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中医学的数学原理
一》前言
1、阴阳就是生命运动的景象,五行就是生命运动规律产生的八十一种变化景象的综合控制体系。  
    自然数为什么是十进制?就是因为一元控制论的极限就是九宫。而阴阳九宫八十一变的最低控制体系,就是五行。中医治病,就是利用五行控制规律对九九八十一变化体系进行控制与调解。
2、古中医学理论所展示的数学内容,它来源于自然,表达着自然,揭示着自然的奥秘。
    没有人为意识构建的三维坐标系统,只存在两个相互依存的事物之间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在相互变化过程中,形成阴阳八卦与五行循环不息的永恒运动关系。
3、古中医学理论是在天地人三焦一体一理的属性时空一体化认识的理论体系中产生的。
        即认识世界的方法是用时空一体化的属性数学结构框架体系。
     a、干支历法,俗称黄历或农历。它用四分法,确定了春夏秋冬;又用六气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中医与黄历,同是诞生于中国古文化基石上的两门科学。

二》生命的九宫三命论
1、生命,不是物质的简单堆砌。
    命,是指动植物的生活能力。它需要物质的吐故纳新,也需要自身物质的新陈代谢。但关键的问题是,生命具有周期性。即,任何生命都有它的生成,成长,成熟,繁衍,衰老,死亡的过 程。可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由物质的简单堆栈与组合就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在生命成长期需要的物质,并不能决定衰老期生命新陈代谢的属性。
    a、命运与寿命,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命运是生命发展变化的趋向,有好、有坏,有顺利、有挫折。但是,命运必需是一个生存着、活着的范围。所以,它的发展变化只能局限在生克范畴之 间。
    寿命它是一个生死的界线。即,有寿则有命,无寿则无命。因此,命运必然在生克范围之内,而寿命则是生与死的界限之中。
2、古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有如下几个不同的角度:
    a、自然与人之间的物质摄生关联关系,称为摄生,或称生命;
  b、生命属性与自然属性构成的关联关系,称为性命;
  c、人的生命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称为寿命。
3、中国传统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并不是唯一角度认识产生的一个定式结果。而是以天地化生万物为主线,汇聚了多视角的共同认识,形成了一个形、性、数综合表达体系。
    a、从时间角度来认识生命,任何生命都是先有诞命,而后一直发展到没命。因此,寿命的有限性是生命的时间特征。与大自然中物质不灭的天长地久来比,物质的存在状态是长期的、永恒的, 而生命则是短期的、短暂的。所以,寿命表达的生命含意,是天地自然界中的物质存在状态的长期稳定性,与生命躯体中的物质存在状态的短期不稳定性。寿命的时限一到,寿终正寝,身体 中的物质,就再也不具有生命属性特征了。
    b、从空间角度来认识生命,生命躯体具有自己的形、性、数的属性结构形式。躯体中的所有物质,包括各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种产生模式。但是,这种固定的产生模式,仍然 可以对其物质化认识。因为,生命终结之后,躯体中的物质仍然存在。而随着生命消失的只有意识与反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生命的躯体在生命存在期间是一个心物合一的体系。而在生命 停止后,躯体中的物质还在,与大自然中的物质理化成分没有什么两样,组成生命的密码DNA的结构还在。但是,生命确停止了。所以,躯体中的物质,不是生命的关键因素。
3、物质既然不是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那么,就应该从其它角度对生命来进行再认识。
    a、中医学认为,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是精、气、神,是属于人类未知的范畴。但是,这个未知范畴在人类的知识相对论圆圈中,是可以通过已知圆圈的扩大而变成已知的。要想把未知变 成已知,则必需建立一个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相对关联关系体系。通过已知与未知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认识程序与方法,把它转换为已知的结构。也就是说,现在未知的东西,可以通 过定己动巳、定巳动己的动定、定变、变通的属性认识方法与属性认识程序,在知识圆圈的扩大过程中,完全可以把它变成已知。所以,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是没有具体的定义、没有具体的 概念的。因为,它完全属于未知。
