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守敬和玉成窑的紫砂文化
        字以壶传,壶随字贵。历代文人在紫砂器上的铭刻和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成了当今的传世珍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明之前的紫砂器基本是作为煎茶煮水的日用器具。随着以欧阳修、苏东坡、梅尧臣、文徵明、徐渭、陈继儒、王时敏、王鉴等为代表的历代文人对紫砂的钟情和关切,原本只是作为泡茶器具的紫砂壶,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清代“西泠八家”之一的著名金石书画篆刻家陈曼生亲身介入紫砂,以文人特有的审美取向,将“儒、释、道”精神与精湛的制壶技艺有机结合,使诗词的意境,书法的飘逸,绘画的空灵,金石的质朴,有机而生动地融入紫砂茗器中,创造性地制出了墨宝紫砂艺术珍品———“曼生壶”,完成了紫砂壶由一般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转变。


     玉成窑紫砂器是中国紫砂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紫砂界曾有这样的评价:“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玉成窑紫砂器,被收藏界视为珍品,在中国紫砂壶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玉成窑窑址在今浙江宁波慈城,该窑烧制时间大约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其创始人就是被日本书法界誉为“清代王羲之”的宁波籍书法大家、诗人梅调鼎。梅调鼎(1839-1906)晚号赧翁,字友竹,今浙江宁波慈城人,书法二王,诣臻神妙。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价值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有《赧翁集锦》和《梅赧翁手书山谷梅花诗真迹》、《注韩室诗存》印行于世。

梅调鼎是近代浙东书风的开创者,至今仍有十分巨大的影响。他的艺术才华和人品赢得后世之敬重。梅调鼎书法能圆能断,圆断结合,结体典雅,风神秀逸,在继承中创新,这大概是梅派书法的最大特征。梅调鼎书法之所以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完全是得自他一生勤学苦练,惨淡经营。著名学者、国学家冯君木(1873-1931)在《赧翁小传》中云:赧翁,姓梅氏、讳调鼎、字友竹。先世自镇海迁慈溪,遂为慈溪人。翁生清道光十九年,幼凝神绝慮,究心八法,有天授焉。稍长,即补博士弟子员,会督学使者,案临以书法不中程,见黜,不得与省试。曰:是尚可以屈我志耶。遂终身不谋仕进。翁于古人书无所不学,少日致力二王,中年以往,参酌南北,归於恬适。晚年益浑浑有拙,致入化境矣。当谓:用笔之妙,舍能圆能断外,无他道也。一时称为造微之论。性孤僻,遇达官钜公避之,惟恐凂有丐其书者。恒不得或反从野老芜竖得之。独与县人徐南晖杲,王缓云、定祥、王瑶、尊家振、胡茝、庄炳藻、何条卿、其枚最善。翁殁后,条卿至欲为笔冢而未果,亦可见遗迹之足贵已。翁卒于光绪三十二年,年六十七。其书品乃风行於海内,书家至谓:三百年来所无抑。翁非仅以书法擅长也,人品卓然逸民之列,其读经亦精审绝伦,凡六经之奇词、奥句,经翁曼声讽诵,怡然理顺。翁又能诗,喜为贤直朴塞之言。此其余事,乃见掩於书名不著也。翁卒后,吾县人能书者,率宗法之,类有以取名於当世。其后三十八年,孝丰、李光业集翁真迹为之彙影,而县人秦润卿、徐文卿、翁外孙洪承祓、鄞赵叔孺、朱积纲、徐润生力赞之,亦以见德之终不孤也。叶伯允曰:余幼时,耳翁名,顾未亲其丰采,先学正公得翁赠联,当宝之。余友钱君太希,得翁之真传,以书名噪一时。当谓翁平居闭户,日以大笔悬腕作小楷书百字,故所书无不宛转如志。此或其不传之秘欤。靳轮之术得钱君而益信,可以名世矣。梅赧翁书,其用笔之妙,近世书家殆无有能及之者。清代书家当推刘文清,然以较梅先生正复有迳庭之判,余子碌碌更无足数矣。特梅先生孤僻冷落,不屑与士大夫通问讯,声名寂寥,自甘埋没,百世而下,坐令铁保、梁同书辈流誉书林,此可为累欷者尔。士林不平至多,岂独书法。


