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简称,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对于可行权日在首次执行日或之后的股份支付,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的规定,按照权益工具、其他方服务或承担的以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将应计入首次执行日之前等待期的成本费用金额调整留存收益,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或负债。

特征

一是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可能发生在企业与股东之间、合并交易中的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之间或者企业与其职工之间。只有发生在企业与其职工或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其他方之间的交易。才可能符合股份支付的定义;

二是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企业在股份支付交易中意在获取其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费用)或取得这些服务的权利(资产)。企业获取这些服务或权利的目的是用于其正常生产经营。不是转手获利等。

三是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股份支付交易与企业与其职工间其他类型交易的最大不同,是交易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在股份支付中,企业要么向职工支付其自身权益工具。要么向职工支付一笔现金。而其金额高低取决于结算时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对价的特殊性可以说是股份支付定义中最突出的特征。

形式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1、初始确认与计量

准则按股份支付性质将股份支付分为立即行权和等待行权两类。  股份支付

可立即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即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等待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其他方服务在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

2、再确认与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3、应用与举例  股份支付

1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假设200711A公司与员工签订了股份支付协议。按照协议,①企业每位职工(总数500人)可以获得该公司发行的10股股票;②针对企业的车间核心技术人员(10人),如果未来在企业工作三年,三年末将获得A公司360股的股票;③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如果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将获得A公司1000股的股票;④A公司与B咨询公司签订了咨询服务协议,B公司对A公司进行咨询服务,服务内容为分析一个项目的可行性,费用为100A公司的股权,B公司于1月底完成该项服务。已知,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为200711,该日的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0元。131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1元。215,有10名职工行使权力,A公司股票每股面值1元。据A公司估计,实施该激励后,车间核心技术人员将有80%会选择在企业工作三年,预计2007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6%以上的可能性大于95%.

股份支付

解析:针对所有职工的股份支付属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授予日为200711,所以应于1110元每股的公允价值确认。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等 50000500×10×10

贷:资本公积 50000

针对车间核心技术人员的股份支付属于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才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应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估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再按授予日(200711)的公允价值确认与计量。本例仅以2007年度为例,以后年份(可能重新调整估计的百分比)略。20071231会计处理为:

12月底估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360×80%×10=2880(股)

12月底的入账金额=12月底估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授予日公允价值÷3=9600

借:生产成本 9600

贷:资本公积 9600  股份支付

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支付属于达到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股份支付,由条件可知,估计的等待期为1年。计价使用的是授予日(200711)的公允价值。1231的会计处理为:

12月底估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1000

确认金额=12月底估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授予日公允价值=1000×10=10000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资本公积10000

针对B公司的服务的股权支付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若B公司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A企业应以服务取得日即131的股票公允价值入账。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1100100×11

贷:资本公积 1100

21510名职工行使权力,该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股份支付

转为股本的金额=行权人数×实际行权的数量×每股面值=10×10×1=100

借:资本公积100

贷: 股本 100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确认为负债,后者确认为权益,即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1、初始确认与计量

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

2 再确认与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企业当期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水平。企业应当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处理

股份支付的处理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应当以真实、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为基础。

一、授予日

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都不进行会计处理。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其中“获得批准”,是指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达成一致,该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的批准。

二、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股份支付在授予后通常不可立即行权,一般需要在职工或其他方履行一定期限的服务或在企业达到一定业绩条件之后才可行权。

业绩条件分为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指行权价格、可行权条件以及行权可能性与权益工具的市场价格相关的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股价至少上升至何种水平才可行权的规定。非市场条件是指除市场条件之外的其他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达到最低盈利目标或销售目标才可行权的规定。

等待期长度确定后,业绩条件为非市场条件的,如果后续信息表明需要调整等待期长度,应对前期确定的等待期长度进行修改;业绩条件为市场条件的,不应因此改变等待期长度。对于可行权条件为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在确定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

1.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取得的职工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应当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对于现金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对于授予的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确定其公允价值,选用的期权定价模型至少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期权的行权价格;

2)期权的有效期;

3)标的股份的现行价格;

4)股价预计波动率;

5)股份的预计股利;

6)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

2.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数量一致。

根据上述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截至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再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三、可行权日之后

1.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主要类型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性结算的股份支付又包括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是指职工或其他方按照股份支付协议规定的条款和条件,从企业获得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在一个确定的等待期内或者在满足特定业绩指标之后,方可出售。

股票期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给予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包括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两者都与股票挂钩,但是不需要实际授予和持有股票。

现金股票增值权的运作原理和股票期权是一样的。

模拟股票运作原理和限制性股票一样。

四个环节

授予

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也就是说股份支付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经获得股东大会的批准。

可行权日

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可行权日只是获得权益性工具或者现金权利,而不是实际的现金!

行权日

指职工或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性工具的日期。比如说,持有股票期权的职工行使了以特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该日即为行权日。

出售日

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用于期权激励的股份支付协议,应在行权日和出售日之间设立禁售期,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不低于两年。

会计处理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一)授予日的处理

授予后立即可行权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授予日后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在实务中较为少见。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无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二)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

职工完成约定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数量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成本费用和相应的资本公积,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不确认权益工具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完成约定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当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3]

账务处理

股份支付的账务处理:

()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根据推算的股份支付额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附服务年限条件或附非市场业绩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可行权日之后

1、如果是附服务年限条件或附非市场业绩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借:银行存款(职工按承诺的价位交付的款项)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待期内累计的资本公积)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所授股权的公允价值-股本)

2、如果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未兑付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时:

①增值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②贬值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③兑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贷:银行存款

()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

1、回购股份时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

2、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职工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职工按承诺的价位交付的款项)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待期内累计的资本公积)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差额)

()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处理

1、接受服务企业与结算企业不是同一企业

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1)结算企业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2)接受服务企业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

结算企业不是以其本身权益工具而是以集团内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1)结算企业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2)接受服务企业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

2、结算企业与接受服务企业是同一企业

结算企业直接按照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

本准则所指的权益工具是企业自身权益工具。

第三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工具取得其他企业净资产的交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二)以权益工具作为对价取得其他金融工具等交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二章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第四条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

第五条 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第六条 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

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服务期间的股份支付,等待期为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期间;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业绩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根据最可能的业绩结果预计等待期的长度。

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和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的权利的日期。

第七条 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第八条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其他方服务在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

(二)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

第九条 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第三章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第十条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十一条 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

第十二条 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企业当期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水平。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章 披露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股份支付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当期授予、行权和失效的各项权益工具总额。

(二)期末发行在外的股份期权或其他权益工具行权价格的范围和合同剩余期限。

(三)当期行权的股份期权或其他权益工具以其行权日价格计算的加权平均价格。

(四)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企业对性质相似的股份支付信息可以合并披露。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股份支付交易对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一)当期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而确认的费用总额。

(二)当期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而确认的费用总额。

(三)当期以股份支付换取的职工服务总额及其他方服务总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市前股权激励、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解析
继续教育辅导《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股份支付
一文解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建议收藏)
注会会计·课后作业·第十八章
新会计准则讲解第11号──股份支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