影响的演奏者就很出彩,反之受到影响的就不出彩。那么这些“变”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不变”因素的呢?

       我们举个“听众对象”的例子吧,同一首曲目吹给不同的人听,演奏者的心理变化是随着听众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考级曲【阿里山你可听见我的笛声】,当演奏者(陶笛教学老师)基本上能够很流畅吹奏下来后,我们安排他去针对不同对象来演奏就会发现不同的很不稳定的演出效果。

       针对他的学生,他会吹得很棒,因为学生不如他时他很自信(当然,学生超过他时就另当别论了);

        针对他的父母,他吹得就有点生疏;

        在他的老师面前吹奏,则时有错误;

       在全国陶笛考级指导教师培训班考核时在业内同行高手面前吹奏,则方寸大乱,曲不成乐;

        在正式舞台上演奏时则抱憾而归。

       这个例子说明的就是外在的因素影响内在心理的基本现象。此外,音响设备的好坏,室内外演出场所的不同安排,对于陶笛演奏者的心理变化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不良心理,达到“炉火纯青”“曲随人意”的表演境界呢?它的法宝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每次演出产生变化的因素太多了,防不胜防。我们其实只要针对唯一的“不变”因素即可破解不可捉摸的变化因素。那就是“不变”的曲目。只要我们把曲目吹奏得滚瓜烂熟,意境理解得深刻透彻,技法运用得得心应手,情感投入到忘我境界。不管风吹雨打,心理岿然不动。做到了这个境界,你自然就亮丽出彩。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呢?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三:训  练

       训练不单单仅限于外在的吹奏技术,同时也是心理的训练过程。

        1、要有仪式感。每次吹奏曲目时都要做鞠躬动作。鞠躬动作不单单是礼貌动作,它实际上是情绪的切割动作,是把鞠躬之前的生活情绪通过鞠躬动作进行切割使得演奏者马上进入音乐情绪之中。所以当你鞠躬抬起头时就已经进入了音乐情绪。此时若是伴奏音乐响起,你就要进入到无我的演奏境界了。

        2、要有敬畏感。要对即将演奏的曲目产生内心的尊重和敬畏的感觉。态度端庄,情感虔诚,情绪平稳,感情真挚。如果更进一步还要跟古人一样,沐浴更衣,清洁手足。此时此境你吹出的音乐就会由远及近,如泉似风,不急不躁,万籁天声则款款而来,滋肝润肺,通透美哉。敬畏感的训练要自觉灌输到平常训练的每个环节。看似多余,其实养心。养修到位,水到渠成。

        3、要有工匠精神。我的老师告诉我“不要让一个音符轻易地在你的指尖滑落。”对待每个音符都要精雕细琢,对待各种技法必须主动去精心研究,深刻理解,仔细推敲,反复训练。做到精益求精,学无止境。

        4、抗干扰训练。用俗语说就是练“皮厚”,不怕出丑。我个人的体会是,半路出家的陶笛爱好者们要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围攻”之中。无论是被欣赏、被讨厌、被鄙视、被孤立都无所谓,我都坚持在公交车站等车时吹;在公园人最多的地方吹;刻意地在人们的近距离指指点点中深情投入地吹。如果你是科班的音乐专业老师,也可以将这些安排套用给你的学生作为有意的训练内容。通过不断的训练,就会时常产生想“露一手”的冲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丑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出艺术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多了。此时的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以不变应万变”了。但这只是入门阶段,还要更进一步……

        5、 记忆训练。内容包括主旋律音准训练和伴奏音乐训练。主旋律音准在几个地方特别的“抢耳”。即起始音、最低音、最高音、转调音、转调最低音和最高音、结束音。这几个音如果吹奏不到位那就是演奏事故。当然还有些特定风格曲目的个别音符如【苗岭的早晨】中的b3这个音,是苗族“飞歌”的特色音,也必须准确到位。音准训练要有针对性,平常刻意对上述几个音(可以钢琴辅助)进行无数次的听觉记忆冲击,使之记忆深刻,习以为常。陶笛运用时无论是气息控制还是吹奏力度执行,都能做到一步到位,一听即准。这样曲目表达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伴奏训练也是演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伴奏配器时在关键位置要有巧妙且明确的提示音,以便在噪杂的演出环境中能够准确捕捉到节奏点。

       在演奏过程中(忘了主旋律)和不上伴奏或者过了提示音没赶上伴奏怎么办?这个最突出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大家。这个也是可以训练的。我的体会是:

       第一步要多听原奏,跟着原奏看着曲谱将主旋律先吹奏熟练,而且要非常熟练。重点是要把主旋律的段落起始音,结束音,衔接音,转调的位置记住。然后做到背谱吹奏,直到基本没有错误时再进入下一步。这一步既解决了背谱问题,又解决了有些人若无伴奏就无法吹奏的问题。

       第二步就是放伴奏不吹主旋律,只在心里和着伴奏默唱旋律,连续默唱几遍,感觉基本无误时再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拿起陶笛小声地和着伴奏吹奏旋律,主要是听伴奏提示音加上陶笛吹奏的实际动作,让二者逐渐协调进行。

       第四步大声地自信地和着伴奏吹出优美的音乐旋律。多次反复吹奏直到和谐流畅。

       第五步在吹奏过程中故意在旋律的任何位置停止吹奏去干些杂事或者让学生放下陶笛走动走动,同时伴奏不能停要一直放,等干完了杂事拿起陶笛和着伴奏往下吹,看看是否能够找到主旋律音。刚刚开始时找不到门路,后来知道即使没了旋律但只要心里第六感一直记着节奏和节拍,再结合提示音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主旋律音符了。舞台演出时也是一样的方法。演奏中间也许不够连贯有瑕疵,但至少保持了曲目演奏的完整性。通过翻来覆去的停停续续的训练,和附伴奏演奏就大功告成了,以后演出基本不会错。

