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董其昌题跋书法


董其昌 行书跋米芾蜀素帖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山水画流派“华亭派”的代表人物。其传世作品极多,在明末至清前期书画领域的影响力首屈一指,清康熙皇帝尤其推崇董其昌的书法。董其昌提出的山水画分“南北宗”论,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而他“以正锋提笔、泯灭棱痕”的笔法观,“淡之玄味,必由天骨”的审美观则体现了其所崇尚的禅宗思想。


《中国书法》2010年曾聘请黄惇先生作为主持人,刊发董其昌的书画长卷、立轴、册页等经典作品,主要从董其昌的鉴藏与临摹角度对其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期董其昌书法特辑,旨在就其艺术观念与作品做更深入的探讨。特辑的作品部分,我们选取董其昌为《中秋帖》《伯远帖》《蜀素帖》《富春山居图》等历代书画的题跋、题端,力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完整地呈现董其昌的书法及其观念。


论董其昌的笔法观
邓宝剑


董其昌对书法的讨论见于《容台别集》与《画禅室随笔》。董氏论笔法,以正锋提笔、泯灭棱痕为要;论结字,崇尚不作正局、以奇为正;论气韵,以为“淡之玄味,必由天骨”;论通变,则倡言“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论出于自身的作书体验,亦出于对时习之矫正,于晚明书学独树一帜。


东晋 (传)王献之 行书中秋帖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楷书跋(传)王献之中秋帖卷 故宫博物院藏


1
正锋提笔


董其昌认为,作书不可“信笔”。所谓“信笔”,便是随手写去而不得法。然而,如何运笔才不是“信笔”呢?便是要“提得笔起”,要用“正锋”。如其所云:


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东坡书笔俱重落,米襄阳谓之画字,此言有信笔处耳。(《画禅室随笔》卷一)


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画禅室随笔》卷一)


用笔要能“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运也,束,收也,意即一放一收皆有主宰。人多用收放论结构,董其昌在这里却是以收放论用笔。收则提笔,笔毫收拢;放则按下,笔毫铺开。收放虽有不同,而主宰于其中的则是“提得笔起”。收笔时固然在提笔,放笔时亦需提笔,不可信手写去而失去把控。收放之间,强调的是收,需放中有收;提按之间,强调的是提,需按中有提。在董其昌看来,苏轼的字用笔过重,便有放而不收、按而不提的信笔之嫌。



董其昌 行书跋王珣伯远帖卷 故宫博物院藏


从常识可知,作书时若欲点画细,则提笔,若欲点画粗,则按笔。不过,董其昌提倡“提得笔起”而反对用笔“重落”,从根本上看,并不是喜细而厌粗。他曾拟徐浩笔意书杜甫诗一卷,并自跋云:


此书学徐季海,与蔡君谟同参,非元人所能梦见也。东坡先生云:“诗至于杜子美,书至于颜鲁公,尽矣。”而子美之论书,主于瘦硬,东坡以为未公。盖东坡之书出于徐浩,因不以为病。昔明皇嘲玉环为“更飞不去”,玉环曰“霓裳一曲,足掩前古”,余深服此论,谓可通于书。但笔下有神,何论肥瘦哉?故东坡有曰:“短长肥瘠各有度,玉环飞燕谁相猜。”因书杜诗及之。(吴升《大观录》卷九《董文敏临诸体书册》)



董其昌 楷书跋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看来,瘦硬并不比肥美更佳。董其昌倡导的“提得笔起”并非一定要将点画写细,而是要将点画写得灵巧而不沉重。即使点画很粗,只要把握好其度数,亦可收“提得笔起”之妙。有作书经验者自可体会到,写同样粗细的点画,用笔可以偏重些,也可以偏轻些。董氏倡言之提笔,其实便涉及这轻重之际的微妙处。


董氏所谓提笔不仅仅是把握好笔毫落于纸面的相对高度,还有进一步的要求,那便是要“正锋”。正锋指的是要竖立笔管,与之相对的则是“偃笔”,即笔管倒伏。



董其昌 行书跋黄庭经卷 故宫博物院藏


余在梁溪见徐季海书《道德经》,评者谓子瞻似之,非也。子瞻多偃笔,季海藏锋正出,欲透纸背,安得同论?此书颇似之。(《书乐志论题尾》,《画禅室随笔》卷一)


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病。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跋赤壁赋》后,《画禅室随笔》卷一)


世人说苏轼的书法似徐浩,而在董其昌看来,二人颇有不同。徐浩的字能够“藏锋正出”,即正锋而出,笔不偃卧。而苏轼的字多有“偃笔”,董氏认为这是书家之病,亦是苏轼不及徐浩之处。唯有《赤壁赋》例外而用正锋,因而成为董其昌眼中的苏轼最佳作品。



董其昌 楷书跋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董其昌所谓“提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低向高提,反对按笔太重;二是由偏向正提,反对毛笔太过偏侧。


值得注意的是,董其昌说徐浩的书法“藏锋正出”,那么,董氏所云之“藏锋”指的是什么?与“正锋”又是什么关系呢?



