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孙大强


“我仿佛在哪里见过你。”这句话经常出自一个男子对自己心仪女子的表白。尽管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经常扮演红娘角色,但是,人们却总把这种感觉视为虚构的。其实,它真实存在。早在1000年前,宋朝的晏殊就把它写入了他的绝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道出了似曾相识与我们邂逅的真实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声称自己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位80岁的美国工程师最近发现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他拒绝看电视看报纸,因为他感觉自己已经看过了。他拒绝出去散步,因为他感觉每天看到同一辆车在同一条街道上驶过,听到同一只鸟在同一片森林里唱歌。他也拒绝看心理医生,因为他辩解说自己已经看过了。

似曾相识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只要提及似曾相识,很多人都会站出来告诉你他曾经有过这种经历。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对曾经见过某人、做过某事的场景的回忆,而是对未曾经历过的场景却有似曾经历过的感觉。

这种感觉常发生在不经意间,还会让人不安。对于一些多次产生这种感觉的人来说,它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因为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就像是历史一样不停地重演,但却记不起来发生在何时何处,而更像是一个先兆或是一场梦。

似曾相识,究竟所为何故?这种神秘而又诡异的感觉,激起了心理学家的研究欲望。但是,它虚无缥缈,发生在瞬间,让人捉摸不定,又带有主观色彩,以至于心理学家无从下手,对它敬而远之。

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有持续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心理学家还发现,一些癫痫症患者在癫痫发作前也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癫痫症患者出现这种感觉时,心理学家能够及时将它捕捉,这给试图揭穿这种感觉的心理学家带来了希望。

通过研究似曾相识,心理学家发现,它不仅为了解我们的记忆机制打开了一扇窗户,还让我们对区别真实、想像、梦境和回忆这些不同的意识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心理学与似曾相识的第一次邂逅:臆想阶段

历史上,人们曾经用大约20个不同的名字描述这种感觉。1844年,英国医生威根描述它为“先在的情感”,得到不少诗人和作家的认同。1854年,英国诗人但丁曾经在诗作《闪光》中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傍晚时分,主人公站在情人身旁,看着燕子飞过,感觉他的前生就是那样站在她的身旁。

19世纪末,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开始研究似曾相识。他认为,似曾相识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人们早期被植入潜意识之中的欲望,而这种被植入的欲望可能来自对已经遗忘事件的错误回忆。弗洛伊德是对似曾相识进行定性研究的先驱,然而他对似曾相识的论述并没有实验依据。

后来,心理学家试图用“大脑短路”来解释似曾相识。他们认为,似曾相识是大脑两个半球的信息无法得到同步处理所导致的。正常情况下,大脑的两个半球功能转换周密、协调工作,所以,我们的感觉和经历是被作为一个整体连续处理的。但是,如果一个脑半球开始运转,而另一个还没有“切断”,一种“重像”现象就会出现:在当前的图像里,另一个大脑半球的“垂死”图像还在继续闪现着,这样就造成错觉,似乎我们又一次经历某件事情。

即使每个脑半球加工处理各自的图像信息,但是我们的意识却能够把这些图像信息天衣无缝地接合起来,以至这些图像看起来就是一个整体。但是,不论是什么原因,如果我们的意识与这些图像信息无法融合,“重像”就会产生,并被误认为是一个复制品,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产生了。但是,至今没有脑科学的证据证实任何一个脑半球可以暂时“切断”,或者大脑分别在左右半球将所有的事情加工处理两次。

不管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欲望浮现说,还是“大脑短路”说,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是基于大量的病例分析,而是通过臆想得到的。这些理论和假说缺乏相关的数据,也没有强有力的实验证明。


心理学与似曾相识的第二次邂逅:实证阶段

有鉴于此,荷兰哲学家赫拉德·海曼斯先后于1904年和1906年开展了两次问卷调查,开创了用实证研究似曾相识的先河。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海曼斯发现,比较敏感、情绪变化大、工作节奏无规律的人更容易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于是,海曼斯把似曾相识归为一种记忆幻觉。他认为,似曾相识是人们处于一种注意力涣散以及心智能力减退的状态。在注意力涣散、心智能力减退的情况下,人们对眼前情境的分析能力减弱,产生幻觉,认为眼前所见是对一件遥远往事的记忆。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安妮·柯丽瑞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似曾相识是一种处理记忆的过程,似曾相识的确与再次体验曾经经历过的情境有点类似。因为我们确实有过这样的体验,比如,我们时常回忆过去。尤其是当你碰到某个面孔觉得很熟悉时,你会从你的记忆库里寻找它的踪影,但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柯丽瑞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她先给被试者看一些名人或名胜的名字,然后再给他们看这些名人或名胜的照片。奇怪的是,这些被试者竟然对这些照片非常熟悉,尽管他们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此外,她还给被试者看一些单词,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些与此前那些单词发音类似的单词,没想到,被试者也能对后者产生一种熟悉感。

