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神秘的智典!不可不讀的千古名書《素書》!(白話對照)
 

這是一本奇書,來歷很不一般,內容也非同尋常,它叫《素書》。


《素書》是一本流傳了很久的神秘智典,其伴隨著迷人的神妙故事:


漢朝之後的某一個時期,當盜墓者盜竊古墓時,從幽深古墓的玉枕中發現了一本古書。


古書的秘戒既苛刻又嚇人,警告此書不能傳給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否則會遭殃;但如遇合適的人不傳授,也會遭殃。


《素書》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每個人讀上一讀。


 



據《史記》記載:秦朝末年,韓國有位少年張良,為了報滅國之仇,散盡了家財,以訪求刺客,刺客在博浪沙謀刺秦始皇,不料誤中副車,刺客被擒,觸柱而死。


秦王大怒,下令通緝刺客的主使。張良在生死的緊急關頭,更姓易名,遂逃匿於下邳(今江蘇省邳縣南瞧寧北),執意結識各方豪傑,以待復仇機會。


後來,張良行遊於沂水大橋(今江蘇省邳縣南)時,偶然遇到一位身著粗布褐色衣服的古怪老人。


當張良走近時,老人故意將自己的鞋丟落到橋下,並傲慢地對張良說:“年輕人,下去把鞋給我撿上來!”


張良對老人的傲慢舉動很惱火,本想痛斥他,但想到老人年事已高,就不予計較,他下橋將鞋撿上來。


老人又說:“給我穿上!”張良想:既然幫他把鞋拾上來了,就給老人穿上也無不可。於是,他跪下來將鞋給老人穿上。


老人看到張良不但能忍辱下橋拾鞋,還能謙恭地跪下為他穿鞋,暗中稱讚他胸襟廣闊,含笑離去。


張良見了暗自驚奇,望著老人遠去。過了一會兒,老人又返回來說:“孺子可教也!”“五日後清晨到此與我相會。”


張良感覺這位老人舉止不凡,便恭敬地跪拜說:“是。”


天后的清早,天剛發亮,張良急忙趕到橋上,誰知那老人已站立橋上多時了。


老人氣呼呼地對張良說:“與老人相約,為何遲到?!”說完就很不高興地走了。臨走時又囑咐說:“五天后在此再相會。”


五天后,張良雞鳴時就趕到橋上,可是又來遲了,老人已在橋上。老人又不高興地說:“過五日清晨再來。”


過了五天,張良不敢怠慢,在半夜時分就趕到橋上,張良等了好一會老人才到,老人高興地說:“哈哈,本該如此。”


老人從袖中掏出一部書傳授給張良,叮嚀說:“你認真閱讀此書,就可以做帝王之師了!


再過十年,將會興兵起事。再過十三年之後,你與我在濟北重逢,谷城山下有塊黃石,那就是我。”說完,飄然而去,遁然無踪。


天亮後,張良看老人所授之書,原來是一部《太公兵法》,張良認真研讀此書,後來果真成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軍師,輔劉邦滅了項羽,統一了天下。


在老人交待後的十三年,張良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真在谷城山下遇見一黃石,張良將它搬請回府,視同珍貴的寶物供奉起來。張良逝世後,與黃石合葬一處。後人尊稱這位授書老人為黃石公。


根據宋朝的宰相張商英考證,老人傳授給張良的那本珍貴的書,是誤傳為《太公兵法》,其實就是《黃石公素書》。


《素書》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璣,句句名言,把道、德、仁、義、禮綜為一體,融會貫通,雖行文簡樸,卻語言錘煉,句句金玉,精妙絕倫。


書中蘊涵著極大的智慧,是人生哲理、處世之道、生活策略的集大成,是一種罕見的謀略學和智慧庫。對複雜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對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觀察得細緻入微。



有人說“《素書》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參看《素書·張商英序》)

 

素書——漢·黃石公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存。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道、德、仁、義、禮五者,本為一體,不可分離。

 

道,是一種自然規律,人人都在遵循著自然規律,自己卻意識不到這一點,自然界萬事萬物亦是如此。

 

德、即是獲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滿足,自然界萬事萬物也是如此。

 

仁、是人所獨具的仁慈、愛人的心理,人能關心、同情人,各種善良的願望和行動就會產生。

 

