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艺录】邓少峰谈艺录(一)



  邓少峰(1905—1986),湖北武汉人,名壁,斋号思惕庵。7岁时遵父训学习书法和中医,16岁师事李逮闻、盛鲁两位先生研习书法、篆刻和山水画,后又师从钱越孙学习花鸟、人物画。192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0年回汉转入武昌艺专,翌年毕业,一生从事诗、书、画、印等艺事和教育工作。1961年东湖印社成立前后,作为首任副社长的邓少峰先生,根据平时的教学和研艺心得撰写了《思惕庵文稿》,因为没有正式出版,受众面并不宽。从本期始,本报陆续刊出由杨高钰、天庐两位先生整理的邓少峰先生的部分论艺文字,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助益。

 ——编者



1979年五四青年节,邓少峰在武汉璇宫饭店作画


邓少峰谈艺录(一)


■杨高钰 天 庐


  书、画、印艺术,都必须将笔法的训练和追求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次,几位青年正在谈论谁的书法结体美,谁的印章布局美,谁的绘画构图美……正在作画的邓少峰先生突然停下笔,高声插话:

  “笔法是第一位的。写字、刻印、绘画都是这样。刻印用的是铁笔。”

  “必须熟练灵活地掌握中锋行笔,指腕下的点画才能过关。点画要如古人所说的:如印印泥,如折钗股,如锥画沙,如屋漏痕;点画要如‘铁丝’横在纸上一样,有立体感、圆润感、遒劲感,虽细如毫发,也是如此,不能像树叶那样铺在纸上,偏、扁、薄、嫩。”

1982年夏,邓少峰与曹立庵(右)在湖北应山三潭风景区


  “灵活熟练地掌握了中锋运笔,对一位书画家来说,将终生受用。至于结字、章法、构图、墨法、色彩等方面,当然也重要,看多了名家的作品,写、画多了,掌握规律后,就会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是能过关的。这些都掌握了,再加上书画家的思考,画的意境,字和印的神采就会自然而生。”

1983年秋,邓少峰应邀赴襄阳书写诸葛亮《隆中对》后,与老书家王树人(右)亲切交谈


  “有的人搞了一生,到老笔法尚未过关,点画过不了关,写、画出来的字、画是挂不起来的,一挂上墙,马上就‘倒’(不受看)了。”

  “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

  有同道请教邓少峰先生:“米芾书法的点画似多以侧锋为之,为何仍有如您所描述的那些特点呢?”

  邓少峰先生答曰:“米芾的书法我们要仔细观察、品味。他是侧锋起笔,中锋行笔,并不是侧锋行笔,不信你们将米字放大仔细看。至于有人评他‘八面出锋’,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是说他善于驾驭手上的一支笔,是说他非常熟练地、灵活地运笔,行笔虽然较快,但笔笔沉稳‘到堂’(到位)。所以他笔下的点画既厚重润洁,又灵活俊俏。”

  “画画、刻印也是这样,线条、点画也要圆浑厚实,并且灵活有姿态。”

  有一次,画家鲁慕迅向邓少峰先生请教:“行书怎样才能写得好?”

  邓先生说:“人们都以为行书最容易,其实行书最难,它是需要习遍各体,融会贯通才能写得好的。”并且在为鲁慕迅写的一副八分书对联上题跋曰:“写分书不可弗(不)通篆,写隶书不可弗(不)通变之由,写真书不可忘篆分隶之使转,写行草则于篆分隶真楷之法度皆备,然后学有渊源,方是大家。”

笔墨当随时代

邓少峰 篆刻


  鲁慕迅先生叹而赞曰:“邓老于真草隶篆无不精熟,更兼有篆刻的素养,所以他的行书也是写得多彩多姿的。”

  徐本一先生评曰:“笔法是个渐进过程,也是直接实现作者审美理想的必然之器……壁公(邓老)以篆法圆浑为点画之组织,而又能以北碑中实之笔法参化之……壁公行笔重、涩、圆、留、变诸种因素能统一协衡,涩而不滞,留而不阻,险而能劲,战而能雄,避免了民国时期碑学某些笔法过于迫塞不畅而未能流走自然的不足……(邓老)诸作体势不一,而点画的凝重精炼则一,处处还其本分。本分者,自己个性特色也。因而壁公的笔法所形成的点画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汉派书风继承邓少峰用笔是大有作为的。”


邓少峰 楷书人禀书通联



微商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用墨方法
行书的用笔和用墨
笔法九家谈
话说草书
草书笔法 33 讲(下)(21——33)
孙过庭《书谱》草书笔法剖析(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