    b、古中医学把构成生命关键因素的精、气、神,只是作为生命起始的一个标志、生命初始中的一个状态、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原始结构形式,称为元精、元气、元神。通过相对论的知识圆圈扩大,才能把它变成已知。所以,没 有具体定义、没有具体概念的元精、元气、元神,只是未知事物的符号,仅仅是为了相对知识圆圈扩大过程中的顺畅表达而已。
    c、精、气、神,为古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生命三焦论。两性相动谓之气,两性相变谓之精,两性相通谓之神。气动乃有运,精变乃有化,神通乃有达。
4、古老的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则是:
   a、生命运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形规律变化性—生命的全过程,是一个形变化的全息过程。但是,他们的表现存在彼此的相同,也存在彼此的千差万别、形态不同。
    生命之形的属性特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非自主意识行为引发的形变化。如呼吸、心搏、血液循环、消化系统蠕动等。
 2、病理行为引发的形变化。如抽筋、被动体位、角弓反张等。
    3、条件反射引起的形变化。如强光闭眼、吃东西张嘴等。
    4、自主意识支配发生的形变化。如走路、跑步、写字、弹琴等。
    当生命结束后,这些形变化的现象也随之而结束或者停止。所以,可以说形变化是属于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b、生命具有性别的特征,即性命。
    生命躯体的雌雄性别的标志,虽然不能因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但是,雌雄交合而繁衍生息,则是生命的主要属性特征之一。没有雌雄的交合,就没有生命的繁衍。所以,构成生命的关键因 素,不能是雌雄的躯体。而是雌雄交合的繁衍能力形成的关联关系。
    这种关联关系不仅产生了雌雄两分的性存在特征,以及成熟后的雌雄交合的繁衍能力。而且生命对声、色、味属性的分辨能力,对明暗、虚实、内外、冷热等属性现象的博物辨识能力,都来源于生命体对属性客观存在的感觉、感悟和感知。并且,人体还有能将这些属性 现象形成的感性认识,通过意识能力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特殊能力。而且,这种觉、悟、知,与生命的全部过程有其同步性。当生命结束的时候,这种属性功能也随之消失了。
   c、生命具有其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即寿命。
    寿命,在中国语言的语境表达中,是有清晰的过程性与类别性。中国语言是符合组合学二项式定理原则的,具有数学的严格分类性与分步性。也就是说,在产生这些语言的时候,应该肯定已 经产生了一个非常严谨的数学属性逻辑知识体系。
5、生命就是一个存在时间周期过程与变化过程的具体空间活体形貌(这个活体一定是一个具有生克属性变化)的事物。
    a、生命是一个变化的具体空间,同时与时间的过程变化 规律的周期是一致的。生命,是时空一体化共同谐调变化的一个特殊体系。
    b、时间是空间的收敛,空间是时间的发散;时间是空间的发散,空间是时间的收敛。当空间与时间的收敛与发散二合而一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时候,生命就诞生了。时间 与空间,收敛与发散,二合而一与一分为二。这种三焦变化过程在不超越限定的范畴的时候,时间与空间的相对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变化的全程结构,就是中华古医学对生命的最基础认识。
    而时间与空间的收敛与发散,超越了这个限定的范围时候,无论你是二合而一还是一分为二,它都会促使生命现象走向衰弱甚至死亡。
    把生命表达成一个四象过程:
  空间收敛,时间亦收敛;
  空间发散,时间亦发散;
  空间发散,时间收敛;
  空间收敛,时间发散。
    生命四象具有一分为二与二合而一的两种变化关系。但是,它们却都在一个体系内随机进行着。如果用属性符号模式来表达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时空八卦系统;如果用几何形貌来表达它,就 是三焦的运动抑扬、更相动薄。
  因此,生命的认识,从属性时空观来认识它,可以划分为时空八卦;用属性几何形貌观来认识它,则是三焦的生克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