義、是人所認為符合某種道德觀念的行為,人們根據義的原則獎善懲惡,以建立功業。

 

禮、是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範儀式的總稱。人人必須遵循禮的規範,兢兢業業,夙興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倫關係所排列的順序行事。

 

這五個條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的。

 

賢明能幹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國家興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曉事業成敗的規律,明白社會政治修明與紛亂的形勢,懂得隱退仕進的原則。因此,當條件不適宜之時,都能默守正道,甘於隱伏,等待時機的到來。一旦時機到來而有所行動,常能建功立業位極人臣。如果所遇非時,也不過是淡泊以終而已。也就因此,像這樣的人物常能樹立極為崇高的典範,名重於後世呵!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鑑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苟免,見利而不苟得,此人之傑也。

 
德足以懷遠,品德高尚:善政安民,以德治國。聖德明君,賢能良相;禮賢愛士,屈己捨人。則可使遠方之人前來歸順。信足以一異,誠實不欺,可以統一不同的意見。義足以得眾,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眾的擁戴。才足鑒古,才識傑出,可以借鑑歷史。明足以照下,聰明睿智可以知眾而容眾。這樣的人,可以稱他為人中之俊。

 

行足以為儀表,行為端正,可以為人表率。智足以決嫌疑,足智多謀,可以解決疑難問題。信可以使守約,天無信,四時失序,人無信,行止不立。如果能忠誠守信,這是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而有信,一言議定,再不肯改議、失約。是故講究信用,可以守約而無悔。廉可以使分財,廉潔公正,且疏財仗義。這樣的人,可以稱他為人中之豪。

 

見嫌而不茍免,克盡職守,而無所廢弛;恪守信義,而不稍加改變;受到嫌疑,而能居義而不反顧;利字當頭,懂得不悖理茍得。這樣的人,可以稱為人中之傑。

 


【求人之志章第三】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


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殫惡斥讒,所以止亂。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杜絕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這樣可以免除各種牽累;抑制不合理的行為,減少邪惡的行徑,這樣可以避免過失;謝絕酒色侵擾,這樣可以不受玷污;迴避嫌疑,遠離惑亂,這樣可以不出錯誤。

 

廣泛地學習,仔細地提出各種問題,這樣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行為高尚,辭鋒不露,這樣可以修養身心、陶冶性情;肅敬、節儉、謙遜、簡約,這樣可以守身不辱;深謀遠慮,這樣可以不至於困危;親近仁義之士,結交正直之人,這樣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幫助。為人盡量寬容,行為敦厚,這是待人處世之道。

 

任才使能,使人人能盡其才,這是用人成事之要領;抑制邪惡,斥退讒佞之徒,這樣可以防止動亂;推求往古,驗證當今,這樣可以不受迷惑;了解事態,心中有數,這樣可以應付倉卒事變;採用靈活手法,施展權變之術,這樣可以解開糾結;心中有數,閉口不言,凡事能順從時機,這樣可以遠怨無咎;堅定不移,正直剛強,這樣才能建功立業;勤勉惕勵;心地善良,這樣才能善始善終。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獨行之術。長沒長於博謀,安沒安於忍辱,先沒先於修德,樂沒樂於好善,神沒神於至誠,明沒明於體物,吉沒吉於知足,苦沒苦於多願,悲沒悲於精散,病沒病於無常,短沒短於苟得,幽沒幽於貪鄙,孤沒孤於自恃,危沒危於任疑,敗沒敗於多私。

 
欲始志向堅定,篤實力行:

 

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深思多謀;

最安全的方式,莫過於安於忍辱;

最優先的要務,莫過於進德修業;

最快樂的態度,莫過於樂於好善;

最神奇的效驗,莫過於用心至誠;

最高明的做法,莫過於明察秋毫;

最吉祥的想法,莫過於安分知足;

最痛苦的缺點,莫過於欲求太多;

最悲哀的情形,莫過於心神離散;

最麻煩的病態,莫過於反覆無常;

最無聊的妄念,莫過於不勞而獲;

最愚昧的觀念,莫過於貪婪卑鄙;

最孤獨的念頭,莫過於目空一切;

