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周青良医生属性思维中的精华

解读周青良医生属性思维中的精华

 

解读周青良医生属性思维中的精华(一)赵致生

拯黎元于仁寿

  本人应秦皇岛中医医生周青良的邀请,从长春来到秦皇岛周青良中医诊所请周医生为自己治病。经过三天的诊治。效果真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尤其是对周青良医生的属性思维中的感悟,深深的赞叹不已。其中最值得一谈的就是精气神的中医核心认识,已经被这位北京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现代中医,理解到了简单而全息的极致。所以,我想借这个治疗的机会,把周青良医生的属性数学思维交流内容分别整理出来,介绍给大家。因为中医在现代遇到了很多无奈是广大中医医生们值得深思的,也是广大相信中医的就医患者所需要深思的。因为中医发展的路是一个情系中华民族医学兴旺发达的大问题。是一个医患一体化的一种关联关系如何确立的问题。是一个我国医疗制度如何创新、如何完善的大问题。所以,它不仅仅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中医医学实践如何在现代科学边缘学科大爆炸的特殊时代,走出一条中兴之路的大问题。而同样是一个如何从制度上,理念上,基础科学的完善与发展上,创新出一条中国中医发展特色的道路的大问题。如何在中西医激烈竞争的当代,挽救中医科学的萎缩,中医医疗市场的萎缩,中医行业从医人员的萎缩,中医就诊患者的萎缩……等问题。

  而我现在作为一个身患疾病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把这些问题作为医、患之间的属性关联关系作为一个研究题目,来分析中医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中医的发展探索提出点一孔之见。也不失属性科学研究关联关系的大主题。也不失为中医基础科学的基础学科化发展作一个初级的探索。

  首先对周青良医生的个体诊所之路的感触,说几句本人的感受。

  未来秦皇岛周青良诊所就医之前,心里总感觉有一种疑惑,在中国医疗制度的体制下,北京中医院这样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选择从事个体诊所发展的从医之路。在中国还真的不多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走上了个体从医的道路的呢?

  直观的第一感觉,就是周青良医生的工作时间。诊所的营业时间只有半天,就是上午是患者来就诊的时间。而下午则是周青良医生休诊继续学习中医的时间。天天如此。从不破例。这是已经到了五十而知天命年龄的一个老中医师来说,是不多见的。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他在半天的规定工作时间之外,并不拒绝任何患者的求医问药。只要有患者打来电话,他都有问必答。甚至对有出诊要求的患者,依次安排送医上门。

  在他的医学论文与随笔 文摘中,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拯黎元于仁寿。

  从现在的字面来理解这句话,通常会把黎元解释为百姓或者民众。把仁寿解释谓有仁德而长寿。这样就会错误的把这个词汇理解为浅简的为老百姓延年益寿。

  其实这句话语出于《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邢昺疏进一步解释为: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但是,从属性科学的基础理论认识来探索这个语境的渊源,则是在表达黎旦初明,至寿终正寝的一个生命轮回过程。拯黎元于仁寿表达的是对生命奥秘的一种属性探索精神。

  在中国对医学的称谓中,有一个把医学称呼为仁术的习惯。所以,在这里,仁与医之间的关联关系是相同的。而寿字的解释通常以穷尽或者终其天年为正解。所以,仁寿一解应该理解为医术与竭尽毕生精力的意思来解。所以仁寿应该解释为医学与人生之间的关联关系。而黎元应该解释为黎旦初明与生命的穷尽之间的三焦态势变化过程。

  所以黎元在这里是仁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有三个含意:

  1、穷年忧黎元。黎元这里是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本质认识,它的诞生犹如晨光中的第一束光亮。也就是说,在仁术中,这缕光亮能不能如日中天一样保持到毕生的一个过程。持续的保持这缕生命之光亮的存在,是我们仁术所追求的极限。

  2、穷年尽气。这是中国传统属性科学中的一个大气候论,被称为司天,在泉理论。它的核心是讲人的生命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系天地万物之所关联关系。人生命的结束是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尽气。所以我们施行仁术的核心就是保持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的关联关系存在。

  3、穷年累岁。是一个轮回转换的辩证观念。是仁术对黎元抑扬变化的一个周期性轮回认识的过程表达。意思是说,人生的过程并不是一缕黎元可以顺利的进入穷年的,它需要抑扬链接的积累,生命过程中有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对疾病的医治。因为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的战胜疾病的过程中渡过的一生,在这一点来认识生命,就是一个又一个疾病被战胜后的累岁之果。

  拯黎元与仁寿。不仅仅是一个医师的信念。同样也应该变成一个患者的坚定信念。医、患在信念上形成一体之识,你说,还有战胜不了的疾病吗?