6、在中医学的生命理论中,生命属性的基础原则,是属性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生命属性的最高法则,是对生命属性的崇尚。也就是对个人来说,是生命;对世界来说,是自然。生命就 是有始有终的自然,自然就是无始无终的生命。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所以,万物皆有命。
    a、宇为无边无际,宙为无始无终;世为有始有终,界为有边有际。生命为:一生一世,一命一界。一个人的生命,只是生命世界中的一世一界。而生命世界,则是由每个生命都是一生一世、一 命一界构成的自然数全息。
    b、 中国的自然数,是从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四象之数开始的。它展示出来的数字可数性,是活生生的生命集合,而不是孤物独识的万物。自然数是用来描述自然的,它描述的内容则是一生一 世、一命一界。所以,与自然对应而产生的科学理论体系,首先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生观(生克、生死、生灭)与三世观(世界、宇宙、自然),而后则是三焦三命论,九 命一界的九宫之数:九九归一。
    c、显然,中国的古数学,是建立在一个描述自然为己任的主导思想上发展起来的数学理论体系。因为来源于自然,描述自然与表达自然的达成一致性。
    所以,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自然数字一,在由孤物独识进入格物致知的时候,就是一生二。即,两个一生一世的生命,在二命一界的家庭中,第一个遇到的急需表达的问题就是性。性的雌 雄,是中国自然数中的二。所以,两个一生一世的结合为二,为一个家庭的诞生。二为性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易经》后老子对自然数的认识。其实,它的本 原表达应该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代(世)。生命谱系的诞生,就是由三开始的。所以,雌雄之合为其宗,乃太极阴阳的原始之理。
  自然数,是数字表达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所以,自然数表达的内容是整个自然界中无穷无尽、多种多样的概全整体总存在。自然数,与宇宙、世界等词汇,具有等范畴的同义与不等范畴的 差异。在对人类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连续、持续的表达中,从雌雄性关联关系的起始,逐渐进入多人生人世、多命一界构成的人类社会性。所以,自然数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结构性来研 究人生人世哲学的数学工具。
    随着人类对自然世界认识的范畴扩大,自然数的应用从生命世界,扩展应用到非生命世界,即现代科学中所说的物质世界。而在中国远古时候,则称为:天地人体系,天地人物体系。一个是 三焦论,一个是四象论。
7、命属于动植物生存、生活现象的特指:生命、性命、命运。
    a、从属性认识上,命则有生、有性、有运。——它既是大自然规律所展示出来的一种定数,又是属性发展变化的趋向。
    b、任何生命都是大自然整体属性命运的一部分;任何生命与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向都不能超越大自然中属性运行的规律与规则。
    所以,命有三个内容,一是生,二是性,三是运。有生、有性、 有运谓之命。也即,生象、性象、运象之合乃谓命。
    c、生命,应该由六个部分构成:
       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环境,自身构成的生命现象,
       大自然赋予的天性,自身具有的个性,
       大自然赋予的天数, 自身变化的命数。
    d、生命现象,在生命环境中虽然是独立的,但是,天性与个性、天数与命数之间,则具有整体的不可分割性。
    对于生命现象与生命环境,虽然可以通过物质与物质的结构关系进行物理或化学的量化描述。但是,生命中的属性与属性的类属变化关系,则必需要属性数字来进行表达。数与形的属性结构 关系,形成了内五行、外四象的属性一体性。数的形体,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数的属性是一体结构性的。
    e、 生命属性的一体结构性,分可为形、性、数三个不同的层面,合则是形、性、数的一体结构、运动和变化。
     生命的三个内容“生命、性命、寿命”,同样具有结构性、运动性、变化性。即, 生是生命运动的一种结构形式,而命则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运动变化的一个完整过程。它起始于诞命,而结束于没命。生命在这个阶段的运动过程所展示出来的属性内容,简称为命运。在这 个命运过程中,它仍然存在着形、性、数的一体变化结构性。