最危險的舉措,莫過於任人而疑;

最失敗的行徑;莫過於自私自利;


【道義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過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禍,令與心乖者廢,後令繆前者毀,怒而無威者犯,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兇,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近色遠賢者昏,女謁公行者亂,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勝者侵,名不勝實者耗。


略己而責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棄廢。以過棄功者損,群下外異者淪,既用不任者疏,行賞吝色者沮,多許少與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報,貴而忘賤者不久。


念舊而棄新功者兇,用人不得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為人擇官者亂,失其所強者弱,決策於不仁者險,陰計外洩者敗,厚斂薄施者凋。


戰士貧,遊士富者衰;貨賂公行者昧;聞善忽略,記過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濁。牧人以德者集,繩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在部下面前顯示高明,一定會遭到愚弄。有過錯而不能自知,一定會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一定是神志惑亂。因為語言招致怨恨,一定會有禍患。思想與政令矛盾,一定會壞事。政令前後不一,一定會失敗。發怒卻無人畏懼,一定會受到侵犯。喜歡當眾侮辱別人,一定會有災難。對手下的大將罰之過當,一定會有危險。怠慢應受尊重的人,一定會招致不幸。表面上關係密切,實際上心懷異志的,一定會陷於孤獨。親近讒慝,遠離忠良,一定會滅亡。親近女色,疏遠賢人,必是昏瞶目盲。女子干涉大政,一定會有動亂。

 

隨便將官職到處亂送,政治就會出現亂相。欺凌下屬而獲得勝利的,自己也一定會受到下屬的侵犯。所享受的名聲超過自己的實際才能,即使耗盡精力也治理不好事務。對自己馬虎,對別人求全責備的,無法處理事務。對自己寬厚,對別人刻薄的,一定被眾人遺棄。因為小過失便取消別人的功勞的,一定會大失人心。部下紛紛有離異之心,必定淪亡。既然用了人卻不給予信任,必定導致關係疏遠。論功行賞時吝嗇小氣,形於顏色,必定使人感到沮喪。承諾多,兌現少,必招致怨恨。起初竭誠歡迎,末了又拒於門外,一定會恩斷義絕。

 

給予別人很少,卻希望得到厚報的,一定會大失所望。富貴之後就忘卻貧賤時候的情狀,一定不會長久。念及別人舊惡,忘記其所立新功的,一定遭來大凶。任用邪惡之徒,一定會有危險。勉強用人,一定留不住人。用人無法擺脫人情糾結,政事必越理越亂。失去自己的優勢,力量必然削弱。處理問題、制定決策時向不仁之人問計,必有危險。秘密的計劃洩露出去,一定會失敗。橫徵暴歛、薄施寡恩,一定會衰落。奮勇征戰的將士生活貧窮,鼓舌搖唇的游士安享富貴,國勢一定會衰落。賄賂政府官員的事到處可見,政治必定十分昏暗。知道別人的優點長處卻不重視,對別人的缺點錯誤反而耿耿於懷的,則是作風粗暴。使用的人不堪信任,信任的人又不能勝任其職,這樣的政治一定很混濁。

 

依靠道德的力量來治理人民,人民就會團結;若一味地依靠刑法來維持統治,則人民將離散而去。小的功勞不獎賞,便不會建立大功勞;小的怨恨不寬赦,大的怨恨便會產生。獎賞不能服人,處罰不能讓人甘心,必定引起叛亂;賞及無功之人,罰及無罪之人,就是所謂的殘酷。聽到讒佞之言就十分高興,聽到忠諫之言便心生怨恨,一定滅亡。藏富於民,以百姓的富有作為本身的富有,這樣才會安定;欲壑難填,總是貪求別人所有的,必然殘民以逞。 

 


 

【安禮章第六】


怨在不捨小過,患在不預定謀。福在積善,禍在積惡。飢在賤農,寒在墮織。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來,貧在棄時。上無常操,下多疑心。輕上生罪,侮下無親。近臣不重,遠臣輕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枉士無正友,曲上無直下。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愛人深者求賢急,樂得賢者養人厚。國將霸者士皆歸,邦將亡者賢先避。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


山峭者崩,澤滿者溢。棄玉取石者盲,羊質虎皮者柔。衣不舉領者倒,走不視地者顛。柱弱者屋壞,輔弱者國傾。足寒傷心,人怨傷國。山將崩者下先隳,國將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國殘。


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國同事者滅。見已生者慎將生,惡其蹟者須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鍾。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


同志相得,同仁相憂,同惡相黨,同愛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氣相感,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藝相規,同巧相勝:此乃數之所得,不可與理違。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如此理身、理國、理家,可也!

