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桃园,画里'林芝'

两年前的八月去拉萨,似乎所谓的缺氧在我身上一点也没有,这次四月去拉萨,却有点气喘,因为西藏最好的气候是八月。

芒康弦子舞 阿里拉姆 边巴;瑞鸣音乐 -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哔旺、宫廷打击乐

如果说拉萨显示的是厚重的人文风情,林芝则绘就的是壮美的自然风光。我住的拉萨洲际酒店每天早上排满了百余辆四驱的豪车,应该都是去林芝的。从拉萨赴林芝,一路雪山耸立、湖泊密布、林海苍翠。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我全然没有了在拉萨时缺氧的不适,更有精神欣赏林芝的生态美景。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是对林芝最贴切的写照,最高峰南迦巴瓦海拔7787米,与海拔最低处400米左右的西让谷地,相差7387米,落差之大为世界之最。

南迦巴瓦

八一镇(据说此名是因为八个汉族,一个藏族的缘故),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整齐漂亮的建筑,宽敞的街道。八一镇是全国各省份主要是广东和福建出资援建的,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援建的痕迹,楼名、街名无一不烙有援建省份的印记。

八一镇

从八一镇前往色季拉山口,那里是观赏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地点。见到几位从重庆骑行至此的驴友,他们说已连续几天在这里等待,还是没能看到山峰的真容。朋友介绍说,春夏季由于空气湿度高,峰顶终年云雾缭绕。而在雪后的冬天则比较容易看到山峰。

由于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跨热带和寒带,所以景色十分奇特。山脚下是密密匝匝的灌木丛或各种阔叶树,有茂密的森林,有飞流的瀑布,有争奇斗艳的格桑花,而雪线以上则是一片冰清玉洁。

林芝地区集中了西藏70%的森林,是全国最大的原始林区和西藏最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因而氧气含量充足。走进南伊沟景区,沟内生态保护完好,被誉为“中国绿色峰级的森林浴场”和“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沟谷两侧,林木参天,青冈、云杉、桦树、柏木翠绿幽深。高大的树杈间垂下了一缕缕淡黄色的松萝,它是一种寄生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空气中有一点点污染就不能存活。

鲁朗恒大艺术馆

鲁朗说是个林场,在藏语里有“龙王谷”的意思,坐落在川藏公路边的这片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长约15公里,均宽约1公里,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被杜鹃花、灌木丛、松树和云杉所覆盖。山脚处万亩林海松涛阵阵,木板屋、木篱笆、木头桥及藏民居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牛羊就在草地上优哉游哉吃草躺卧、嬉戏玩耍,没有外人打扰,它们就是这个宁静世界里安逸的王子和公主。

著名诗人何其芳有诗写到:“年轻的同志们/我们一起到野外去吧/在那柔和的蓝色的天空之下/我想对你们谈说种种纯洁的事情。”这是否就是何其芳眼中的野外?这是否就是海子笔下的小站?这样的风景足够纯洁吗?

乔木丛间是藏民居,约有几十户人家,他们与木房共同成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犹如仙境的山水和谐融合在一起,藏民们就在这里“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鲁朗意为“叫人不想家”,近年来在广东、福建的对口援助打造,已成为5A景区,品尝当地独一无二墨脱石锅土鸡汤后,神奇美味确实既能抓住胃,也能留住心。墨脱石锅,采用南迦巴瓦峰悬崖上世所罕有的天然皂石人工雕凿而成,用它炖出的汤汁香浓可口、后味醇厚;鲁朗土鸡,吃着纯绿色的青草和清澈甘甜的山泉水长大,炖出后皮薄紧致、肉质结实;当鲁朗土鸡遇上墨脱石锅,“灵魂伴侣”般的相依相偎,世上哪里还有美食可比呢?恐怕也是“佛闻弃禅跳墙来”。

偶遇西藏千年古堡

西藏,处处是风景,一不留神就会与某些景致擦肩而过。从林芝八一镇返回拉萨途中,有一处人文景观不得不看,这就是位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G318国道旁的秀巴古堡,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堡建筑,也是西藏最古老、古堡最密集、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古堡群(现列为省级保护建筑)。

秀巴古堡

据资料介绍,当年,松赞干布在征战中为方便军队之间的联络、屯兵和防御,修筑了具有统治标志意义的古堡群。古堡群由5个高低不同的堡垒组成,间距大约为30至50米,各个堡垒相互呼应。而在当地百姓的传说中,秀巴村一带则是格萨尔王征服妖魔的第一个战场。不论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松赞干布还是传说中的格萨尔王,他们的英雄事迹在西藏地区早已广为传唱,这个五层的祈福塔是当时祈求军事胜利的灵验宝塔。 

如今,古堡的复原建筑正在修建,不远的将来使这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堡群必将重新焕发出昔日的风采。

一首歌的记忆

在林芝旅行期间怎么都没想到,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毛主席的光辉》这首歌竟然就诞生于林芝的波密县。

毛主席的光辉 才旦卓玛 - 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

图1:胡金安老人用汉藏双语书写的歌词

图2:陈钦甫同志

87岁的陈钦甫

当地音乐家朋友告诉我,1951年波密分工委抵达波密,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学习藏语,面向群众开展文艺演出,与藏族同胞一起开荒生产、筑路运输、改善民生。这些工作,当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加深了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认识,老百姓经常讲,“金珠玛米,哑咕嘟”“哈达不用多,有一条洁白的就好,朋友不用多,有一个解放军就好!”

