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茶憩

闲话茶的三生过往

 

叙:闲茶浅韵,笔漪有些散了,其实 “散”字是不可以随便用的,鲁迅先生说“散”是魏晋时期的一种药。大概是类似于神经麻醉品。唐以后这 “散”字就逐渐用的少了。也许是《茶经》认识了茶。再到后来这“散”法失传。于是竹林里的七贤也就成了“书中的古董文物,林外的儒生道士”。这山中之茶也就随之成为百姓之茶。其实有的时候人予文散一些并无大碍,只须把神留住,神留住了,上帝也就不会怪罪了。古人说此形散神聚耳。与此仅以调侃而聊以茶趣,于此之际,品一杯清茶,燃一柱沉香,历史如此,人生如此,坐下来,看戏去……。

小憩予小雅,是人生的一种福分。鲁迅先生说:“能有好茶喝,是一种清福。”古往以来,茶道、文章是孪生的兄弟。茶的话题,往往是生活的话题,茶的味道更像生活的味道……。      

据说,茶是下了山的隐士,谓:“南方之嘉木。”慧根之灵芽。茶居于山峪,承兹溪涧壑岩,谓云雾漫渺之殊者。《陋室铭》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神仙以高山筑为琼阁;亢龙以深水腾为渊海。而于茶,则山居不可太高,濯水也不可太深,是恰当最好。流水沥冲和之境,冲淡涤生世之氛。茶不是仙草,茶是曾经的隐士。无论大、中、小隐,去归根还是人间烟火……。

炎黄子孙都有一个茶缘,千年以前炎帝从山中找到了茶,历千年,陆羽把茶记入扉页。又五百年,赵时庚从山中带来兰,栽于园中、杂于书契。而后鲁迅先生则走出百草园,又和自己的“三味书屋”道了声,别了……。鲁迅质本如茶。所以自然就不仅从属于那个百草的园。茶的价值在于:茶是从人间的百草园而走到人间。

《茶馆》中有这样的对白“莫谈国事”,莫谈之际,匹夫匮乏了精神,国家自然羸弱。但也恰因 “莫谈”才催生了中华民族的觉悟。也再次验证了哲学的二律背反。好茶与好文一样,不是小家碧玉,不是盆栽花卉。当然黄山谷的“兰”是上等花木,但“君子如兰”对于中国的历史而言并不全是件好事。“五音平仄”、“七步成诗”“字字据典”固然精彩,但精彩之余,也裹住了文人的脚。一条数千年不濯的裹脚布,那即便是古董,其味道也不会是好的。几百年来到近代,国人感悟了人文科学,忘掉了自然科学。这也就是鲁迅和那个“三味”道别的由来与过往吧。在这里想说一句:更愿君子如茶……。

生活中,茶是一种品格。黄帝有个名字叫姬荼,“荼”是古时的茶,也许黄帝这名字的传说经不起推敲,顾颉刚先生认为这无需推敲,时至而今“木已成林”也更无推敲的必要。但该如何了结这桩不是悬案的公案,千年以来,茶早已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茶”。百草中,茶有着与众不同的涵义。茶本用来解毒。因此茶也被称作“查”,予肌理可案疾康,与世事可明德化。于两仪可辨黑白,与历史可知代序。博衍史记,玉锵趋韵……,五帝三皇的神圣事业,已是无涯过客们眼中的戏剧……。不管书写典籍的那支笔如何的撰编,也无论人生又是怎样的逆旅,茶还依然是茶,水还依旧是水……。茶之高格载于怀信,茶予友明,茶以为善,茶予君子之交,故品茶悟道,读史清鉴,也自有由来出处。

茶味如禅,很多时候是“说的人不懂,懂的人不说”。禅机不是谈来的……。品茶是缘于“体会 ”的小雅。“体会”也是品尝百草的那个过程,神农与百草的故事是味与道的内涵。诗谓清和;辞谓修远……。百草百味,百事百姓,百家争鸣,提炼来就是“书屋之三味”。孔子笔下的小雅也许就是这个样子。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之为求索其实一个“悟”字。而悟之感会就是“绎心之觉悟……”这也就是寓百草百味而生的 “禅茶一味”。

化外春水苕溪,斜阳瘦马;山间竹杖芒鞋、景行如画。目躇千景而心生万象。“三味五味,味无味”。斯道为者几何?又得失几何?这不是东坡、魏武就能够给出的答案。魏武挥鞭的故事,不过一个“驾!”而驰往何方?怕是那曹公自己也忘了。所以就有了那个“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尔唯有杜康!魏晋硕风骨而乏茶趣。故生几何之惑累。 “几何之惑累”或许是在于苏轼的酹江月下,在于曹公的铜雀台上。亦此杜康之幸甚!其间之味也就是茶之真如。回首之时,人生如戏:

……茶之性情在于真沏,茶之质美在于冲和,茶之韵朴在于玄远,茶之悦妍更在于茶与水的缘分,茶的精神更在于想断神连。茶不是五味能概括得了,百味不止于此……。茶本凡物,游历于古井、市井。凡如我们这些做百姓的人,亦凡如“李杜元白”那样的淡泊与浓烈,凡如带着平常的心,品平常的茶,亦凡如这生命的真实与平凡……。寄韵在于无声,迹象在于无形,而离声之韵恰巧就是最感人的历史。

时间这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就做了历史的导演,那些角色成就了茶与水的缘分,味与道的素材可以被写成很多的剧幕,很多时候令人感读繁缛,历史是一本书,有时任意撕扯下几页装裱起来,那就是属于时间的经典。倘能寻来一个凡而不俗,捡来那禅茶一味,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幸福呢。生命原是致尚的简凡。又其实茶言简叙,茶是《春秋》味韵里曾经与流水与我们有缘的一片树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百草园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悟.醒心、虚争几何?
捣练子——闲话阴晴不定[捣练子]
鲁迅故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朝花夕拾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