 

怨恨產生於不肯赦免小的過失;禍患產生於事前未作仔細的謀畫;幸福在於積善累德;災難在於多行不義。

 

輕視農業,必招致饑饉;惰於蠶桑,必挨冷受凍。得人必安,失士則危。招來遠客即富,荒廢農時則貧。

 

上位者反覆無常,言行不一,部屬必生猜疑之心,以求自保。對上官輕視怠慢,必定獲罪;對下屬侮辱傲慢,必定失去親附。近幸左右之臣不受尊重,關係疏遠之臣必不安其位。自己懷疑自己,則不會信任別人;自己相信自己,則不會懷疑別人。邪惡之士決無正直的朋友;邪僻的上司必沒有公正剛直的部下。

 

行將滅亡的國家,決不會有賢人輔政;陷於混亂的政治,決不會有善人參與。愛人深者,一定急於求賢才,樂得於賢才者,待人一定豐厚。國家即將稱霸,人才都會聚集來歸;邦國即將敗亡,賢者先行隱避。

 

土地貧瘠,大物不產;水淺之處,大魚不游;禿樹之上,大禽不棲;疏林之中,大獸不居。山勢過於陡峭,則容易崩塌;沼澤蓄水過滿,則會漫溢出來。

 

棄玉抱石者目光如盲,羊質虎皮者虛於矯飾。拿衣服時不提領子,勢必把衣服拿倒。走路不看地面的一定會跌倒。

 

房屋樑柱軟弱,屋子會倒塌;才力不足的人掌政,國家會傾覆。腳下受寒,心肺受損;人心懷恨,國家受傷。大山將要崩塌,土質會先毀壞;國家將要衰亡,人民先受損害。樹根乾枯,枝條就會腐朽;人民困窘,國家將受傷害。與傾覆的車子走同一軌道的車,也會傾覆;與滅亡的國家做相同的事,也會滅亡。

 

見到已發生的事情,應警惕還將發生類似的事情;預見險惡的人事,應事先迴避。害怕危險,常能得安全;害怕滅亡,反而能生存。人的所作所為,符合行事之道則吉,不符合行事之道則凶。吉祥的人,各種各樣的好處都到他那裡;不吉祥的人,各種各樣的惡運災禍都向他襲來。這並不是什麼奧妙的事,而是自然之理。

 

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

 

同志相得,同仁同憂,同惡相黨,同愛同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氣相感,同類相似,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藝相窺,同巧相勝。以上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凡人類有所舉措,均應遵守這些規律,不可與理相抗。

 

把自己放在一邊,單純去教育別人,別人就不接受他的大道理;如果嚴格要求自己,進而去感化別人,別人就會順服。違反常理,部屬則難以順從;合乎常理,則辦事容易。部屬難以順從,則容易產生動亂;辦事容易,則能得到暢通的治理。

 

以上所述的各項事理,用在修身、持家、治國,均會獲得豐碩的效果

  素書語錄

〈素書.遵義〉
  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註一〕。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註一〕酷:極、甚、過度。
〔譯〕有小功的不給予賞賜,那麼大功就不會被建立;有小怨的不給予寬赦,那麼大怨必然產生。賞賜不服從的人,懲罰不甘心的人,就會被背叛。賞賜到無功的人身上,懲罰到無罪的人身上,這是過度的作法。聽信讒言而將進讒者當成好人、聽到諫言而將進諫者當成仇人的,將會滅亡。能安於自己所有的人,安全;貪圖他人所有的人,危險。  