董其昌 钟贾山阴望平原村图卷行书题款 故宫博物院藏


2
藏锋


董其昌评唐人小楷《灵飞经》墨迹曰“回腕藏锋,得子敬神髓”(《画禅室随笔·临钟绍京书跋后》),而从传世《灵飞经》看来,点画大多毫芒毕现,起收之处并未隐藏锋芒。其实,董其昌所说的藏锋另有所指:


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剸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细参《玉润帖》,思过半矣。(《画禅室随笔》卷一)


锥沙三喻,皆喻藏锋。不知出锋亦有之。因出锋之遒,故成藏锋之浑,此碑是也。东坡偃笔,虽形类颜,失在用笔矣,其学王僧虔亦然。(《仿颜鲁公书<宋广平碑侧帖>》,《容台别集》卷二)


颜平原屋漏痕、折钗股,谓欲藏锋。后人遂以墨猪当之,皆成偃笔。痴人前不得说梦。欲知屋漏痕、折钗股,于圆熟求之,未可朝执笔而暮合辙也。(《画禅室随笔》卷一)


董其昌 楷书跋(传)虞世南摹兰亭序帖卷 故宫博物院藏


藏锋并非指点画的起止之处不出锋而呈现出的那种“模糊”效果。“因出锋之遒,故成藏锋之浑”,出锋不仅与藏锋不相悖,反而有助于藏锋。正如引文中所云,与藏锋相对的不是出锋,而是偃笔。看来,董其昌所云之“藏锋”,与“正锋”几乎是同义语,只是所强调的角度略有不同。董氏评说徐浩“藏锋正出”,“藏锋”与“正出”本是异名而同谓。“藏锋”之藏,不是在起笔与收笔处藏起毫尖,而是行笔过程中提笔而藏起笔腹,即不让笔腹过多地倒卧在纸面上。


值得进一步分辨的是,董其昌所说的“正锋”“藏锋”,并不同于“中锋”。人们所说的中锋,一般指的是运笔时毫尖处于笔画的中央。而事实上,正锋——竖立笔管——既可运以中锋,亦可运以侧锋。从董其昌本人的书作看,他的很多作品用墨很淡,可以清晰地看出行笔时中锋与侧锋的状态。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在笔画的某个边缘墨色最浓,而另一边较淡。如果董其昌论书可以做到知行合一,那么我们亦可由此证明他所说的“正锋”与“藏锋”并不同于中锋。



董其昌 行书题米芾蜀素帖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正锋提笔,潜藏笔腹,如此行笔,点画往往不能重,亦不易粗,董其昌本人的用笔便既轻且细(当然在董氏看来,轻重问题是主要的,粗细问题不是关键)。以惯常的标准衡量,这样的用笔缺乏力度,然而董其昌认为,用笔固然要遒劲有力,但用笔有力并非奋力将笔画写得强壮。他说: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得之,须悟后始肯余言也。(《画禅室随笔》卷一)


用笔难在遒劲,但遒劲不是“怒笔木强”。老子云“木强则折”,意谓树木坚硬则易折断,董其昌以此暗示“木强”的笔画看似有力,实则脆弱。真正的有力“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喻示的依然是能够随时随处“提得笔起”。用笔的力量并不表现在由上而下重按笔毫,而是表现在由下而上提得笔起。如此看待用笔之力,可谓独具只眼。



董其昌 行草书跋沈周东庄图册 南京博物院藏


3
泯灭棱痕


董其昌曾自述,自从见了项元汴家藏真迹之后,对于书法方渐有所得。他讨论用笔,亦每每强调需多见古人真迹。董其昌云:


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纸素成板刻样。东坡诗论书法云:“天真烂漫是吾师。”此一句,丹髓也。(《画禅室随笔》卷一)