       这个阶段的训练一定要避免几个错误做法:

       A:曲目旋律半生不熟时就急于“跟”伴奏吹。因为旋律不熟完全无法注意到伴奏音乐中的提示音。实际上是主旋律被绑架着“跟”着伴奏走,主旋律是给伴奏做伴奏的,伴奏成了主旋律的角色。这就本末倒置了。我们讲的是“和”伴奏而不是“跟”伴奏。这两个概念天差地别,希望能够注意区分。

        B:没有经过和着伴奏默唱旋律的环节。这个环节很重要,在这里可以熟悉伴奏音乐中的各个提示音。

       C:没有主动进行主旋律停止和续接的练习,这个动作更重要,最好在容易出错的位置提前断开主旋律,然后再在提示音不明显的位置接入往下吹。

四、 演  奏:

       吹奏与演奏是有区别的。吹奏是熟悉曲目的音符构成和旋律走向的练习过程,而演奏则是曲目复杂的音乐演绎过程。吹奏吹的是“音符”,而演奏吹的是“音乐”,“音符不是音乐,音乐需要音符”。二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则有天壤之别。

       学习陶笛演奏一般都是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自由吹奏—不自由吹奏—科学地自由吹奏”。而“科学地自由吹奏”就是演奏。“自由吹奏”时是无章法吹奏,随意吹,很舒服但不好听。为了要好听就要去学习技法,由于受到各种技法的约束就到了“不自由吹奏”阶段。然后经过学习,各种技法都学会了,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了,就到了“科学地自由吹奏”阶段。这一阶段就是精彩的演奏阶段。

       演奏要遵循五个标准:1、音准达标;2、节奏准确;3、技法合规;4、乐感丰富;5、台风高雅。

        1、音准达标:陶笛演奏的音准虽说是相对音准,但也要按照钢琴的音准来训练。每次吹奏时要先用钢琴找到标准音,反复练习,直至头脑里产生记忆音准。演奏时必须把握好的那几个关键音的音准问题在上述“记忆训练”中已经阐述过了。

        2、节奏准确:曲目根据需要设计有各种节奏类型。不同的节奏类型和作曲的手法有关。曲作者安排这样或那样的节奏类型都是为曲目的意境服务的。掌握好节奏要从基本的节拍着手。1/4、2/4、3/4、4/4、6/8、9/8……节拍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将重拍表现出来,但又不能力度过重以免造成音高偏高。同时各种节拍特点都要学会。然后加上各种切分、附点、休止……的节奏形式多做练习,熟练掌握直至运用自如。

        3、技法合规:首先在曲目中作者安排的所有技法都要学会并且熟练运用。其次合理的可增彩的其他技法也可以适当运用。但不可随意大量地运用其他技法。不可破坏了曲目的思想意境表现。不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比如不可将花舌技法用在葫芦丝曲【竹林深处】的乐句中(我曾经听过某人每一句都用花舌吹)。

技法的运用要和情感结合,没有演奏技法就不可能有情感的表现,没有情感就没有技法的色彩。这就是常说的“技术不是艺术,艺术需要技术。”

         4、乐感丰富:乐感是指音乐的感知,乐感大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也可以是后天训练的。乐感的具体内容包括:

       有细微而灵敏的音准感、有准确而稳定的节拍感、

       有复杂和复合的节奏感、有多变和灵活的力度感、

       有单一和混合的音色感、有自觉和鲜明的调性感、

       有复杂和内在的和声感、有整体和局部的结构感、

       有生动和丰富的形象感、有感性及意境的想象感。

       具体到陶笛的演奏,我认为对以下几点的乐感培养尤其重要:A:对音准、节奏的感觉;B:对速度和力度的感觉;C:对音色的感觉;D:对气息强弱的感觉;E:对曲目风格的感觉;F:对陶笛乐器驾驭能力的感觉。

       5、台风高雅:演奏是带表演的吹奏,奏是演的基础,演是奏的升华。“表演”则结合了许多演奏者的素质:面目表情、气质风度、语言动作、心理素养、经历经验等等。舞台表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表演者踏入舞台的第一步到离开舞台的最后一步都在表演之中。舞台表演要动作从容、语言洪亮、表情大方、举止高雅、服装得体、化妆有度、情感恰当(如在吹奏悲伤曲目时演奏者绝对不能因控制不住情绪而哭出声音或中断演奏,但观众可以哭泣)。

       舞台表演要极力避免表情猥琐,动作粗俗。切不可用鼻孔吹奏,从头到尾闭眼吹奏、倒立吹奏或者吹嘴不消毒众人同吹一个陶笛。也不可以动作太大,表演过头。同时注意绝对不可假吹。

       只要我们科学严格地训练,积极参与各类大小舞台的演出,随着舞台自信心的逐渐加强和经历经验的不断积累,今后演出效果大打折扣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总有一天你将在陶笛舞台上展示出精彩的自己,成为耀眼的演奏家。

                                                                                    2019年09月09日

图片转自林烨老师朋友圈



感谢林烨老师深刻的思考,给笛友们带来如此专业且生动的分析,也感谢林烨老师在洪啸平台首发此文,敬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陶笛的3个特点与规律
二胡音准的四个境界
管乐演奏中的“头脑音准”
科学松鼠会 ? 为什么唱歌跑调的人会弹钢琴?
如何弹好古琴
以乐会友-民乐(民族音乐)论坛 - 胡琴论坛 - 二胡演奏艺术中的三个到位 - power...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