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残卷:形残魂不残●观点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超市编辑部

 

張大千

從敦煌帶走了壹些線條

開始風靡世界畫壇

後人

從敦煌發現了壹些殘紙

竟然改變了華夏歷史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裏,有壹篇寫敦煌莫高窟的文字:“為什麽甘肅藝術家只是在這裏擷取了壹個舞姿,就能引起全國性的狂熱?為什麽張大千舉著油燈從這裏帶走壹些線條,就能風靡世界畫壇?”問題的答案或許應該到敦煌書法所給予我們及後代的啟示中去尋求。


 


時間回到十九世紀末,道士王圓箓因家鄉連年災荒,生活所迫,出外謀生,流落於酒泉,邂逅了莫高窟。



 

此時的莫高窟十分荒涼,用鳥不來拉屎形容真的壹點不過分。崖間上的通道多數已經毀於戰火,壹些洞口已經崩塌,底層的洞窟已為黃沙掩蓋,這裏只有壹些粗通漢語的藏傳佛教寧瑪派喇嘛居住。王道士在莫高窟定居後,香火漸盛,他把信徒們施舍的錢財節省下來,開始按照自己對道教的理解來重修和改造莫高窟。他所做的第壹步工作就是清除底層洞窟中的積沙。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所雇的人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積沙時,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並挖出了公元四至十壹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五萬余件……


但敦煌當地的富紳無人認識洞內這批古物的價值,腐敗的清政府也未能對其進行應有的保護,致使藏經洞中的大批敦煌遺書和文物先後被外國“探險隊”捆載而去,分散於世界各地,劫余部分被清政府運至北京入藏京師圖書館。莫高窟的壁畫和塑像也遭到劫奪與破壞。


1914年至1915年,俄國奧登堡率考察隊到敦煌和莫高窟,不僅收集到大批敦煌寫本,還掠走了第263窟的多塊壁畫。



 

1921年,在蘇俄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白匪軍逃竄到莫高窟,他們在壁畫上任意塗抹、刻畫,並在洞窟內燒炕做飯,致使大批壁畫被火燎煙熏。

 

1924年,美國華爾納曾到莫高窟盜剝了大面積的壁畫,並掠走彩塑。





敦煌遺書和文物的散失對中國文化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但客觀上卻推動了東西方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它們進行整理和研究,並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形成了壹門新的學科——敦煌學,敦煌學的興起引起了學術界對敦煌莫高窟的重視。




自20世紀三四十年代起,中國的歷史學、考古學和美術工作者到敦煌進行考察的人逐漸增多。經過他們的研究和宣傳,敦煌莫高窟在文化界的知名度逐漸提高。





然而,這種知名度更多的是遠在重洋,中國的藝術家反而後知後覺,直到1941年3月,張大千率領弟子與家人離開成都,遠赴敦煌,埋首藝術。在此之前,他對老友熊佛西說:“去敦煌,要安營紮寨住下來。搞不出名堂,不看回頭路。”這壹去,到1943年11月才重返成都。在敦煌期間,張大千整理文物,為洞窟編號,臨摹壁畫276幅,這壹切,均是在物質條件極端艱苦的情況下完成的。


 


 

張大千的敦煌之行,開拓了他的眼界,對他的畫藝長進幫助甚大,其繪畫風格的突變,也是始於敦煌之行。後來,他把在敦煌的壹些臨摹和創作作品在蘭州等地舉辦過多次畫展,反響極大,擴大了敦煌藝術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國內的許多人是通過張大千的畫作才認識敦煌壁畫的,並為這沙漠中寧靜卻躍動的美而感嘆。



就在張大千聲譽日隆、人氣極高之際,傳出了他在敦煌破壞壁畫的消息,致使他的敦煌之行毀譽參半。



 

張大千為覓畫,率弟子們在第20號窟臨摹,註意力集中在壹幅五代壁畫上,目光偶然落到右下角,看見早已剝落的壹小塊壁畫下面,內層隱隱約約有顏色和線條,他認為畫的下面還有畫。當天晚上,張大千到上寺請教老喇嘛,老喇嘛說:“我幼年進廟時,老法師帶我去看壁畫,曾經對我說,莫高窟到處是寶,畫下有畫,寶中有寶。”



 