    生的属性范畴表达,则比命的简单过程性表达更具有属性的状态性与结构性。它不仅仅包括了摄生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而且,还包括“本生”、“禀生”、“厝生”等多种不同的形、性、 数一体化理论的表达。生命,只是形、性、数整体理论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具有诞命的起始与没命的结束。所以,中医学对生命的诞生认识,并不简单的是出生或者产生,而同时也包括 诞辰、诞序、诞性、诞质等多个属性表达过程。所以,在生命存活期间,也称“度命"。生命的过程,是可以通过数学的形、性、数一体化,理、法、术一理化作出体系性的解释与说明的。而 说明它的理论,则为九宫三命论。
8、三命论的内容是:性命,生命,寿命。性命是生命的属性结构形式与存在状态的表达,称为人性;生命是生命变化形态形成的向、相、象属性运动几何的表达,称为人生几何;而寿命则是一 种性数的表达,它表达了生命的或然率与概率之间的综合变化规律性。
    a、生命的属性过程程序性,就是一个可以用形分析方法、性分析方法、数分析方法来共同认识的一个结构。三法一序的一体结构性,是生命可认识的具体方法与程序。
    古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是在应用中国古数学三焦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命学说。而它的整体理论基础框架,则是形、性、数一体化的属性九宫之学。并且,用这个整体属性认识框架 ,探索生命的形理、性理、数理,生理、生法、生术,命理,命法,命术。这样,就形成了在生命的形、性、数与理、法、术六气理论下,来研究生命范畴内的形、性、数变化与运动关联关 系的特殊内容。古中医学的生命理论,是一个天地化生万物之后的具体生命认识。生命存在的形、性、数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必需在生命的理、法、术整体框架内。生命的存在,是生命之 形、生命之性、生命之数的存在前提。脱离这个前提,形、性、数的理论探索就会进入一个更大的范畴--------天地造化生命的未知领域。所以,中医学不研究生命世界的本源问题,只研究 生命存在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生命存在的研究方法体系,是八卦整体辩证分析法;生命存在状态的属性结构表达是九宫,六气为八卦与九宫之通尔。
9、生命属性的形、性、数一体结构性应该是基础原则,而生命属性运动的规律与随机的变化性则是最高法则。
    中医对于人体的认识是属性的。而西医对人体的认识则是物质的。
    其实,物质与属性是很难绝对划分得开的。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实在、主观虚在),属性同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虚在、主观实在)。物质可以通过人类的思维反映对它的存在 进行认识(主观虚在),属性同样也可以通过人类的思维反映对它的存在进行认识(主观实在)。属性是物质的特性与性质,物质具有属性的结构性。
    在常规范畴中,物质通常是可见的,但离开其属性是不可感知的;而属性通常是不可见的,但却是可感知的。
    属性也是物质与物质产生的关联关系的客观存在。关联关系再产生的关联关系仍然还是属性客观存在。例如远古时代的中国人发 明了垒石结绳记事之法,把物与物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绳子的结系关系,来作出表达。物,就变化成可系的石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属性),就变成了链接两个石头中间的绳子。这样, 无论物与物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它都可以用一条绳子来表达两端所系的石头与石头之间的客观关系存在。也就是 说,中国远古的垒石结绳记事之法中的结绳记事,记的 内容其实就是一种属性(关系)的存在,记的就是一种属性相关关联关系(关联关系的再关联关系)的存在。
    这种关联关系的后继相关性,具有可迭代性、可更替性、可轮回性。它的逻辑结构体系的最原始的结构形式,就是直观逻辑体系、不直逻辑体系与存在逻辑体系、思维逻辑体系、判断逻辑体 系五个体系之间的六合结构整体。这个结构整体,就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逻辑的最基础逻辑单元。而人体生命,则是更多属性更替轮回产生的迭代组合结构整体。形成了虚实、表里、寒热 逻辑体系,脏腑、经络、气血逻辑体系,生克、乘侮、累及逻辑体系,标本、轻重、缓急逻辑体系,扶祛、通塞、敛散相术相略控制体系等等。