 

解读周青良医生属性思维中的精华(二)赵致生

拯黎元于仁寿的整体观

  在与周青良医生的几天交流中,另外一个直观感觉是他诊断方式的创新。在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的基础内容之外,他多了一项与患者共同识症,与患者共同探索疾病症状的来源之根,并且让患者从理念上接受他的治疗方法。使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一个共识,共施的医患合作的同心合力的战胜疾病的特殊局面。从精气神的中医基本理论来说,他的行医原则是,先神通,再精通,后气通。把气血盈亏之法,升华为神盈亏辩证,精盈亏辩证。

  也就是说,周青良医生并不是依靠秘方医治顽症而成名的祖传医生。而是以通常方,通常理,通常之药在拯黎元于仁寿的整体医疗观下,用平常方,平常理,平常之药与患者共施仁术的一个新时代中医。虽然他使用的是平常方,平常理,平常药,但是,却可以医治非常之恙,非常之疾,非常之病。对中医来讲,有一句行话,叫作上不治喘,下不治癣。谁治谁丢脸,甚至丢饭碗。但是,在周青良医生的患者中,却有不少这类的病案。而且同样顽症的患者之间,并不存在一方通治的医案。而且他的药方也无一雷同之作。实为现代中医行伍中的另类。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另类才迫使他不得不走出中医院的清规戒律,而成为探索拯黎元于仁寿的整体医疗观的个体行医之者。

  我感觉到他与其它医生不同的是他与患者之间一体化沟通方式,则侧重的反映了中国仁术的核心。

  医患之间的互信是对疾病治疗探索的一个最起码的起点。而这种互信是建立在拯黎元于仁寿整体观基础上的属性理念沟通。对疾病产生的共识,治疗方法共识的基础上的互信。

  中国中医医疗史上,医患之间的互信于否是能否共同战胜疾病的例子并不少见。以众所周知的名医华陀而言。关羽刮骨疗毒,与曹操风涎拒医,就是两个最好的典型。一个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坚信不疑,自然华陀手到病除。一个讳疾忌医,自然一命乌乎。所以,患信于医,出于对医之析解而理解,而患疑于医,则出于对医析病之因,用之方而疑虑。故医之道,要首先取信于患。患之道,要先取信于医。

  医取信于患,要有浅简之法说明医理之纲纪。谓之通理。所以神通是第一要旨。所谓神通,有神合,神和两式。合谓之相会,和为之融和。皆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所以,医者取信于患,需要清

  神。神清则气朗,神清则气茂,神清则气全,神清则气爽,神清则气正。皆取之于神籁自韵之理。

  也就是说,医患 之间的沟通,首先是症。认症的准确是第一要素。所以,对于患者而言,对医生不避其病疾之讳,不避其疾病之源。

  显而易见,认疾病之症的过程,是一个医患取得共识的过程。在认症过程中的统一前提下。医生的厝症。是一个决定医生的仁术水平的关键时刻。也是能否取得患者信任的最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在属性数学中被称为三焦论中的生三,植三问题。而在中医的仁术范畴则是一个症状的关联关系的生理探索过程。因为对同一症状而言,产生它的关联关系可能存在多个。如何厝置症状在人体脏腑,经络中的阴阳关联关系,司天、在泉的关联属性。是进一步拟定治疗方案的根本原则与依据。

  这一重要的技术环节。在现代的医院标准化的程序中,被仪器检验结果报告,化验单据的量值数字所替代了。只要检验报告与化验结果一出来,医生就可以依据证候群的数据检测结果,作出疾病的标准化诊断。然后依据治疗常规,按步就般的实施标准化治疗了。

  现代医学的标准化诊断与标准化治疗,对于标准化疾病来说,应该说是具有独特的疗效与治愈能力的。但是,人类患病的证候群组合却是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也就是说,患者的疾病证候群,并不是依据标准化的规定而雷同产生的。每个患者的症状都会有差异或者不同。尽管化验单据的数据可以相同,但是,相同化验数据的病人之间所产生的症状是绝对不会完全一模一样的相同的。所以,中医科学中的认症,厝置环节,就变成了现代标准化医学的另类。而且这种另类的非标准化认症与厝置环节,在现代中医院中,已经被标准化的检验、检测手段所取代。中医在标准化医学的明细规范下,则自然取缔了与患者共同认症,共同厝置证候的关键程序。

  缺失了认症与辩证厝置环节。中医的辩证施治环节,在标准化现代医学的正规医院中,就变成了非标准化的一种另类行为。那么,中医没有辩证施治环节作保障,如何应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来治疗疾病消除症状呢?

  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坚持现代化医疗的标准化医疗制度。依据现代医学的标准化规定,重新规范中医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显而易见,这是一条彻底改造中医,彻底标准化中医的一条与现代标准化医学共融合一的一条路。

  另外一条路就是坚持中医的辩证施治原则,坚持认症,辨症,厝置,厝施的中医属性科学方法与治疗原则。

  无论哪一条路,总得有人先行去走。如何走?则是当前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工作在现代化中医院的中医医生们,已经习惯了开化验单,开心电,超声,X……等标准化检测。也习惯了对标准化疾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法的应用。而没有一个人在研究中医药如何进行标准化。他们都在等,等待着中医标准化施治的条例出台。但是,中西医结合的路走了近半个世纪,也没有出台一个标准化的中医辩证施治的路。这样,就逼着走另外一条路的中医医生,不得不离开医院。也许这个原因就是周青良医生离开中医院,走进个体诊所的根本原因了。

  今天就说这些了,明天接着说,周青良医生在中医辩证施治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周: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利簋
岭南经方家黎庇留如何治产后浮肿?
谈中医食疗与西医营养学的区别
男人,你“更”了吗?
中医古籍 仁寿堂药镜
Nature:5个病人,1个基因,一种新型自身炎症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