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逢考必胜】学会赏析古诗词的意境

 


学会赏析古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以下面两首诗为例: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题目1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100字左右。(6分)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示例: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2分)。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2分)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2分)


题目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


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孩年轻秀美的特征。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 “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题目3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题目4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题目5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


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题目6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______的特点


②、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①、高洁、淡雅、朴素。


②、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题目7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①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②这首诗以“松”写人,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


题目8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题目9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


“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附:描写手法大全


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细描、象征、衬托、烘托、对比、渲染、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


1、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2、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3、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4、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5、烘托

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6、对比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


7、渲染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8、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9、正侧结合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10、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11、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的多为面,细笔描绘的多为点。如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为面,后两句为点。


12、从对方着笔(虚写)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13、细节描写

细节,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年高考古典诗歌复习表现手法教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思路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语言特色
怎样写现代诗
古诗词鉴赏的术语及方法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该怎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