〈素書.安禮〉怨在不捨小過,患在不預定謀。
〔譯〕怨恨來自於不原諒別人的小過錯,禍患來自於不預先制定好應對的計謀。
〈素書.安禮〉國將霸者,士皆歸;邦將亡者,賢先避。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
〔譯〕 國家將要稱霸,士人都會歸附他;國家將要滅亡,賢人會先避開他。土地貧瘠的地方,產生不出大的物產;水淺的地方,看不到大魚的蹤跡。樹木光禿的,大的鳥類不棲息;林木稀疏的,大的野獸不居住。
〈素書.安禮〉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國同事者滅。
〔譯〕 與翻覆的車子行駛同一個軌道的也將傾覆,與滅亡的國家做著相同事情的也將滅亡。
〈素書.安禮〉務善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
〔譯〕 致力於行善的人不會遭遇惡事,沒有遠慮的人會有近憂。

〈素書.安禮〉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無正友,曲上無直下;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
〔譯〕懷疑自己的人不會相信別人,相信自己的人不會懷疑別人;不正的士人沒有正直的朋友,不正的上級沒有正直的下屬;危險的國家沒有賢人,混亂的政治沒有好人。

白話素書淺釋

白話素書淺釋

譚威居士著

譯序

原序淺釋

一、事物緣起[原始章第一]

二、俊、豪、傑[正道章第二]

三、修身養志[求人之志章第三]

四、堅定志向[本德宗道章第四]

五、奉行仁義[遵義章第五]

六、安於禮儀[安禮章第六]

譯序

譚威 

黃石公《素書》是一部類似「語錄」體的書,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 《素書》問世以來版本甚多。有明朝眇閣刊《先秦諸子合編》本、《漢魏叢書》本、明朝唐琳刊本、《說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書》本、明朝王士祺本、明朝溪香館刻楊慎評本等等,不一而足。《素書》是作者人生觀的具體表現。全書六章共講了五個問題,茲簡介於下。 

一 、闡明了作者的思想體系,即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密不可分,及「潛居抱道,以待其時」的處世哲學。暗示讀者,只要具備道、德、仁、義、禮五種品格,再逢機遇,定可建絕代之功,極人臣之位。

二、 闡明了作者用人的原則。作者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是故其無異儒家的理性意識及道德水平的準則。作者認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危莫危於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來自生活的總結,有著指導性意義。

三、作者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博學切問」、「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親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識;「絕嗜禁欲」、「抑非損惡」、「設變致權」、「安莫安於忍辱」、「吉莫吉於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並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羅萬象。

四、作者總結安邦治國的經驗。作者認為「短莫短於茍得」(反對短期行為)「後令繆前者毀」(政策必須備有連續性)「足寒傷心,人怨傷國」(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則吉,無道則凶。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鍾」(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識和非神觀念)。這些,對於後人參政有一定的啟發。

五、作者闡述了他自己的處世之道。我們中國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處理好人際關係,是事業能否亨通的關鍵。作者提出「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輕上生罪,侮下無親」、「上無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遠臣輕之」等,都給如何處理好各種關係提出了借鑑。

大凡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都是以「人」為主體的活動,都和個人的修養,能否協調好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古人看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程序是不可打亂的,因此將「人」的問題放在首位。國人認為,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軍事的高度集中,是一種高層次的軍事。「敗莫敗於多私」、「陰計外泄者敗」、「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等,對於指導政治或軍事行動,有著同樣的意義。 綜上所述,《素書》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的價值,很值得一讀。限於水平,錯誤在所難免。不足之處,乞望方家教正,以益後學。 

宋.張商英〈原序〉淺釋 

黃石公《素書》共六篇,按《前漢列傳》《史記.留候世家》記載了黃石公於圯橋授張良的《素書》,世人多以為那就是坊間流傳的《三略》《古兵書》,(舊傳為黃石公所著),這實際上是傳之者誤傳。 

西晉八王之亂的時候,有盜墓賊打開了張良的墳墓,於玉枕中獲得此《素書》。 

《素書》共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書有祕戒:「此書不許傳給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如所傳非人,一定會受到禍殃,遇到合適的人不傳,也將受到禍殃。」嗚呼!黃石公竟如此地慎重!黃石公遇到張良這樣的豪傑,便將此書傳給了他;而張良未遇到合適的人選,便把此書陪葬在墳墓中了。 

五百多年後(晉末),此書由盜墓賊得到了,從此,《素書》才流傳於人間。然而,所傳播的也只僅僅是黃石公的文字而已,至於他備極深邃精湛的含意,哪裡是語言所能完全表達的! 

