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最会刻竹的周颢,在上博的第一场个人艺术特展



ART一点团队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上海博物馆

「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向来,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喜欢将竹子人格化,赋予精神。


于是竹刻,在艺术门类中总是显得小众又清新。


从晚明到清中期竹刻艺术黄金时期的知名竹人,几乎个个都是美术家。他们自图自刻,将绘画技巧运用于竹刻,以刀代笔,用刀痕表现笔墨趣味和文人志趣。


当时,江南竹刻界有两大派别,一是“金陵派”,二是“嘉定派”。


周颢,是“嘉定竹刻”中最为闪亮的名字,也是文人竹刻的顶峰。


“三朱”(朱鹤、朱缨、朱稚徵)为嘉定竹刻奠定了基础,周颢则成为了继清代前期竹刻大家吴之璠、封锡禄之后,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竹刻家。


同时,周颢也不缺乏一个文人的自我修养——书画、诗文兼擅,并将山水、竹石的绘画经验,施于刻竹,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次上海博物馆的“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是史上首次为周颢举办的个人专题艺术展


展出作品包括竹木雕刻、书画、砚雕等品类,力图呈现一个属于周颢全面的艺术世界,也可以让大家了解到,在工艺美术领域中文人艺术能够切入的深度和达到的高度。


先 来 了 解 周 颢 ??




周  颢

1685-1773


字晋瞻,号芷岩,是嘉定竹刻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竹刻史上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式的人物,有“二百余年,首屈一指”之誉。


冯金伯的《墨香居画识》中记载周颢:“早年以竹刻名,后专精绘事,遂不苟作。”


《竹人录》中说他的书法“行草跌宕奇伟,师苏长公,而多自得之趣。”


周颢活得很久,一直到八十九岁才去世,这在那个时代比较少见,更为难得的是,他的艺术生命也非常长久,我们现在能看到他最晚年的作品,是他八十八岁时的作品。


周颢去世前一年绘制的

· 人物山水图册 ·




山水人物图册(十开)


周颢自幼学画,据说曾经是拜在“清初四王”王翚门下习画的,“得其指授,所临石谷枯树图长卷,不亚原本,时人以重价购之。”


他既酷爱画竹,也醉心于刻竹,一生不屑功名利禄,专于艺术。


以笔代刀


在竹刻上,周颢年少时就已负盛名,各种刻法,无所不能。


清代书法家梁同书说他“竹刻精妙不下于朱氏”,“朱氏”就是前面说到的朱氏祖孙三代,从他们起,嘉定竹刻开始名声大躁,除了竹刻艺术手法本身的成熟之外,更与他们几位都善于诗文书画并自起画稿有关。


跟随王翚习画过的周颢,在这方面就有着较高的造诣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精通诗文,让周颢的竹刻创稿能力一流。


《周山人传》中称其“作山水树石业竹,用刀如用笔,不假稿本,自成丘壑,其皴法浓淡坳突,生动浑成,画手所不得到者,能以寸铁写之。”



松壑云泉图竹笔筒



古木竹石图竹笔筒


在周颢之前,文人画的正统绘画风格从未在雕刻作品上得到过完美的表现。


为了使竹刻上的山水也能表现出在纸本上丰富的笔墨层次,周颢还采用了全新的雕刻技巧,在使用阴刻刀法表现笔墨迹象的同时,又辅以浅浮雕,使得绘画笔墨的丰富性与自然山川的空间感、体积感得到很好的呈现。


即使是寥寥数笔的山水小景,也在方刀刻出的劲挺线条之外,用圆刀刓剔出丰富的层次。这种手法,被誉为“画手所不能到者,能以寸铁写之”。


待到周颢步入五、六十岁的中年时期,他在刻竹上已等同于文人书画创作的状态,以致完全可以用文人画的评价语言来进行描绘。


竹石图竹笔筒


竹石图竹笔筒



竹石寒泉图笔筒(一对)


以刀代笔


“如果我们一直认为对周颢竹刻的评价可谓以刀代笔,那么我们看到他晚年的画作时,也可以形容为以笔代刀。”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员施远在导览中这样讲到。


一直以来,周颢的画名被竹刻名所掩盖,以致今人往往以为周颢只是擅长绘画的竹人,而非精于竹刻的画家。


其实,在成为竹刻家之前,周颢首先是一位画家。相对于其享有盛誉的竹刻,周颢的画名是被低估的,且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观瀑图轴


上博此次展览特别将周颢的竹刻和绘画作品并置陈列,就是希望大家能真切欣赏到这位综合型文人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与成就。


从展出的这些周颢传世画作来看,山水画面貌相当丰富。有摹仿李成、范宽、巨然、米友仁、倪云林等诸家之作,最多的是王蒙。“他尤其喜欢王蒙一路层峦叠嶂、细笔繁皴的密体山水。”


当然,竹石还是他在绘画创作中最喜爱的题材。例如这幅《竹林幽居图》,就是周颢在七十多岁时所创作的,将其最擅长的几种绘画题材全部集合在了一幅画上。


竹林幽居图轴


此作以山间竹林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竹林之中还有人物、房舍,并且这些人物不是一般文人画中的逸笔草草的点景人物,而是在人物的形态、动作、衣冠各方面都非常写实。当时的评论家评周颢:“细竹之中,兼写人物山水,尤为奇绝”就是对这样一种绘画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周颢的作品存世量仅百余件,散见于各处,其中雕刻作品不超过三十件。


此次上博特展全部展品共44件(套),其中周颢作品32件(套),整场展览分为了三部分。


竹石图轴


竹石图轴(局部)




· 展 览 相 关 活 动 ·


特展讲座


  • 7/23 10:00 | 周颢的艺术

  • 7/23 14:00 |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探寻竹刻大家周芷岩的朋友圈

  • 7/30 14:00 | 大而能化、含蓄典雅——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两个文化要素

  • 7/31 14:00 | 周颢所处时代的嘉定士风与文艺


体验课程

嘉定竹刻技法体验课程目的为通过参观嘉定博物馆的竹刻收藏,了解嘉定竹刻的历史、工具、技法。教师现场演示竹刻技法,学员重点学习阴刻刀法,并在教师辅导下,制作一件阴刻作品。


  • 活动时间

    7月24日(周日)10:30-16:00

    8月14日(周日)10:30-16:00

  • 授课教师:潘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竹木雕刻委员会理事)

  • 授课地点:嘉定博物馆

  • 收费:490元/人 收费包括:博物馆参观、竹刻讲座、竹刻制作体验活动、工具和材料包、午餐。


参加活动交通自理,活动当日10点15分在嘉定博物馆门口集合。


专题导览
  • 导览主题:周颢竹刻艺术

  • 导览时间:7月29日  15:00

  • 导览地点: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


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8月15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上海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展览内容:清代书画家、竹刻家周颢的个人作品

开放情况:9:00-17:00


_____________


特别鸣谢

上海博物馆

_____________


ART一点团队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长按图片一键赞赏我们)



出品:林梢青

本辑统筹:付玉婷

编辑|制作:付玉婷 郑施诗


__________


ART一点

专注全球优质艺术展览体验

现已开通评论功能

留言分享你的看展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博新展 | “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
竹刻宗师周芷岩和他的艺术:四绝才人
三百多年前最牛的文人竹刻家,看完他雕的东西献上膝盖
被市场低估的嘉定竹刻
200年来,这首屈一指的竹刻,看不看随你
中国历代竹刻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