    中医学的生命属性体系结构论,是建立在属性数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属性逻辑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只认识到它是一个整体论,却无法从属性数学的形、性、数一体化的综合内容来认识它 ,无法从生命属性体系结构论的角度来认识它,无法从属性逻辑的角度来认识它,则是不可能正确认识人体生命,更不可能振兴和发展中医学的。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属性结构理论,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认识宇宙、认识自然(也包括认识生命、认识人社会) 的普适规律,表达的是认识方法的通用性,而不是内容的具体性。
    天、地、人的形、性、数一体与理、法、术一理中,理有三部九宫:理有理形、理性、理数,法有法形、法性、法数,术有术形、术性、术数;而体也同样有三部九宫:形有形理、形法、 形术,性有性理、性法、性术,数有数理、数法、数术。
  这是一个阴阳九宫(阴阳中有九宫)与九宫阴阳(九宫中有阴阳)的大系统。每个具体的门类中,都有自己的具体属性定动、动变、变通法则与原理。而且,这些原理在层面与层面之间, 具有沟通与链接的具体后继性与连续性。用,可周而复始;定,而有向、相、象之态;动,而有变、通之势;方,有标、本、轻、重、缓、急、通、塞八策;法,有汗、吐、下、和、温、清 、补、消八则。

三》生命属性数理逻辑体系 
1、华罗庚说的“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就是从形与数的量化关联关系的角度认识直观的。即,凭借几何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以期充分展现客观存在的本质,帮助人们打开思维的大门,开启智慧的钥匙,突破认识上的难点
    a、 中国古代数学认为,“万物皆形,万物皆性,万物皆数”。即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皆有其存在形式与属性。存在的形式皆有其属性,存在的属性亦有其形式。存在的形式与属性,以及存在形式的属性,都是可以通过人类与生俱来的感悟感知能力,获得对属性的存在形式(即属性现象)的认得,继而对其属性存在形式的继续属性认知,形性的数字一体化的认识,形成对世界、宇宙、自然的形性数一体化知识和方法。并且,应用这个形性数一体化的知识和方法,再去重新认识和发现世界、宇宙、自然的无穷奥秘。所以,又有“万形皆物,万性皆物,万数皆物”之说。然而,形性数是物亦非物,是理亦非理,实为沟通主客观之间的方法学。
    b、大自然客观存在事物的形式与属性,有直观存在也有直观不存在。直观不存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不存在,而是人类的感官认识能力有限所造成的。我们把这种在直观范畴内观不到的存在,称为不直观存在。直观存在与不直观存在之间,存在着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阴阳辩证关系。
    c、直观存在,是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存在的形式与属性的直接感悟、感知,从而获得感性认识。不直观存在,也同样是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不直观存在的形式与属性的间接感悟、感知,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大自然的存在有直观有不直观,人类的认识也就有直观与不直观的途径和方法。
    d、人类感性认识获得的仅仅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感性现象”的直接或间接的感悟、感知,而不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属性现象”的认得。属性现象,是需要按照属性分类的原则(分析)才能获得的属性存在形式(向、相、象)。而对属性现象(即属性存在形式)的继续属性认知以后,采用形性数一体化(归纳)的认识方法,才能获得对客观存在事物的整体知识。
    e、在对客观存在事物的直观存在与不直观存在的逻辑认识过程中,也必将产生直观思维与不直思维、直观判断与不直判断的两个相对认识逻辑体系。三个体系之间,存在着直观与不直观的“存在→思维→判断”的程序可操作性。
 
 
     中国传统的属性逻辑体系,是由五个体系构成的一个六逻辑合一体系。我们称这个逻辑体系,为属性逻辑体系。如果把直观体系与不直观体系称为横,把存在体系、思维体系、判断体系称为竖,则可以看到,每一个逻辑,都是横竖两个体系交叉的产物。六个横竖的交叉,是由二横三竖(五)分别组合而成。这种两横行、三竖行构成六横竖的逻辑体系形式,称为五行六合属性逻辑体系。