碑版上的字多见棱角,而这是刀刻的痕迹而非古人笔法的原貌。既然是在纸素上写字,那么最紧要的便是去除那些棱角,从而做到“天真烂漫”。董其昌借用苏轼诗句中的“天真烂漫”,指的是笔情、笔趣不为碑刻所囿。



董其昌 行书跋赵昌写生蛱蝶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在明中期,祝允明、王宠诸家习钟、王小楷刻帖,笔下多有“枣木气”,余波延及明末。董其昌认为,古人小楷的笔法是很难仅仅通过刻帖习得的。他说:


小楷书乃致难,自临帖者只在形骸,去之益远。当由未见古人真迹,自隔神化耳。宋时唯米芾有解。至今如阿閦一见也。(《书小楷册题后》,《画禅室随笔》卷一)


余少时为小楷,刻画世所传《黄庭经》《东方赞》。后见晋唐人真迹,乃知古人用笔之妙,殊非石本所能传。(《画禅室随笔》卷一)


刻帖难以传达笔法的细微之处,而小楷笔法本来就细微,所以在石刻上失真尤甚。董其昌从小楷发论,遂能道出石刻的局限。


除了点画的形状,用墨的鲜活更是石刻所无法传达的。他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画禅室随笔》卷一)前引评苏轼《赤壁赋》一条又云:“此《赤壁赋》……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非石刻所能传耳。嗟呼,世人且不知有笔法,况墨法乎?”(《跋赤壁赋》后,《画禅室随笔》卷一)


董其昌力陈碑版对于传达古人笔法的不堪,不过,他并未因此而否定碑版对于学书者的意义。他说:


庄子述齐侯读书,有诃以为古人之糟粕。禅家亦云,须参活句,不参死句。书家有笔法,有墨法,惟晋唐人真迹具是三昧。其锓石镌版流传于世者,所谓死句也。学书者既从真迹得其用笔用墨之法,然后临仿古帖,即死句亦活,不犯刻画重儓之诮,方契斫轮之意。(董其昌《墨禅轩说寄吴周生》,见吴升《大观录》卷九)



董其昌 行楷书跋谢安中郎帖 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将碑版比喻为《庄子》中轮扁所云之“糟粕”,又比喻为禅家所云之“死句”,意即其中已无古人真意。相比之下,只有晋唐真迹方可称为“活句”。如果仅仅是描摹刻石上的笔迹,则会犯“重儓之诮”。“儓”意为奴仆,“重儓”即奴仆之奴仆,与古人的真实笔法隔了两层。不过,如果从真迹领会了用笔用墨之法,再去临摹碑版,则可让死句变为活句,深契言外之真意。


力辩碑版与墨迹之不同,在书学史上,宋人米芾、明人董其昌以及当代启功先生可谓三位代表人物。三位书家阅览墨迹之广,皆当世所罕及,故而对刀毫之别了然于胸。米芾云:“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海岳名言》)宋代金石学发达,学人对历代碑版多有著录、讨论,米芾体察到石刻的失真,故而主张学书须观真迹。明代刻帖盛行,董其昌力陈碑版之失,又能进一步以“死句亦活”之说打通碑版与墨迹,并不绝然否认碑版对于学书者的价值。当代启功先生的“透过刀锋看笔锋”之论,则出现在“碑学”盛行的语境之下,将碑版、墨迹之相异与相通阐发得愈发深微了。合而观之,董其昌的碑版、墨迹之辩可谓有承前启后之功。


清代包世臣、何绍基、康有为诸家笃信南北朝碑刻展现了真实的六朝笔法,故多以石刻立论,蔚成一代风气,世称“碑学”。碑学诸家所论与董其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董氏尚提笔,清人多尚重按,乃至运以全身之力;董氏所云笔力乃是“倒辄能起”,清人所谓笔力多指厚重饱满;董氏所谓藏锋乃是潜藏笔腹,清人多指隐藏毫尖。若以碑派书家的眼光看董氏书法,或可称“中怯”;若以董氏的眼光看碑派书法,或可称“木强”。


董其昌 行书跋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 行书跋米芾盛制帖 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行书题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董其昌 行书跋李唐江山小景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行书跋张旭古诗四帖卷


董其昌 行书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行楷书跋国诠善见律卷 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行书跋(传)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行书跋赵构马和之画豳风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明-董其昌书法大全[1]
上海千年书法史综述
怎么算是会用笔:正锋提笔、泯灭棱痕!
清三朝阁老阮元首提北碑南帖论,可与董其昌论短长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
学书法不会提按?看这动图就明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