         梅调鼎喜品茗,更爱紫砂壶。晚年出于文人的爱好,在沪甬两地的名门资助下,在今宁波慈城创办了梅调鼎玉成窑,合作的有任伯年、胡公寿、吴昌硕、虚谷等一些文化名人、书法大家,同时有制壶名家何心舟、王东石、篆刻家陈山农参与其中,玉成窑墨宝紫砂代表名壶有:博浪椎壶、汉铎壶、柱础壶、瓜娄壶、秦权壶等,均造型独特,尤其是铭文书法精妙入神,独具匠心,体现出高深的文化底蕴。是中国紫砂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创作精良,多有落款。除常有文坛名人为其紫砂器题字作画,自己对于紫砂茗器的制作及题铭,也倾注了极大的兴趣,玉成窑壶铭的铭文俊骨逸气,灵劲十足。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款用极简练的文句,紧紧围绕两个内容:既点造型又说茶事,切壶切茶浑融无迹,文字书艺皆臻绝诣。他一生为各种式样的紫砂器制铭不下百余种,并皆一一为之亲自题写,然后再由名家陈山农等刻在紫砂器上,他那超妙入神的书法和短小隽永的壶铭,使人们在品尝名茶的同时妙趣横生,使得“玉成窑”的制品出世不久便风雅度极高。他还经常与制壶名家们一起制作精品,从而使得“梅调鼎玉成窑”的紫砂器,更是达到了技艺和文化的同步精良。
       

     当年杨守敬(晚清历史地理学家、目录版本学家。在1880年至1884年时,曾作为清政府驻日公使的随员驻留日本四年,因把中国书坛的尚碑之风带到了日本,并冠为日本书道的现代之父),归国后晚年留居上海之时,每当有中日文人沪上会茗,他便不免赞叹梅调鼎的高品书风和紫砂名器。日本又是个茶道之国,故梅调鼎的紫砂壶,在日本很快就有了盛名。这应该是梅调鼎最大的幸运了,通过一个杨守敬,竟使他在日本书法和壶艺双双成名。

      “壶以字贵,字随壶传”。一语便深刻道出了“壶”与“字”的关系,陶刻与紫砂,墨海壶天,相得益彰。“玉成”系敬辞,意为成全,用作紫砂窑名,寓意紫砂壶身价不凡,可与美玉媲美。玉成窑出品的紫砂作品,制作精良,品位甚高,均为精品。

紫砂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静下心来,寄情紫砂,把玩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和风韵。人生如一壶白水,一杯清茶。在如水如茶的人生里,我们能悟出什么呢?某个闲适的午后,随情所至,空气里迷漫着阳光的味道,壁上挂有苍劲飘逸的书法,手捧一壶清茶,继而在肺腑间回旋… …百样的琐事也随着沁人心脾的茶香而飘散。心就这样沉下来… …定下来… …而我们的生活也随着紫砂茗壶而慢了下来… …

(此文摘自得一斋平台)

(另注:杨守敬族世字辈孙,著名杨学专家杨世灿更正:昨日发文,杨守敬宜都记是杨守敬引《水经注》。郦道元引袁山松《宜都记》。袁山松任宜都郡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玉成窑!
清代紫砂壶名家陈鸣远、曹廉让团队
中国紫砂器精品(二)【4】
当紫砂遇上点彩工艺,竟也能大放异彩,得帝皇青睐!实在妙哉!
半瓦神泥也逐鹿——玉成窑紫砂器欣赏
紫玉金砂放光彩(春游江南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