    中国传统的五行理论,是在表达阴阳(直观与不直观)和三焦(存在、思维、判断)构成的五个不同结构体系。即:直观体系、不直观体系、存在体系、思维体系、判断体系。中国传统的六合理论,则是表达由五行体系构成的一个阴阳合三焦的六逻辑合一体系。即:直观存在逻辑、不直观存在逻辑,直观思维逻辑、不直观思维逻辑,直观判断逻辑、不直观判断逻辑。
    如,向、相、象的三维结构形式,是由六向、三相构成的一种象结构。上下、东西、南北,是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一种象结构定式,是一种直观的存在。上下、左右、前后,是人类主观形成的一种象结构定式,也是一种直观存在。但是,这种直观存在,是以人的意识存在而存在的。即,人只要活着,这种定式就存在;如果人的生命消失了,那么,这种依赖于人类主观意识的直观的存在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相对于上下、东西、南北而言,这个系统是一个思维逻辑的存在;而判断自己的前后、左右,究竟是与东南西北哪个方向相互对应,则是通常所说的判断逻辑应用。
    如果把东南西北定义为直观的存在体系,把前后左右定义为不直观的存在体系。那么,直观存在体系是大自然中的客观存在,而不直观存在体系是人类意识中的主观存在。客观存在具有不变化性,即静;而主观存在则具有可变化性,即动。在此基础上,可以在一个动静认识层面(定巳动己)上来研究客观与主观。即,客观是稳定的静,主观是变化的动。因此,就产生了主动而客静的新直观存在逻辑。由于新的直观存在逻辑产生的原因,通过定己动巳,同样又会产生一个新的不直观存在逻辑:即主观静,客观动。新产生的直观存在与不直观存在的逻辑内容,又产生了新的直观存在与不直观存在逻辑体系。所以,直观存在逻辑与不直存在逻辑的体系结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互为标本阴阳,随着属性研究对象的不同,在不断的更新与变化。
    属性的变化虽然是无穷无尽的,但两横三竖的五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六合结构框架是不变的。即,变化的仅仅是具体的属性内容,不变的是结构的框架。
    五行六合属性逻辑体系的结构框架,分为直观体系与不直观体系。见下表所示:
 
     其中,直观体系中的三个横竖逻辑(直观存在逻辑、直观思维逻辑、直观判断逻辑),经过三迭代之后,恰恰就是三维坐标的结构原形。相对上下、东西、南北直观存在属性结构体系而言,它存在一个对之相对的上下、左右、前后动态不直观存在属性结构变化体系。因为,五行六合属性逻辑体系不仅仅只有一个三维结构坐标框架,而且,还可以把三维结构坐标框架一分为二,一个是表达直观逻辑,一个是表达不直逻辑。所以,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属性逻辑框架上进行表达与分析。
2、客观存在范畴中的有无、正反、异同属性三迭代,与主观思维领域中的是与非、对与厝、常与非常属性三迭代,就构成了客观存在逻辑体系与主观思维逻辑体系之间的阴阳逻辑体系关系。研究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之间的阴阳理论,就是在寻找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的全息对应的关系。客观存在的逻辑全息与主观思维的逻辑全息,形成了一个阴阳逻辑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作为分析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之间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而这个方法论与认识论是一个体系结构的整体,是一个属性三迭代构成的体系。只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属性三迭代与主观思维的属性三迭代之间的内容不同,形成了同构(属性三迭代)、异性(一阴一阳)的两个客体而已。主客观二合而一,形成的综合判断结果,才是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整体体系结构的方法论与认识论
    a、中医学中的阴阳,是一对属性变化的逻辑符号。在客观存在领域,表达的是有无、异同、正反的属性三迭代逻辑体系;在思维领域,表达的是是与非、对与厝、常与非常的属性三迭代逻辑体系。两个体系二合而一产生的判断结果体系,就是中医学的整体体系结构的方法论与认识论。而失去了这个整体体系结构的方法论与认识论,中医学也只能是一种经验医学,只能是对古代先人总结出来的经验照搬照用。
