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害怕被抛弃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依恋试验


1973年,有个叫艾恩斯沃斯的人,做了一个实验,叫【陌生情境测验】,他让妈妈们带着约2岁左右的孩子来到实验室,然后让妈妈不打招呼就离开房间,片刻后再回来孩子身边,在这期间由工作人员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场景一:



第一种反应:

孩子发现妈妈离开房间时,变得焦虑不安,这些孩子会焦虑,也会,不过很快他们就不哭了,会平静下来,玩游戏室里的玩具。

当妈妈回来房间后,孩子会跑向妈妈,告诉妈妈,我在这里玩了什么,孩子看到妈妈回来是很高兴的,并且会去拥抱妈妈。

他们内心的声音是:“我知道妈妈一定会回来的”


这个类型属于: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孩子是被怎么对待的:

他们与妈妈的关系很好,妈妈会在他们哭的时候很好地作出反应,对他们表现出积极的关心与爱,对他们的活动有情感支持,对他们的行为有积极引导。他们会接收到妈妈的关心和信任,被妈妈恰当地照顾着,妈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情绪也能被妈妈很好地看见,他们在妈妈这里感觉到安全。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的特点:

当妈妈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以妈妈作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点,会自己找玩的,不过一边玩会一边回头找找妈妈,就像充电一样。妈妈离开他们,会引发他们的分离焦虑,但是他们相信妈妈很快会回来,相信妈妈不会丢弃他们,他们知道妈妈是可以被信任的,这类孩子安全感很足,也很容易快乐


场景二

第二种反应:

孩子对妈妈的在与不在似乎没有反应,妈妈离开了房间,他们也没有哭闹,会单独地玩玩具。

当妈妈回来后,他们并不关心妈妈去哪里了,对妈妈的回来视而不见。孩子在努力应对内心的焦虑,陌生人在不在,他们的表现也是一样的。他们内心的声音是:“我不需要你们”。


这种反应属于: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孩子是如何被对待的:


(1)缺乏陪伴,他们的需求总是没有得到妈妈的回应,妈妈不喜欢被打扰,对他们是没有耐心的,对他们的哭也很少有反应,他们不被照料,所以从小就学会了要懂事,不应该去打扰父母; 

(2)过度卷入,他们被妈妈过度照料,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成长空间,一切被包办得很窒息,妈妈没有自己的价值,紧紧抓住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不得不表现得“我不需要父母”,用这种的方式来应对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回避型依恋孩子的特点:

这些孩子显示出是很懂事很乖,可是这些是一种假独立,他们与妈妈分离的时候几乎不哭,当妈妈主动去找他们玩的时候,他们表现是冷漠的。这类孩子对陌生人也不会害怕,在他们有需求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寻找帮助,不过会有愤怒的情绪。


场景三

第三种反应:

孩子和妈妈分开后,他们会很焦虑,表现出恐惧,情绪很不稳定,他们会哭闹,会跑去敲打大门抗议,工作人员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安静下来的,他们也无法玩玩具。

当妈妈回来后,孩子会很粘妈妈,但同时也停止不了哭闹和愤怒,他们内心的声音是:“你本来可以不用离开我的,干吗要离开我!”


这种反应属于:焦虑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孩子是如何被对待的:

这类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妈妈照顾孩子完全靠自己的心情,冰水两重天,也许这一刻宠孩子宠得上天,下一刻就反手一个巴掌了。妈妈对孩子时而冷漠时而热情。孩子也变得不知所措,担心自己做不好就会被抛弃。


焦虑型依恋孩子的特点:

他们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紧紧住妈妈,很少会自己玩,妈妈离开他们时,很恐惧焦虑。这类孩子很怕分离,分离后很焦虑,很害怕陌生环境。孩子感受到妈妈的,既有爱也有怕,怕妈妈离开自己,恐惧被抛弃。他们会发很大的脾气来希望得到爱,脾气暴躁,反应也会比较迟缓。哪怕妈妈在身边,对陌生人也有特别高的戒备心。