1953年底,波密文工队的同志下乡调研,发现藏族群众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党和解放军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藏族同胞用藏语唱道:“在东方的山顶上,升起了红太阳,那不是红太阳,那是毛主席的光芒!”文工队的胡金安同志深受启发,写下了新的歌词,即“毛主席的光辉,照到了雪山上,从此藏族人民,有了幸福的生活,伟大领袖毛主席,祝您万寿无疆!”并将该歌词译成藏语,在波密地区传唱。

图1:《毛主席的光辉》词作者王蓉瀚(左)、曲作者涂青华(右)

图2:藏族同胞靠人背马驼支援修路

不久,文工队的王蓉瀚对歌词进行了再创作,产生了今天我们听到的《毛主席的光辉》的歌词,即“毛主席的光辉,嘎拉呀西喏喏,照到了雪山上,依拉强巴喏喏,啊!啊!溶化了千年的冰和霜,依拉强巴喏喏!人民领袖毛主席,嘎拉呀西喏喏,我们心中的太阳,依拉强巴喏喏,啊!啊!您是万古生长,依拉强巴喏喏!捧上洁白的哈达,嘎拉呀西喏喏,献给亲爱的毛主席,依拉强巴喏喏,啊!啊!祝您万寿无疆,依拉强巴喏喏!”

图1:上世纪50年代初,闫家琪在波密

图2:王蓉瀚在拉萨街头为群众演唱《毛主席的光辉》

继而,王蓉瀚将歌词交给了文工队的作曲涂青华,涂青华连夜完成了谱曲。这首歌开始用汉藏双语在波密、工布(今林芝市巴宜区、工布江达县一带)、塔工(今朗县一带)地区广为传唱。

后来波密文工队(1954年后改为塔工文工队)很多同志调往西藏歌舞团工作,同时也将这首歌曲带到了拉萨。1964年,西藏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赴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深情演唱了这首《毛主席的光辉》,随后就唱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波密县艺术团复排《毛主席的光辉》

附随手记录文字如下:

汽车沿着318国道向东行驶,路过松赞干布出生地,只见松赞干布出生地的牌楼四周挂满了经幡。

途经海拔5013.25米的米拉山口,山口处有一牦牛的石雕像作为山口的纪念碑,基座上篆刻着“雪域之舟”。

过了米拉山口,汽车继续沿着尼羊河谷下行就来到了“巴松错”,“巴松错”是红教的著名神湖。湖心扎西岛上有建于唐代末年的错宗工巴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供奉强巴佛、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

“到了西藏不去林芝,等于白来;到了林芝,不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将终生遗憾。”从林芝去大峡谷的途中,我才真正感受到林芝的江南水乡的韵味。尼洋河的下游,雅鲁藏布江的开阔地,随处可见绿树成荫的岛屿,以及蓝色的平静水面,水绕岛,林拥水,分不清哪是岛,哪是岸。

特别叫人称奇的是,两岸到处是金黄色的稻田,到处是流淌的河流,简直叫人不敢相信这就是高原西藏。更为神奇的是,在江边的拐弯处,有一座巨型白沙丘,六七月份刮东南风时,风把江中的白沙吹起来堆成沙丘,而到了三四月份刮西北风时,风又把沙丘吹回到江中,周而复始,千年不变。

导游告诉我们,大峡谷最美的季节是四月桃花开,不过十月也可以感受和欣赏峡谷的绿色美和雅鲁藏布江的惊人巨浪。

我们驱车沿着盘山公路,下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谷底,近距离感受江床陡滩的险峻与巨浪的惊心。听导游讲,十年前有四位美国和日本的游泳专家,带着先进的漂流设备,挑战大峡谷,结果全部英勇就义。

在大峡谷,我参观了一棵神树,又称夫妻树,听说是当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视察林芝时亲手栽种的,树干要十三个成年人牵着手才围得下,树上挂满了经幡和黄丝带,每条黄丝带就是一对年轻人的美好祈愿。

车到八角村便到了终点,听当地藏民讲,沿着峡谷河道翻过前面的山谷,便是异国他乡。八角村因为村里生长着八棵黄果树而得名。

拉萨到林芝今年六月一号火车全线贯通,简称拉林线,是中国一条连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站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林芝站的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快速铁路,沿拉萨河而下,经贡嘎转向东,经山南、朗县、米林,跨越雅鲁藏布江到林芝站,全长433千米。

越声/文图

woody/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芝—拉萨
林芝,许你三生三世百里桃花开
准备去西藏?希望这篇可以帮到你
西藏波密林芝桃花
3月西藏林芝波密
西藏林芝波密秋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