我個人曾有這樣的看法: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係,未嘗不是互相作用的,古來聖賢對這個問題都會竭盡一己的心力,唐堯非常敬畏地尊循上天的旨意行事;虞舜將天體七政(日、月、五行)運行的道理運用在政治上;夏禹理順了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即《洪範九疇》—一為五行,二為敬用五專,三為農用八政,四為協用五紀,五為建用皇極,六為又用三德,七為明用稽疑,八為念用庶徵,九為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傅說(商王武丁的宰相,政績卓著,與伊尹齊名)常陳述自然規律;文王將《八卦》演為六十四卦;周公設立天地四時之官,又設立三公,調和治理各種政事;孔子欲行無言之政;老子以常有、常無作為立議的開端。 

《陰符經》說:「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其哲學思想、理論認識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鬼神莫測的變化,尚且都逃不了吾人的學說,何況是講究上下級關係的刑名之學、爵位大小的度數之說一類的問題?

黃石公是秦朝的隱士高人,他的《素書》文字簡略,含意精湛,就是上至唐堯、虞舜、夏禹、周文王、傅說、周公,下至孔子、老子的學術思想也沒有超過他的這個範圍。黃石公知道秦國將亡漢朝將興,因此把《素書》授予張良,張良又怎麼能了解到這部書的全部含意呢?張良之所以是豪傑的張良,而不是聖人,是故他僅能使用這書的十分之一二而已。

 書中說:「陰計外洩者敗。」張良曾使用這一條,勸漢高祖封韓信為齊王,奠立楚漢相爭的成功基礎。

書中說:「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張良曾使用這條計謀,勸說漢高祖封雍齒為什邡侯,安撫了開國的功臣。

書中說:「決策於不仁者險。」張良使用這一條,勸說漢高祖取消分封六國後裔為侯。

書中說:「設變致權所以解結。」張良使用這條計謀,招來商山四皓(西漢初隱居商山的四位賢人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路)里先生,因避戰亂,而遯跡隱居於商山,四人年皆八十餘歲,鬚眉皓白,時稱「商山四皓。」漢高祖即位,欲延致為官而不得;後高祖欲廢太子劉盈,立趙王如意。呂后用張良計策,以厚禮迎四人到朝廷,隨太子見高祖,高祖見太子得此四人說:「羽翼成矣。」於是打消廢太子之意。見《史記》留侯世家。),使高祖決心立太子劉盈為帝。

書中說:「吉莫吉於知足。」張良使用這條計謀,提出願受封於留地,告老不問世事。

書中說:「絕嗜禁欲,所以除累。」張良使用了這條計謀,拋棄了人世間一切享受,跟從赤松子周遊四海去了。(赤松子,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仙人,相傳為帝嚳之師。《漢書張良傳》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耳。顏師古註:『神農時為雨師。能入火,自燒崑崙山上。隨風雨上下也。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想想看,運用黃石公的幾句遺粕棄滓,尚且能夠滅掉秦國和項羽,而使劉邦開國稱帝,更何況是對《素書》能夠全然掌握、確實理解的人呢? 

自從漢朝以來,研究文學、辭章的學者甚多,真正懂得造化大道的人極少,像諸葛亮、王猛(十六國時前秦大臣,有政績)、房玄齡(字喬,有政績),裴度(中唐大臣,有政績)等人,雖然號稱一代賢明的宰相,他們對於前代聖王的大道,仍然不能全然加以理解,這就是此書之所以不傳給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的原因。 

我認為:「有」為萬物之母體,「無」為天地之原始。『能超越「有」、「無」的就是得道之人;能夠大道用之於「非有非無」之間的就是神異之人(此兩句言道無一定,在人變而已)。從「有」入手,達到「無」的境界者為聖明之人;由「無」啟步,達到「有」的境界為賢能之人』。(此兩句言聖人之大而化,賢人之造其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詠史詩》[宋]趙戣
《道德經講義》常与善人(79) 小国寡民(80)
韩非子[周]韩非撰解老第二十
出自中國歷代名門的家訓經典句子
曆課十九——清明
古風悠悠:鄭玄戒子之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