不过,柯丽瑞认为,似曾相识并不仅仅是一种瞬间产生的熟悉感,而是一种错误的熟悉感。怎么解释它呢?我们首先假设似曾相识源于一些零碎的记忆。比如,你参观朋友的新居,却感觉自己曾经来过这里,但又清楚地知道肯定没有来过。这可能只是因为朋友新居的摆设与你之前看到过的房子的摆设类似,刺激了你的一些记忆片段,所以才会错误地产生熟悉感。

因为大脑分类存储记忆,所以,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是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的。当我们走进一个新的场景时,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这部分的记忆系统,让我们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另外,大脑的记忆系统在识别信息来源时,可能会发生错误,导致在判断信息来源时产生错觉。美国克瑞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贝利发现,被试者经常把自己从杂志中读到的内容说成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内容。这些记忆错觉常发生在人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比如感到时间压力、精力不集中,等等。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记忆错觉受到已有记忆的影响。当你眼前出现一个新场景时,大脑的记忆系统一边加工处理这些新的信息,一边忙着把这些新信息跟已有的记忆联系起来。所以,你对眼前新场景的熟悉感让你感到对此情此景似曾经历。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似曾相识。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寻找某种联系。当你存储一份记忆时,你可以回忆这份记忆。不过,这种回忆的感觉并不是白日梦或者是现实情境,你可以把现实和梦境区分开来。但是,在某种未知情况下,你的大脑在处理眼前情境时“搭错了线”,接到了储存记忆的神经回路。这样,你就认为你眼前的情境是从记忆深处调出来的。如果只是偶然的不期而遇,我们暂且可以用它点缀生活。但是,对于一些持续经历这种感觉的人,似曾相识会让他们丧失判断现实和记忆的能力。

来自脑科学的研究为上述推测提供了实证。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神经科学家怀尔德·潘菲尔德发现,在对人脑的内侧颞叶施以微弱的电脉冲时,人们会分不清时间,并产生记忆错位,有些人还会突然对眼前的情境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根据脑科学家的研究,大脑内侧颞叶与记忆式回忆有关。弯曲的管状海马,位于颞叶中心,与记忆有关。而周围海马,尤其是间质皮层则与熟悉感有关。另外,癫痫症患者的大脑图像显示,他们大脑里的内侧颞叶的神经细胞恶化。这似乎表明癫痫症发作时出现的似曾相识感觉与大脑的内侧颞叶的功能退化具有某种联系。

如果我们把似曾相识解释为大脑的一种失误,从而对眼前情境产生错误的熟悉感,那么,偶尔经历似曾相识也无可厚非。但是,为何有些人产生的似曾相识感会让人不安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认知神经学家斯蒂芬·柯勒相信,情绪也在推动似曾相识感觉的产生。

最近,他接触到一名癫痫症患者。这名患者之前因为切除脑瘤而产生癫痫后遗症,并且在癫痫发作时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切除的部分包括部分海马、间质皮层和杏仁核。杏仁核掌管人的情绪。柯勒推测,如果情绪刺激的部位不合适,大脑可能失忆,认不出曾经见过的人或曾经经历过的事。它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让我们对未曾见过的人或未曾经历的事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即使把熟悉感、记忆和情绪统统拿来解释似曾相识的根源,我们还是没有完全揭开似曾相识的奥秘,现在给似曾相识定性还为时过早。一直以来,心理学家忙着从神经科学角度揭示似曾相识,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存在即为合理”。如果用这种进化观点剖析似曾相识,相信能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人最害怕的是莫过于面临未知的情境,因为未知令人焦虑、恐慌。尽管似曾相识并非是真正的“已知”,但是我们的大脑却赐给我们暂时的安抚,在一瞬间告诉我们,眼前的未知情境似曾相识,调动起我们对昔日处理此类情境的记忆与经验,让我们很快对眼前的未知情境产生熟悉感,从而打消可能产生的焦虑或恐慌,应对自如,化险为夷。


——选自《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微信科学画报期刊入选“2014年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我们需要您的支持,请点“”把我们留在榜单上吧!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为我们点“赞”,您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象记忆法(或图象记忆法)训练
心理学就是搞各种问卷测试?
神奇的是大脑,不是思维导图
研究产生了治愈人类记忆的微小目标
如何快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
真的有前世今生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