張大千和弟子們商量後,決定打掉外層,尋找裏面的藝術珍品。他把外層的五代壁畫臨摹下來,然後剝落外層,下面果然是壹幅色彩艷麗、行筆敦厚的盛唐壁畫。





後來,重慶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於右任和高壹涵在西北視察時,繞道敦煌,與張大千共度中秋,在參觀到的洞內,墻上有兩面壁畫,與墻壁底層的泥土分離,表面被火焰熏得黑沈沈的,並有挖損破壞的痕跡……


從上面壞壁的縫隙中,隱約可見畫像的衣履,似為唐代供養人像,大千先生向右老解釋,右老點頭,只是壹直念刀:“噢,這很名貴。”但並未表示壹定要拉開壞壁壹睹。當時縣府隨行人員,為使大家盡可能看到底層畫像的究竟,手拉著上層張開欲裂的壞壁,不慎用力過猛,撕碎脫落……




壁畫毀壞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重慶,國民政府行政院立即發電報給敦煌縣長要求查明情況,並“轉告張大千君,對於壁畫,毋稍汙損,免茲誤會”。張大千在結束臨摹途經蘭州時,曾遭到國民黨軍事檢查站的檢查。5年後,張又被甘肅省參議會的郭某等人以盜寶及破壞壁畫為名控告,但沒有查到真憑實據。

 

張大千為壹己之私,漠視珍貴的古文物,他的行為從客觀上講,是對敦煌藝術的破壞。





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擔負起了保護洞窟臨摹、研究敦煌壁畫的職責;1986年12月,敦煌被國家列為歷史文化名城;1988年2月,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發現以來,大約四萬件古代文書公諸於世,除了相當數量的繪畫作品,敦煌寫經遺書的出土,對研究我國古代書法發展史,特別是隋唐,乃至魏晉、秦漢書法藝術發展史方面也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


獨特的歷史地理位置賦予了敦煌書法厚重的內涵,不同時期思想的多元造就了多變放逸的風格,這是敦煌書法與內斂圓滑的中原書法之不同所在。



 

 敦煌出土的漢代簡牘見證了書法形式由古代隸書向漢代隸書的轉變,而從西漢的漢簡到清末的碑碣,敦煌書法囊括了篆、隸、楷、行、草等幾乎全部的書法藝術形式,豐富多彩,令人嘆為觀止,而書法形式上的承上啟下也見證了歷史發展,彰顯了文化傳承的意義。




敦煌遺書的書體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點,稱之為'經書體'。'經書體'源於漢代的'簡書體',完成於唐代的楷體,是兩晉以後抄寫經卷的重要書體。它詳盡的記錄了中國文字隸變以後楷化的全過程,對文字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敦煌遺書中藏有唐代拓本三種。有歐陽詢書《化度壽豈禪師塔銘》、柳公權書《金剛經》、唐太宗李世民書《溫泉銘》,甚至還有王羲之17帖臨本3帖。這些拓本和臨帖極為寶貴,是現在罕見的唐代墨跡珍品。

 

敦煌遺書寫卷,絕大部分用筆抄寫,為古代民間書法大成。卷子的抄寫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寫經生或壹般庶民。他們常年抄寫,熟能生巧,久書成藝。有的書寫雄強勇猛、大刀闊斧;有的書寫嫻熟娟秀,溫文爾雅。書體行、草、隸、篆皆備,豐富多彩,表現自然質樸,機動靈活。其功力法度,審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贊嘆!




在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內的壁畫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貴墨跡。壹為佛畫榜題,壹為供養人題記,均為創作壁畫的畫工書寫。這些墨跡題記雖數量很多,但工拙不等,除少數精良外,大部分為畫工信手之作,多有錯別字。但書體具有古樸稚拙的鄉土氣息。


 




敦煌地區遺存有唐代至清代許多碑碣。其刻寫的時代不同,書法的格調也各有幹秋。其中唐初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為碑中精品。其碑雖為楷書,但有魏碑風格,結體及用字怪異,為後世罕見之碑。


敦煌遺書書法博大精深,張力盡顯,壹體多元,如何使其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在當代充分綻放,乃藝術學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敦煌残卷,这些镶嵌在中国肉体上的宝石,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尽管它们形质残损,但它们的艺术之魂是完美无缺,熠熠生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名画家高小华:过年,梦回莫高窟
廝守,一眼千年\樊錦詩
这篇唐人真迹《道德经》至少值1个亿,可是让法国人抢走!在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第十七号洞窟中出土的文物不...
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大漠深处的震撼艺术
1600年敦煌壁画遭发霉、脱落,86岁老人“壁画打针”,修复4000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