场景四





第四种反应:

这些孩子很奇怪,他们表现出僵硬纠结刻板,他们在妈妈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紧张关注着妈妈的行为

妈妈离开后更加不安,一方面想亲近妈妈,一方面又要打咬妈妈来表示对妈妈的拒绝。他们的内在声音是:“妈妈,你让我想靠近又恐惧”


这种反应的类型属于:混乱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孩子是如何被对待的:

这类孩子看起来是害怕妈妈的,对妈妈很迷惑,对于孩子来说,,压力经常过大。这种依恋类型要么是有一个抑郁症的妈妈;要么是有一个暴力妈妈。他们通常是受虐待长大的,或者有过创伤。


混乱型依恋孩子的特点:

这类孩子很少会玩乐探索,他们害怕妈妈,又得不依靠妈妈,他们的情绪最难安抚,妈妈对他们来说,是安全与是恐惧的客体,妈妈让他们有恐惧的经历,所以既表现得依恋又会攻击。



依恋类型与成年后的情感类型


从大量的儿童与成人的依恋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人的依恋模式通常是稳定的,依恋类型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与生活。



1
安全型VS信任感


他们安全感十足,很少焦虑,在情感上稳定和积极。会尊重自己与他人,他们不需要通过他人来获得爱,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爱。他们有需要的时候,能真诚坦诚地告知对方,他们在感情里不会担忧失去,能够做到与人亲密,他们容易与人接近,不会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与自己太亲密。他们信任自己与这个世界。


2
回避型VS疏离型


他们在感情里,总是以回避的态度出现,你找他们谈话,他们通常玩视而不见,对你的情绪也不回应,哭也好闹也好,他们表现得很冷漠,他们害怕进入亲密关系,总是会无意识地选择回避,这样子就避免了过于亲密而让自己焦虑了。他们拒绝依赖,认为依赖是可耻的,想要自力更生,也不愿意与他人谈心,他们也希望对方也能独立不需要帮助。


3
焦虑型VS痴迷型


他们恐惧被抛弃,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他们的爱需要通过对他人的索求中才能得到,他们不断地要,“你要证明你爱你”,所以他们会不断地作,他们只是想通过对方对自己的好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可爱的。他们也特别会依赖对方,会过度追求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他们爱起来很痴狂,对恋人有很多的不信任,要不断求证爱是在的,这样也常常让对方离自己而去。


4
混乱型VS恐惧型


他们渴望亲密关系,但又害怕受伤害, 他们希望有人爱自己,又担心自己会离不开对方,如果他们与对方建立了亲密关系,他们会恐惧对方会抛弃自己,内心的冲突巨大,脾气也很暴跌,情绪很不稳定,内心很混乱,亲密让他们渴望而又觉得恐惧。他们在关系里,还会做出一些很可怕的极端事情出来。


如何改变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1、爱的陪伴。爱是疗愈一切的法定,如果重新有一段稳定的关系,这个关系能够持续下去,那么他就可能学会去信任他人,重新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模式。所以会有一些成年人,找到一个好老公,在老公的陪伴下疗愈了。所以,关系很重要,什么时候改变都不迟,对于孩子来说,只要妈妈愿意改变亲子关系模式,一切都会好起来。


2、心理咨询。没有一个好的关系,那么长期的心理咨询,能够带给这个人一个新的链接,有能力的咨询师会发展他对他人的信任,开始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安全与信任感,并不是做什么去影响他,而是在信任的关系里,自然发生的。


孩子是透过妈妈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依恋,是孩子以后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来源。

(PS:以上漫画为原创,转载请通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 依恋焦虑
离别的季节,说说分离焦虑
你理解的宝宝“安全感”可能完全错了!这两个因素才是判断孩子安全感的标准!
如何养育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简快分享(13)
观察母亲和儿童间【依恋关系】的“陌生情境”实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