    b、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研究,不仅仅依赖直观存在逻辑、直观思维逻辑、直观判断逻辑,而且,还依据不直观存在逻辑、不直观思维逻辑、不直观判断逻辑。应用了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属性数理迭代定律:五行定律、六合定律。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是把人体生命看成是一种生命属性结构,是一种生命属性结构体。在这个生命结构体中,各种体制纵横交错,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古老的中医学,是不问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的本质是什么,而只是从直观逻辑(眼前和当下)为研究问题的原点,用阴阳、有无、是非属性三迭代为生命研究的起始。使用属性更替法与属性轮回法,创建了直观逻辑与不直逻辑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多层面逻辑结构框架体系,分别来分辨“垒石结绳”中的“石头”与“绳子”的关系。重点在于研究“绳子”而不是“石头”。中医学把人体中可系的“石头”按其形貌属性结构等级分成向、相、象三个不同认识层面。然后,用脏腑、经络、气血六大类“绳子”,把它们系在一个直观与不直观相对的逻辑体系中,形成生命象理逻辑结构体系。再相:把这些系在物与物之间的“绳子”,再用虚实、表里、寒热六根绳子把它们系在一起,又建立了一个属性逻辑的新体系。就这样,采用属性更替法则,属性轮回法则,再创建一个正邪、生克、乘悔属性逻辑层面;在这个层面之上,再建立进退、缓急、强弱属性逻辑层面;……使阴阳、有无、是非在单盲判断层面,可以自由通用于所有层面的逻辑思维与逻辑判断之中。然后,通过相术相略,对生命现象的标象、本象得到最准确的属性本质认识。最后通过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属性逻辑框架体系,采取扶祛、通塞、敛散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c、中医学,就是研究生命与自然之间、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之间关联关系的学问,就是研究这种关联关系形成的运动形式(主动与被动)之间变化关联关系的学问,是研究自然体系、生命体系之间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谁主宰谁、谁被谁主宰的问题。简单来说,中医学研究的就是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属性结构关系主体----“三主”问题。即,主观与客观、主动与被动、主宰与被主宰的“三主”属性迭代问题。它所展示的内容,正是生命与自然之间的(阴阳)相术关系。
     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建立在“三主”属性问题体系体制上的人类医学。所以,它重点研究的问题是自然与人体生命之间的关系,即,大自然中风湿燥暑寒的外因,与人体意识之喜怒哀思悲恐惊的内因之间的“三主”辩证关系。把主观与客观、主动与被动、主宰与不宰作为研究内因为外因变化规律的标本。所以,中医学更强调人的生活环境,更强调人的生活质量。中医在研究疾病的同时,兼顾研究客观的环境变化,同时照顾人体主观内在的因素变化;兼顾研究主动与被动之间变化规律的认识探索;兼顾主宰与不宰之间的方法探索。形成了修身养性、饮食调理、导引健身、……等多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法与经验。中医学的理念根本,是在寻求与自然协调的养性与防御疾病内容上,就是在寻求主观与客观的和谐、主动与被动的顺应、主宰与不宰的辩证统一。
    而研究主观与客观、主动与被动、主宰与不宰之间的体系体制控制理论,则是中医学的基本方向。所以,它形成了虚实、表里、寒热的阴阳辩证体系;脏腑、经络、气血的营卫生理结构体系;正邪、生克、乘侮的健康与疾病的辩证逻辑;盈亏、缓急、强弱的阴阳辩证方法;扶祛、通塞、敛散的治则体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治法体系;……
3、综上所述,中医学的基础理念,是建立在阴阳、有无、是非属性三迭代体系基础上的生命属性结构体系体制大系。所以,它可以在每个体系体制控制过程中,使用相术的相略来进行它的单盲判断与推理研究。

四》形性数一体化表达的生命属性结构理论框架概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学陷入说不清道不明的逻辑尴尬处境
弄明白炁(通气),就基本明白了中医治疗的逻辑!
古中医学的数学原理(二)生命的九宫三命论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您想了解吗?看完这期内容就明白了!
跳出唯物唯心的巢穴,中国终于出了个前所未有的感知论(一)
河图洛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